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03-24 13:36陈玲吴颖敏叶河江李诺黄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异质性中医药高血压

陈玲 吴颖敏 叶河江 李诺 黄烜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1804017);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人才提升计划(编号:QJRC2021020)。

作者简介:

陈玲(1998—),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卫生信息化。E-mail:2608895669@qq.com

通信作者:

吴颖敏(198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卫生信息化,E-mail:13880544028@163.com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 Embase 与 Cochrane Library 8个数据库,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包含420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2103例,对照组21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OR=5.82,95%CI(3.69,9.17),P<0.00001],降低收缩压[MD=-11.78,95%CI(-14.88,-8.68),P<0.00001]、舒张压[MD=-8.13,95%CI(-9.52,-6.73),P<0.00001]、空腹血糖[MD=-0.72,95%CI(-0.99,-0.45),P<0.00001]、餐后两小时血糖[MD=-0.88,95%CI(-1.29,-0.47),P<0.00001]、糖化血红蛋白[MD=-0.73,95%CI(-0.88,-0.57),P<0.00001]、甘油三酯[MD=-0.16,95%CI(-0.28,-0.04),P=0.008]、总胆固醇[MD=-0.44,95%CI(-0.63,-0.26),P<0.00001]、中医证候积分[MD=-6.10,95%CI(-7.04,-5.17),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MD=0.40,95%CI(0.25,0.63),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但目前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缺乏明确辨证的研究,且文献的证据等级较低,所得结论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论证。

【关键词】

中医药;糖尿病;高血压;Meta分析;中医证型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24-0081-12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24.zgmzmjyyzz202324017

Meta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

CHEN Ling1  WU Yingmin1*  YE Hejiang1,2  LI Nuo1  HUAN Xuan1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du 611137,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du 61007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Eight databases including 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searched to screen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 and extract the data.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methodology,and Review Manager 5.4 software was used for meta analysis.Results 24 articles were included,including 4206 patients,2103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2103 in the control group.Meta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OR=5.82,95% CI (3.69,9.17),P<0.0001],reduc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MD=-11.78,95% CI (-14.88,-8.68),P<0.0001],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D=-8.13,95% CI (-9.52,-6.73),P<0.0001],fasting blood glucose [MD=-0.72,95% CI (-0.99,-0.45),P<0.0001] Two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MD=-0.88,95% CI (-1.29,-0.47),P<0.00001],glycosylated hemoglobin [MD=-0.73,95% CI (-0.88,-0.57),P<0.00001],triglyceride [MD=-0.16,95% CI (-0.28,-0.04),P=0.008],total cholesterol [MD=-0.44,95% CI (-0.63,-0.26),P<0.00001],TCM syndrome score [MD=-6.10,95% CI (-7.04,-5.17),P<0.000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MD=0.40,95% CI (0.25,0.63),P<0.0001]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reating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However,the sample siz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small,there is a lack of clea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search,and the level of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is low.The conclusions still need more large sample,multi center,high-quality clinical research to demonstrate.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betes;Hypertension;Meta Analysis;TCM Syndrome Type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病变部位为全身血管。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达9.3%,2045年这一数据预计将增至10.9%,其中1/3的患者来自中国[1]。而糖尿病患者中有40%~80%同时患有高血压,众多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肾、脑等靶向器官的损害程度远高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高血压,会加快心血管及肾小球的慢性损害过程,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并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2-5]。因此,合理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临床治疗上常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厄贝沙坦、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等,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西药降压、降糖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且长期使用西药具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甚至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已有中医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辨证论治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如控制血压、血糖升高,改善口干、多饮等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等[5]。虽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但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的临床试验,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尚未有学者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旨在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  经临床医生按照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地域、种族等不限。

1.1.2  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均可,语言仅限中、英文。

1.1.3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并施以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医药治疗。

1.1.4  结局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不良反应相关观察指标。

1.2  文献排除标准  ①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献保留第1篇;③纳入研究的患者有其他并发症的文献;④汇报数据有明显错误的文献;⑤排除中药足浴、耳穴、气功等通过外治措施干预而非内服中药的文献。

1.3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g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与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RCT,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22年1月。中文检索词为“中医”“中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草药”“糖尿病”“高血压”“随机”“对照”“分组”等。英文检索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erbal medicine” “diabetes”“hypertens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均采用“主题词+自由词”检索。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本研究由三位研究人员先后进行资料的整理、核查与纳入处理;首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检索与筛选,对于存疑的試验研究,经过充分讨论后仍然无法确定的,由通信作者裁决是否纳入。首先,本研究将所有检索结果从数据库以EndNote形式导出,导入EndNote X8软件中进行重复文献的排除;其次,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初步排除不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初筛阶段无法确认是否纳入的文献在阅读全文后决定是纳入或排除,如果两位研究者之间存在分歧,则由第三方进行确定;最后,仔细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最终纳入文献的信息表,包括第一作者、文献题名、发表年限、样本含量、诊断标准、是否随机、随机方法、是否盲法、干预措施、目标事件发生数、结局指标等。

