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实践与研究

2023-02-12 01:39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黄银香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桂西民歌乡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 黄银香

近年来,随着广泛运用音乐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倡导,将桂西乡土民歌融入到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在增强乡土文化教育,提高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本文旨在探究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实践与研究,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提升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品味,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养、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幼儿保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幼儿保育师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音乐技巧创作、演奏和欣赏音乐。桂西乡土民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引入桂西乡土民歌不仅可以拓宽幼儿保育师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幼儿保育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桂西乡土民歌可以被运用到多个方面。例如,通过学习和演唱桂西乡土民歌,幼儿保育师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和表现能力,并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桂西乡土民歌中所反映的当地风俗、历史和人情味也可以为幼儿保育师提供一个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桂西乡土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幼儿保育师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创作、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幼儿保育师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二、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难点

1.民歌内容理解难度较大

首先,桂西乡土民歌通常采用当地的方言或口语进行演唱,对于非本地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歌曲中的语言。这就需要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方言、口语,去掌握歌曲中的语言含义。其次,桂西乡土民歌的词曲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涉及当地的历史、风俗、传说等多个方面。因此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此外,桂西乡土民歌的表达方式通常比较朴素自然,但是也有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例如夸张和拖长的音乐节奏,需要幼儿加以理解并运用到演唱中。最后,桂西乡土民歌的意境通常比较深奥,需要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才能真正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思。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桂西乡土民歌的歌词往往以古时诗词形式进行演唱,对于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歌曲语言运用、韵律押韵等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训练。

2.歌曲语言难度较大

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难点的歌曲语言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方言或口语:桂西乡土民歌通常采用当地的方言或口语来演唱歌曲,对于非本地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来说,这些语言可能比较陌生和难以理解。②古诗古文:部分桂西乡土民歌的歌词构成和表达方式类似于古时的诗词作品,使用的词汇和句式相对复杂,需要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和领悟。③韵律押韵:桂西乡土民歌的词曲通常具有一定的韵律押韵规律,这种规律对于非常规语言背景的幼儿来说可能会存在困难,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训练。④意境表达:由于桂西乡土民歌的歌词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幼儿来说,想要准确地表达出其中的情感和意思也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3.民歌演唱技巧丰富

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难点的民歌演唱技巧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音乐节奏:桂西乡土民歌的音乐节奏通常比较复杂,包括拖长、延长、加速等多种形式,需要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②声音变化:桂西乡土民歌的演唱通常要求演唱者在声音高低、音量大小和语调等方面进行灵活变化,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思。③音律押韵:桂西乡土民歌的曲调和歌词通常具有一定的韵律押韵规律,演唱者需要掌握这些规律并加以运用。

4.教材匮乏

首先,在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桂西乡土民歌并不是一种广泛被使用的教材,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寻找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可能比较困难。即便有一些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但也可能存在内容不够详尽、不够系统化、知识点分散等问题,不利于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此外,一些桂西乡土民歌的歌词和曲调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可能不适合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的学习水平,因此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筛选和整理。最后,由于桂西乡土民歌地域特殊性和传承形式的分散性,教材的类型和数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研究和积累来完善教材。

三、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1.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种音乐教学方法

桂西乡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将桂西乡土民歌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种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

以下是几种桂西乡土民歌运用到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具体方法。①唱、跳、画结合:在教学桂西乡土民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②声、色、形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歌曲中所描述的动作、场景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丰富的声、色、形结合的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艺术鉴赏能力。③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运用桂西乡土民歌进行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探索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例如,在教学东兰壮族山歌《武篆民谣》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唱、跳、打击乐器、合唱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加强课堂感染力,培养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的音乐素养

将桂西乡土民歌运用到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种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意识,还可以加强课堂感染力,培养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的音乐素养。

以下是几个加强课堂感染力、培养幼儿音乐素养的方法。①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唱歌、跳舞等形式来缓解他们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桂西乡土民歌,并且促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例如,在以《迎宾歌》为主题的巴马瑶族山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拓展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并且让学生能够在课堂音乐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主观能动性。②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音乐是一门艺术,其特点是具有感染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桂西乡土民歌时,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听、唱、演奏等方式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东兰壮族长排山歌《呗侬都尼乐》歌曲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加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③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音乐:桂西乡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教学桂西乡土民歌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引导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音乐,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音乐课堂教学深度

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程教学深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将桂西乡土民歌应用到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时,也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深度。

以下是几种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①利用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桂西乡土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那坡黑衣壮族山歌《壮乡美》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山歌的起源和演唱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桂西乡土民歌的特点和魅力。②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桂西乡土民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例如,在教学马山壮族山歌《三月三赛山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故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理解歌曲的意义和价值。③利用音乐软件:利用音乐软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表现桂西乡土民歌的音乐元素和特点。例如,在教学《巴马壮族山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软件或其他相关音乐软件,模拟演奏这首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乐器的魅力和特点。

4.渗透实践教学,利用课外教学资源

在将桂西乡土民歌应用到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时,渗透实践教学,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桂西乡土民歌的魅力和特点;通过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比如实地采风、问卷、调研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以下是几种渗透实践教学、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方法。①制定音乐活动计划:制定音乐活动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桂西乡土民歌的特点和魅力,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教学东兰壮族山歌《武篆民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风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民间走进本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歌曲的情境和音乐元素。②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桂西乡土民歌在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凤山汉族山歌《莲花调》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室外教学,通过即兴创编歌词大比拼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5.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在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该歌曲的由来、歌曲特点、历史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东兰壮族山歌《武篆民谣》时,教师可以讲述韦拔群同志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历史背景故事,了解革命先辈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感受各民族团结勇于奋斗的必胜决心,在进行本土音乐教育的同时无声渗透了红色革命爱国教育,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者演唱歌曲帮助学生跟着节奏唱歌。桂西乡土歌曲文化传承与创新任重而道远,由于笔者研究的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仍有创新不足的问题,今后会继续朝着创新性传承,并吸收乡土民歌曲调词内容特点,组织对唱、小组唱、表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歌唱活动,提升兴趣、保存作品、持续跟踪研究。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桂西乡土民歌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实践与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桂西乡土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保育专业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引入桂西乡土民歌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为了更好地运用桂西乡土民歌到音乐教学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注重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和个性化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桂西民歌乡土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桂西名壮医杨顺发应用蛤蟆酊经验
芬芳乡土行
穿花衣 唱民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