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3-02-27 03:46王颖王雪萍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思政素养高职

王颖 王雪萍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课程育人的执行者,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素养,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现状

(一)调查方式

为了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涵盖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认知、实践、困境和需求等,并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思政素养情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笔者共发放了119份问卷,回收有效問卷1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教学实践面临的困境等情况,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实践,了解他们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表现。笔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主要困境和需求,如对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

(二)调查结果

在以上调查活动中,笔者发现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方法缺乏深入的理解,在课堂实践中难以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

二是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浅尝辄止地融入一些思政元素,没有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不够紧密。

三是学前教育专业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教师的教授内容各不相同。虽然每位教师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且主要负责所在班级和一门课程的教学,但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整合规划,未融入思政元素,就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是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单纯为了完成思政任务而进行教学,导致思政内容与课程结合不自然,甚至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同时,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思政元素而忽视课程本身的专业性要求,导致学生偏离学习重点,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思政元素的概念,并充分考虑课程的专业性要求,以确保思政内容能够自然地融入课程,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五是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部分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和激励,导致个别教师缺乏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素养的动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提升的策略

要想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一)增强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思政教育专家、学者分享经验和见解,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角度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座和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例和实际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掌握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技巧,增强他们的思政教育意识,提升课程思政素养。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到其他高校或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实地了解和体验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思政教育意识,提升课程思政素养,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例如,在教授学前心理学这门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剖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比如,在教授声乐、舞蹈等专业技能时,教师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课程设置

增加思政教育相关课程,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思政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关注思政教育,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教学。首先,学校可以设置独立的思政教育课程模块,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等课程,将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必修课程,以确保每位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思政知识。其次,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相关课程教学。比如,在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入儿童权利、教育公平等思政教育内容;在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中,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围绕学生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以解答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和热点问题,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最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遗址、参加志愿服务等,以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

(四)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

思政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本理念、立德树人理念等,深刻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同时,通过思政教育培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科学地设计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另外,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学习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使自身的思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五)建立有效的評价考核机制

为了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素养,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至关重要。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在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时,首先要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包括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情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效果等。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估教师的课程思政效果,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期末考核、听课评教等方式,还可以引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等。三是制定奖惩制度与激励措施。为了激发教师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素养的动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措施。例如,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颁发荣誉,如评选为“优秀思政教师”,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等。对于表现欠佳的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约谈、限期整改等。四是定期开展评价活动。为了确保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包括定期组织教师自评、互评,邀请专家进行评估等。通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教师不断提升思政素养,增强教学效果。

(六)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学校应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从而更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感受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需求。通过社会实践,教师还可以了解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将这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例如,教师可以参与社区服务、支教活动、慈善义卖、环保活动等,与当地居民和学生互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意识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品质的体现,还是创建幼儿教育环境、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学校需加大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先进典型、开展师德师风讲座等方式,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其次,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晋升、奖励挂钩,激励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后,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让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结语

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增强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只有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师德、良好专业素养和高超教学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从而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女子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素养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