1.5  偏倚风险评价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使用Cochrane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交叉进行结果核查。包括7个评价项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是否采用盲法;对研究结果评价者是否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最终对纳入的文献作出“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不确定”的判定。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连续性数值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t,MD)表示,各效应值均以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I2<50%时,表示各研究不具有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表示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根据可能出现的异质性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以消除异质性来源,若仍然存在异质性,但存在临床同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结局指标的文献数量>10篇时,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与质量评价

2.1.1  文献筛选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3297篇,初筛共获得文献1887篇,排除重复文献1410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排除不相关的文獻1844篇,进一步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阅读全文后排除文献19篇,纳入24篇。文献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

2.1.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共计纳入24项RCT研究[8-31],样本总数为4206例,其中试验组2103例,对照组2103例;年龄跨度为25~83岁。所有的研究干预组均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经方、自拟方、复方中药制剂或中药模拟剂等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或加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或加基础治疗)。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项研究中,所有研究均提及采用了随机分组,其中11项研究[8,10-11,13-16,19-21,23]采用了随机数字法,13项研究仅提及了随机字样;22项研究未提及分配隐藏设计,判定为不确定;所有研究均未提及其盲法的实施及结果评价的盲法,判定为偏倚风险不确定;在结果数据及选择性报告方面,23项研究进行了完整报告,故评价为偏倚风险低;因无法判定研究其他偏倚来源,故评价为偏倚风险不确定,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如图2所示。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临床总有效率  纳入的24篇文献中有20篇[8-11,14-20,22-25,27-31]提及临床总有效率,其中11项[9-11,14-20,22]参考标准统一,试验组394例,对照组404例。各研究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6,说明研究结果间无明显异质性,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82,95%CI(3.69,9.17),P<0.00001],表明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相比,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2.2  血压指标

2.2.2.1  舒张压  共有14项研究[8-14,16,19-21,23-25]提及了舒张压,包含3474位患者,其中试验组1733例,对照组1741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8%,P<0.00001,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因此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13,95%CI(-9.52,-6.73),P<0.00001],提示联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比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基础治疗对于降低舒张压更为有效。如图4所示。

为寻找异质性来源,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各项研究再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仍较高。根据疗程、中医药干预措施、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仍未能降低。研究显示,血压受到血压检测方法及工具、检测体位、季节、气候等的影响较大[32],但回溯到原文查看,仅有杜顺锦[21]、付翠秋[10]两位学者提及血压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其中杜顺锦学者采用汞柱式标准袖带血压计,在患者静坐或平卧10分钟后进行测量;付翠秋学者采用袖带血压计,在早晨8点到11点测量患者右上肢肘动脉血压,其余文献均未汇报上述信息,考虑异质性可能来源于此。

2.2.2.2  收缩压  14项研究[8-14,16,19-21,23-25]提及了收缩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5%,P<0.00001,异质性较高,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干预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78,95%CI(-14.88,-8.68),P<0.00001]。提示联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比单纯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基础治疗对于降低收缩压具有更好的效果。逐一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并无本质改变,根据干预时间、中医药干预措施、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仍未能降低,如图5所示。

2.2.3  血糖指标

2.2.3.1  空腹血糖  14项研究[8-14,16,19-21,23-25]提及了空腹血糖,试验组1733例,对照组1741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5%,P<0.00001,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MD=-0.72,95%CI(-0.99,-0.45),P<0.00001]。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无本质性改变。根据干预时间、中医药干预措施、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仍未能降低,如图6所示。

2.2.3.2  餐后两小时血糖  共有9项研究[8,10-11,13,16,20-21,23,25]提及了餐后两小时血糖,试验组1584例,对照组1585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1%,P<0.00001,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 [MD=-0.88, 95%CI (-1.29, -0.47),P<0.00001]。进行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异质性仍未能降低,如图7所示。

2.2.3.3  糖化血红蛋白  8项研究[10,13-14,16,19-21,23]提及了糖化血红蛋白,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6%,P<0.00001,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9,95%CI(-1.64,-0.14),P<0.00001]。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各研究进行逐一剔除,在排除文献吴迪[19]、李中南[16]、江丹[14]三位学者的研究后,异质性显著降低(I2=45%,P=0.12),考虑到异质性主要来源于这三篇文献,将其排除文献后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MD=-0.73,95%CI(-0.88,-0.57),P<0.00001],如图9所示。

2.2.4  血脂指标

2.2.4.1  甘油三酯  共有6项研究[11-12,14-15,19-20]提及了甘油三酯,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3%,P<0.00001,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组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46, 95%CI (-0.78, -0.13),P<0.00001]。進行敏感性分析,对各研究进行逐一剔除,在剔除唐敏继[11]、魏珍珍[20]两位学者的研究后,异质性显著降低(I2=0%,P=0.56),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甘油三酯 [MD=-0.16, 95%CI (-0.28,-0.04),P=0.008]。如图10和图11所示。

2.2.4.2  总胆固醇  共6项研究[11-12,14-15,19-20]提及总胆固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55,各研究结果之间无明显异质性,因此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总胆固醇 [MD=-0.44, 95%CI (-0.63, -0.26), P<0.00001],如图12所示。

