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群链的构想与策略

2023-02-24 15:28傅登顺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学段关联

●傅登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用“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目的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语文课程内容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根本性转变。“学习任务群”在课标中出现了30 多次。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1]。学习任务群由若干个学习项目组成,课标用学习任务群来呈现课程内容,架构课程体系。学习任务群强调了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学习任务群对一线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为此,厘清某“学习任务群”本身、任务群之间以及如何与统编教材相对接等,是顺利推进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前提。

一、构建学习任务群纵向“群链”

课标分别以3 种类型、6 个学习任务群构建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由课程内容走向教学目标而落实的教学行为,需要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教材相融合而设计学习任务群。即由一个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和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有小任务群和大任务群之分,或者由小任务群组建大任务群,甚至还有贯穿整个义务教学阶段的整体任务群。为此,架构起学习任务群“群链”是发挥学习任务群整合功能的关键。

(一)大单元的学习任务群链

大单元不仅指教材的内容单元,还指立足于核心素养,整合目标、情境、内容、资源等的教学单位[2]。

比如说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感情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单元教学核心。将阅读课文《猫》《母鸡》《白鹅》和“阅读链接”“资料袋”以及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语文园地”等相关内容,整合成“我们的动物朋友”为单元学习任务群。而这个学习任务群自然包括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元素。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自然包括单篇课文学习任务、单元整体课文学习任务、习作学习任务和“语文园地”学习任务以及引导整本书阅读任务、跨学科学习任务,最终达成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以上这些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就是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群。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群链”构建主要还是依据教材结构“经”度纵向的整合推进,其中包括横跨一册教材、一个学段,甚至整套教材的相关单元组成。同时根据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对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进行有效调整、充实和延伸。

(二)同类单元学习任务群链

统编教材把语文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通过单元语文要素呈现并建立起教材的语文训练体系。教材把同类语文要素训练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分散在不同的学段单元中,确保训练的螺旋上升。为此,学习任务群设置要遵循教材这一特点,站在全套教材的高度,发挥好团队力量,设计有梯度的系列学习任务群,确保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任务内部及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和系列相互关联。

比如,课文复述训练就分布在二到五年级,分别是二年级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再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训练由四年级上册延续到六年级上册,包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列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等。为此,教学中一定要从年级目标出发,厘清年级训练目标内涵,抓住训练关键要素,有的放矢地设计有梯度并相互关联的任务“群链”,防止缺乏关联而导致“越位”和“缺位”情况的发生。

(三)相关单元学习任务群链

课文复述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属于围绕一个目标梯度推进。其实在教材单元语文要素中还有一类训练,就是针对同一对象分散训练不同的侧面,它们同样也是螺旋上升的训练,只不过不像复述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那么明显、一致而已。笔者把这类单元称为相关单元。在学习任务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如句子训练,有以下相关单元: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等。关于句子的训练除了单元语文要素之外,还体现在多数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当中。当然相关单元还包括表面看相关性不强,但它们还是同属语文训练的整体部分。

为此,在有关句子学习任务群设计中,我们首先要整理教材中所有句子训练内容,并明确训练的不同侧面;其次要把握好不同侧面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句子训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小学阶段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6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贯串小学各个学段的螺旋发展过程中,其纵向结构彰显的是阶段性与整体性的衔接、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2]。

二、构建学习任务群横向“群链”

如果说纵向的学习任务群“群链”,主要强调的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纵向关联的内在逻辑性,那么构建学习任务群横向“群链”,主要是为了厘清学习任务群之间的相互关联。

(一)三类学习任务群间叠加提升

课程把任务群分成三大类型,即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三大类型基础上又分为6 个类别的学习任务群。

首先,6 个学习任务群遵循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整合的不断提升的现实与规律,这就是课程内容整合由基础型向发展型和拓展型由低到高依次叠加式提升。

其次,6 个学习任务群横向结构与“识字与写作、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四大实践活动呼应,也是叠加式提升推进的。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与“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呼应,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 个学习任务群,分别对应古今中外的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文体类型,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语文实践活动相呼应,属于发展性学习任务群。

另外,6 个学习任务群有的着重于学习内容,有的着重于学习形式,有的着重于学习活动,群与群的划分是不在同一个逻辑层面的。如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4 个任务群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跨学科学习”,都有可能涉及“整本书阅读”,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但从语文素养的依次提升方面看又是合理的,它们分别处在学生学习过程时间轴的不同阶段。课标的教学目标特别强调“整本书阅读”,并在学习任务群中特别安排 “整本书阅读”,可见其用心良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主要是看重它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理解作品能力,扩大视野,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等方面的特有作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与其他5 个学习任务群之间是内容与结果、运用与呈现的关系,与四大语文实践活动是紧密相关的。鉴于“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的特殊作用和内容整合的难度,课标将它们安排在拓展型任务群是很科学的。

(二)学习任务群内依次叠加提升

课标6 个学习任务群是三大学习类型二级群,是学习任务群的细化和具体化,便于教学过程的操作性。在同类型学习任务群内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同样也是横向叠加式提升的。为此,在学习任务群设计中要遵循相互间的叠加关系,做到有序推进而不凌乱。

