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案例探究

2023-02-23 21:52周淑英石利红张可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6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学科

■周淑英,石利红,张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不是孤立的、脱离学科实践的教育,而是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英语学习有多种形式,但《高中新课标》提出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1]。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各种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培根铸魂。本文结合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高中新课标》表明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要求教师应将教学目标设计从“重知识”转换到“重育人”,教学方式从传统讲授转变为以丰富多样、层层递进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为引领,为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找到重要路径。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价值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导向,实践活动观有助于教学从碎片化走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的学习,从以学科知识为本的教学走向以学科育人为本的教学[2]。这表明了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指明立德树人途径

立德树人需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教师围绕主题语境和知识结构,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内化语言,学会将所学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的生活情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引教学设计方向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设计出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种类型的活动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三观”正向发展。这就为教师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落实立德树人指引了方向。

三、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案例的分类探讨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英语教师要立足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参与交流和表达的实践性活动,能有效使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2]。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话题、内容、语言等各方面突出学科的育人本质,但学生学什么、学得怎么样、怎样学就成了教师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设计综合性的能实现育人功能的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迁移中创新。下面就分享笔者是如何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三个层次学习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1.听看活动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有知识经验与输入信息进行匹配并建构意义;从输入到输出,需要经历“信息输入—意义建构—目标输出”三个认知阶段[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多模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的能力。学生对多模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观察、判断,进行感知认知,并作出思维反应、构建意义。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设计“听看”教学活动,进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看视频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具有中国元素的英文纪录片,比如《The Story of China》《Wild China》等,既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地道地表达中国的人文、历史、美食等,又能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

(2)看报、听音频

“中国日报英语点津”微信公众号有“每日新闻播报”栏目,教师可以把栏目推荐的中英双语的文本和听力发给学生,比如“重大发现,神秘三星堆上新了”“中国原创舞剧《李白》在海外火了,外国网友惊叹:为中国文化点赞”“中国建成最大5G移动网络(China building largest 5G network)”,等等。 学生在看、听这些报道后,既学了英语,又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科技等,会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小组讨论

如果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三观”可能会出现偏差而不自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引导他们正向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教学外研版 “Book 3 Module 2 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时,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How to solve them?学生回答问题后,又让他们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s battle against poverty?How do you feel as a Chinese?学生讨论后就会得出: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生活在能吃好穿好的中国,是非常自豪幸福的。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1.课堂展示

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让学生展示,学生展示可以让学生从六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1)自我反省收获大;(2)听讲注意力集中;(3)能培养多种能力;(4)学生越讲越清楚;(5)学生讲题站位高;(6)学生讲题效果好。

在教学外研版新教材 “Book 3 Unit 4 Han Gan and His Horses”时,因为课文中有“马”的绘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外研版旧教材“Book 2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对比两位画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绘画风格,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制作的PPT,在“了解内容—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演讲展示”的过程中欣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全国性英语比赛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的演讲主题多是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参加这类比赛,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有积极作用。

3.英语书法比赛

一手漂亮的手写英语字体对于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高一年级专门为学生准备英语书法练习材料,让他们从基本的英文字母书写练起,循序渐进。然后在期末举办英语书法比赛,书写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通过这个比赛,学生既练好了英语书写,又探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4.英语手抄报比赛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英语书写规范,教师可以举办英语手抄报比赛,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一比赛,让学生既重视英语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又能了解、喜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英语口语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可以举行英语口语比赛,形式包括英语演讲、英语配音、英语辩论、经典课本剧表演、中外服饰展示等。通过这些体验式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习俗,提升文化自信。

6.英语游园活动

为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师可以举办英语游园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让每个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感受英语、享受英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找到自信,也让英语走进他们的生活。

7.每周一歌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模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的能力。教师可提供一些旋律优美、励志激趣的英语歌曲,让学生听唱,从而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1.分组辩论

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让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增进友谊。

在教学外研版新教材“Book 1 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时,让学生辩论:It’s good or bad for students to use mobile phones?经过唇枪舌剑地展开辩论,正方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坚持认为学生可以将手机带到课堂上学习;反方学生认为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所以不能把手机带到学校,平常在家也要理性地、科学地使用手机,让它成为学习的有利工具。这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感受使用手机的利弊,并运用所学知识批判性地表达个人观点,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同伴互助

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think for themselves),而不是独自思考(think by themselves),这意味着愿意深入参与和借鉴他人的想法,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筛选与评估这些想法[4]。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一剂良方。

在教学外研版新教材 “Book 1 Unit 3 Just A Brother”,开展 Talk about the Brownlee brothers’ story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协作性思维,明白亲情很重要的道理。

3.家校共育

教育者不仅有学校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家长需要对他们的孩子持有高期待和高目标,学校需要与家长合作对孩子产生适度的期望值并制定适当的挑战目标,与孩子和家庭合作来实现甚至超过这些期望[5]。在育人这个目标上也是如此,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交流,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做到立德树人。

4.跨学科育人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要实现英语学科育人,需要教师把英语学科教育和物理、化学、心理、体育、劳动等学科融合起来,做到跨学科育人。

比如在教学外研版新教材Book 3 Unit 3时,教师可以利用“Designing a new invention”这个活动,让学生在课外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思考中国乃至世界目前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分组设计一个发明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探索精神,实现跨学科育人。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师应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引下,在真实情境中创设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超学科”来啦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