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方法

2023-02-27 03:46朱丽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要素课文

朱丽

语文要素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环节,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能够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并采用灵活、科学的方法,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动人的词句和精妙的写作手法,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充分落实语文要素。因此,教师应找到语文要素的“教学点”,并运用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一、从教学方法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特点,充分关注整体单元的教学设计,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实际教学,他们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方法是做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入趣味、多元的教学方法,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具体来说,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课中教学、课后总结与评价三个环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帮助学生实现对单元语文要素的回顾与了解,并带领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和解释单元要素,将其落实到课文阅读中。在课中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情境创设法、角色表演法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后总结与评价环节,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与拓展,带领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让学生完成课文后的习题,并根据文章特点及核心要素进行拓展,组织开展剧本创编、演讲等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保证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效果。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元、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主阅读和解析“单元导语”板块的内容,使学生提炼出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想象。在课中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的情境,展示草原上牛羊成群、人们围坐在蒙古包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想象,想象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民的豪迈、开放,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大胆想象课文中送别的情景,并主动分享自己与他人分别时的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课文中作者的心情。在课后总结与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想象这一单元要素,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并开展剧本创编活动,带领学生创设多种送别情境,并将其演绎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从教材内容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教材是语文重要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和途径。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学内容,进而开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领悟能力。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关键词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教师还要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出发,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揣摩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共情能力,以便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匆匆》一文时,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先从作者朱自清入手,向学生提出“你们了解朱自清吗?”“能具体说一说朱自清的生平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PPT,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生经历和背景资料等,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炼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在文章中标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领悟朱自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进而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促进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充分落实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情感。

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及作者背景引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学习体验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充分促进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教师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和交流空间,积极开展朗读活动及多元互动活动,使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美,進一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教师要优化阅读过程,采用批注式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批注重点内容,将无法理解的问题、重点字词和重要语句等内容标注出来,并为学生解释,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围绕语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并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设有留白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思考、想象,分析作者留白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促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以充分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牛和鹅》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批注式阅读引入学生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阅读过程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充分落实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篇课文中的第一个旁批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教师可以基于此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旁批中的‘事情是指什么?”“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证据吗?”等,引导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体会批注式阅读的好处。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概括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师借助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四、从读写活动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要想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就要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语言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开展仿写、续写、扩写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强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开始,每本教材的各个单元都围绕单元主题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写作主题。基于此,教师可以融合单元知识点,积极开展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写作,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单元文章的主旨、文章结构、中心思想及情感等,促进读写活动中语文要素的落实,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落实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生活体验。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中心思想及相关描写手法。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内容,并加强教学指导,使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描写手法等。在阅读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写作活动,为学生设计写作主题和写作任务,先向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如“你们小时候玩过什么印象深刻的玩具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玩具,抒发自己在玩玩具时的心情。

教师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读写结合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充分落实。

结语

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体验和读写活动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要素课文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