首先,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又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任务群。它们的目标要求与阅读、表达能力是依次叠加提升的。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重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信息获取、处理信息与运用信息的能力,能根据具体交际情景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3],是基础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基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3],是艺术性阅读与表达能力,是基础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以及能够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3],强调的是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思维性和严密性,是阅读与表达的最高境界。

其次,6 个任务群贯穿小学各个学段,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对应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语文实践活动。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群设计,要防止用同一模式、同一思维。要从学情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语文学科自身规律,针对不同年段采取不同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形式的设计,确保学习任务群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展开语文实践活动,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三)三类学习任务群相互渗透

语文是一门综合型课程,6 个学习任务群的划分是人为的、相对的,目的是便于教学区分。但学习任务群划分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的,相互间是杂糅的。

首先,统编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当下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由统编教材来落实。而统编教材是以由单元为单位编写的,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是学习任务群主题的最主要依据。学习任务群设计只是在单元主题基础上的适度调整、补充和延伸。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可以将课文《猫》《母鸡》《白鹅》和“阅读链接”夏丏尊的《猫》、周而复的《猫》、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以及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语文园地”等相关内容,整合为“我们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群整合目标、情境、内容、资源等是教材内容单元转化为学习任务群的主要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材单元不可能对应一个学习任务群,而是涉及多个学习任务群元素的整合。如每个单元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单元课文教学和习作往往都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成分,每个单元都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的主题组织“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围绕“我们的动物朋友”学习任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整本书阅读”,以及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种动物,写好观察日记,并完成动物研究报告的“跨学科学习”。为此,单元教学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是6 个学习任务群的全部或部分整合的结果。

其次,教材有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容结构,学习任务群有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结构。两者相比,学习任务群更好地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更符合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特点。由于统编教材在先,课标出台在后,设法消除之间的落差是融合教材与学习任务群的关键。

三、构建学习任务群网络“群链”

学习任务群有单项、综合类型等多种形态。发挥好学习任务群单项与综合的各自优势的关键,是处理好学习任务群的内在逻辑关联和学习任务群系列的相互关联,建立起语文实践活动和学习任务群的网络“群链”。

(一)构建同学段学习任务群“群链”

学习任务群贯穿小学各个学段,要设置好各学段的系列学习任务“群链”。

首先,学习任务群纵向推进。每个学习任务群要建立四级纵向关联。学习任务群,首先是要进行类型定位。如针对教材特点确定是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的哪一类;其次是确定内容,是针对哪个单元或哪几个单元教材,还要做哪些调整与补充;然后是活动定位板块,根据四大语文实践活动目标内容,确定开展怎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单元课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学习任务群,它会涉及单元多篇课文,应该怎样组织和安排;最后是根据学习任务本群的需要安排哪些内容、活动来调整、补充和延伸。这种自上而下的某个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学习任务系列的关联切分。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就是由这样一个个纵向关联的学习任务群组成的,是一种纵向的推进,是由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的“群链”。

其次,学习任务群间横向关联。某个单元或几个单元间组合设置学习任务群,会涉及6 个学习任务群的全部和某几个。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单元教学不可或缺的学习任务群。单元课文学习与单元习作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也是一定要有的,至于它是偏向三个学习任务群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则由教材内容和学习任务群特点来定。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要根据学习任务群需要而定。也就是说,不管是一个单元的教学,还是几个单元的组合教学,它们必然会涉及多个学习任务群,建立学习任务群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是学习任务群的横向“群链”。

纵向推进,横向关联,还要关注到同一学段同类单元和不同类单元的纵、横向关联,这样就建立起了年段学习任务群的网络“群链”。

(二)构建不同学段间学习任务群“群链”

小学各年级四大语文实践活动是按由低到高的梯度推进的。学习任务群主要依托“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四大语文实践活动来落实,而课标在四大语文实践活动目标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转化为三种类型6 个学习任务群。

一是要链接好同一学习任务群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由“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组成。教学时要厘清不同学段同类学习任务群间的不同梯度。如“文学阅读与创意”中诗歌、散文的阅读在不同学段呈现明显不同的梯度。第一学段“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第二学段“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第三学段“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3]。

二是要链接好不同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联。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3 个学习任务群,为什么前后两个学习任务群都有定“性”,而唯独“文学阅读与创意”没有定“性”?笔者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以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和表达与传递信息为主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以分析、判断、推理、辨别以及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为主的,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以感受、体验、形象、审美和整体感知与联想想象为主的。之所以没有定“性”,是因为文学阅读与表达不光适宜文学阅读本身,同时也渗透在实用性文体与说理性文体当中。如文学性科普文、形象性说理文就包含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成分。这也是一种“群链”形式。

(三)构建学习任务群网状“群链”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学习任务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群”本身就具有聚合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到底该怎样整合?通过哪些具体化、清晰化的整合手段才能使学习任务群实践活动顺利展开?为此,要利用背景资源,利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教材内容为教学主要依据,设计组织好学习任务群;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学习的主要知识点与训练点,通过相关资源的整合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拓展学习和训练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它们之间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张融合的关系网。

课标的6 个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提出,已成为语文教学研讨和实践的创新手段,是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底线。随着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深入推广,学习任务群学习方式、方法的使用,教师一定会开发出更多形式而有效的学习任务群,甚至形成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同时,学习任务群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个独立的任务群,还要建立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群链”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学习任务群的结构性和整体性,从而变革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学段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奇趣搭配
智趣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