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情境教育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实践

2023-02-27 01:53李林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本情境

李林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天性,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结合情境教育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激发幼儿口语表达与沟通交流的兴趣,以切实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情境教育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教育是指将情境创设引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旨在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感,激发其学习热情。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运用情境教育理念,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不同类型的情境,可以使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字词、句子、对话,更充分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育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趣味性。不同类型的情境能够将幼儿带入不同场景中,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觉地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语言交流。教师发挥情境教育的优势,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引入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合作、互助,有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语言教育的效果。

情境化的语言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能以有趣轻松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语言技能和听说能力,让幼儿逐渐从不会说、不敢说,转变为想说、敢说、能说、多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而言至关重要。

二、结合情境教育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情境表演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幼儿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发展起来的。3~6岁的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说话磕磕巴巴、不敢开口、答非所问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息息相关,而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社交、心态、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教师要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情境表演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的交流、互动、表达提供一个有利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样的情境表演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绘本《小熊拔牙》的故事情节丰富,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以此绘本为素材开展活动,先为幼儿讲述《小熊拔牙》这一绘本故事,让班级幼儿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对话。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当幼儿挑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后,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提前制作好的角色头饰,组织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结合角色的语言风格和个性特点展开对话。在此之前,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轻松活泼的童话氛围,以吸引幼儿自发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自我。

在情境表演活动中,幼儿不仅要记住整个故事情节,还要记住出场顺序,根据情节发展流利地说出台词,这既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又能让幼儿收获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对表达这件事不再胆怯。

比起跟着教师读,这种带有创意性的即兴情境表演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对形象化、具象化、情绪性的情境更加敏感,教师结合情境教育开展语言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二)创设真实生活情境,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

3~6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沟通能力是幼儿建立认知、获取知识、与他人交流的重要能力。要想提高幼兒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从幼儿园日常活动切入,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幼儿交往,鼓励幼儿与他人交谈、对话。

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让幼儿有沉浸感,能够激发幼儿的沟通和表达欲望,促使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有大量的时间与其他幼儿建立社交关系,展开对话。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自信,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就说”。

以中班生活情境游戏“理发店”为例。在这个游戏中,教师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理发店玩具,将教室或活动角临时布置成一家理发店,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幼儿自由选择想扮演的角色,如顾客、理发师、收银员。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你开的理发店来了顾客,要怎样为顾客服务呢?怎么跟顾客打招呼?怎么为顾客设计发型呢?”等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或句子进行交流,模仿日常生活中理发店会发生的对话和场景。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沟通过程,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对话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增强游戏效果,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除了理发店、玩具店、医院等场景,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或者节日,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将情境教育融入幼儿园生活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联系生活、感受生活,学会沟通、倾听、表达和交流。

(三)开展儿歌创编活动,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语言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助推器。幼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后天的训练和学习。

情境教育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教师可以观察和留意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个性进行情境教育,设计各类有趣的创编活动,给幼儿营造一个平等、轻松、自然的沟通氛围,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例如,《两只老虎》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幼儿都能唱上几句。教师可以依托《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教师可以先准备青蛙、小猫、小兔子、小马、小鸭子、老虎等六种动物的图片,对幼儿说:“今天,森林之王邀请大家到森林里去郊游,大家准备好了吗?”在幼儿回应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呀,到森林啦,大家快来听一听,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呢?”随即播放不同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在播放老虎叫声的录音且幼儿猜对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复习《两只老虎》这首歌曲,让幼儿一边跟唱一边打节拍。在幼儿唱完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大家唱得真好,森林之王很满意,它想请大家来当小小音乐家创编歌词,大家想不想参与呢?”说完,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改编《两只老虎》这首歌曲。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创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小猫、青蛙、小马等动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日常动作、习性等,据此改编歌词。在改编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上台表演,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唱唱跳跳和想象中得到发展,教师的提示和动画片的引导能够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两只老虎》这首歌曲的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幼儿改编起来难度不大,也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改编歌曲歌词时,幼儿需要用一些词汇组成简单句子,这能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教师的细心指导和纠正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表达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语言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3~6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要想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教师就需要在此阶段让幼儿多接触儿童文学作品,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本阅读与情境教育结合起来,引入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结合绘本《大灰狼娶新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绘本阅读与语言游戏两种模式,先播放一段喜庆的音乐,展示绘本的封面,然后对幼儿说:“森林里住着一位英俊的大灰狼先生,他要娶新娘了!大家能猜到他的新娘是谁吗?”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大灰狼还没有见过他的新娘,让我们看看他的新娘长什么样子吧。”说完,教师可以展示绘本中新娘伸出手的画面,鼓励班级幼儿猜一猜、想一想,给幼儿自由发言、表达想法的机会。然后,教师可以逐頁展示绘本插画,引导幼儿阅读这个绘本故事。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这个有趣的绘本故事,尽量给每名幼儿创造开口说话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和欣赏,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增强幼儿表达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来园、饭后、离园等时间段,寻找有趣的话题组织语言游戏,创设有趣多元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从而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结语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发展社交、心智的重要阶段。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合理应用情境教育,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敢说、会说、能说。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入绘本阅读、语言游戏、儿歌创编等丰富的语言活动,耐心地引导幼儿,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星韵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本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绘本
绘本
绘本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