2.2.5  证候积分  共8项研究[10,11,13,16,19-21,23]报告了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421例,对照组422例。其中4项研究[10-11,16,19]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证候诊断及积分评价,且纳入证候均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标准一致,对4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20%,P=0.29,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有效降低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MD=-6.10,95%CI (-7.04, -5.17), P<0.00001],如图13所示。

2.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共有12项研究[8,10-11,15,19-21,23-27]提及了不良反应,其中3项研究[18,21-22]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1项研究[27]未报告不良反应。试验组共计2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6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各研究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9,各研究结果之间无明显异质性,因此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基础治疗,联合采用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MD=0.40,95%CI(0.25,0.63),P<0.0001],如图14所示。

3  发表偏倚

对纳入研究数量≥10篇的指标,即临床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均显示左右不完全对称,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考虑可能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样本量较小,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程及严重程度不同等因素有关。

4  讨论

当今,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居民的首位死因[3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与单纯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会增加2倍以上,并加速视网膜、肾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且患者的死亡风险将增加7.2倍[34]。严格控制血压、检测血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主要采取降糖、降压药物,常见用药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11]。临床研究[19,21]显示,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系统地调节机体机能,遏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且存在对患者肝肾功能不利及对临床不适症状效果改善不明显等缺点,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借助中医药多靶位、多层次的作用特点来调养、补益肝肾,消除病因,阻断病机的传播,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实现标本兼治[24,35]。中医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归属为消渴、眩晕、头痛等范畴[9],病机主要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标实本虚、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肝阳上亢等[10,12],常以益气活血、化痰降逆、滋阴潜阳、毓阴清热,活血化瘀等为治法,并取得较好的疗效[12-13]。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气血、保护肝肾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对并发症的治疗目前的重点,通过辨证施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5,22]。因此本研究对中医药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加基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以期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中医证候积分上优于常规西医处理,且异质性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而在降低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能由于纳入研究的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病程不一、用药差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及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结果存在较高的异质性。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本研究纳入文献多为国内中文文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科学性及质量,仅仅纳入已见刊的文献,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检,导致研究具有一定的偏倚。②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超过一半的文献仅提及“随机”字样,而未具体说明随机序列的生成方法,所有文献均未报告分配隐藏信息。此外,本研究纳入文献在盲法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所有研究均未汇报盲法实施及结果评价的盲法,对于脱落、剔除样本的报告欠缺规范甚至未进行汇报,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异质性。③纳入研究在干预措施上并没有进行严格的限定,试验组的中医药干预措施在方药组成、剂量、给药途径、频率以及疗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照组实行的西医常规处理与基础治疗并不完全统一,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临床异质性,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偏差。④由于纳入研究结局指标的参考文件不同,导致评价标准并不完全统一,以临床疗效为例,由于纳入研究参考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等多项标准,部分文献并未说明参考标准,因此在临床疗效的评价上,存在以舒张压降低程度[28-31]、血糖与血压降低程度[23-24,27]、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及证候积分减少程度[8-11,14-20,22-25,27-31]等多种衡量标准。考虑到《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是学者使用最多,最全面且具备中医药属性的参考标准,因此Meta分析仅选择参考此指南来衡量临床疗效的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临床异质性,但是也损失了一部分临床证据。⑤纳入研究的中医证候同样存在多种参考标准,且辨证分型多样,包括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型,阴虚阳亢夹瘀证型及包含所有证型的研究,在证候积分的计算上,部分研究使用总积分,部分研究使用症状积分,本研究将症状积分进行求和作为证候总积分,仅纳入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这一证型亚组的研究进行分析,证候积分采用症状积分合并的总积分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结果偏差。同时本研究未能对其他证型亚组进行分析。⑥受纳入文献本身汇报的结局指标的限制,本研究结局指标多为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中期结果指标,缺乏住院率、死亡率、生命质量等终点结局指标,且部分研究仅涉及其中几个中期结局指标,而中期结局指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并不稳定,故中医药治疗联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结论仍然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5  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整合已有研究成果,证明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未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其一,中医的治疗原则通常是整体效应,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模式下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科学建立是实现中医药诊治标准化、规划范的基础环节[36],因此建议规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患者纳入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未来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应该在西医“病”的纳入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基础上,考虑将中医证候的某一证型作为纳入标准,明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主次要临床症状,并建立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死亡率、卫生费用等在内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疾病的优势,并更科学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其二,建议未来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某一中医辨证证型、某一细分患者、某一具体药物、方剂、汤剂等开展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获得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治疗选择。其三,未来研究应该在研究设计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对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设定、干预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结果指标的选择与测定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由于本研究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样本量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结论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明确辨证的临床研究试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SAEEDI P, PETERSOHN I, SALPEA P,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19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 and 2045: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9 th edition[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9 (157): 107843.

[2]陈莉,秦俊,郑朝晖.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2):167-171.

[3]MURAMATSU T,MATSUSHITA K,YAMASHITA K.et al.Comparison between valsartan and amlodipine regarding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glucose intolerance:NAGOYA HEART Study[J].Hypertension,2012,59(3):580-586.

[4]周美辰,向明芝,廖垚,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23):4731-4735,4741.

[5]张涛,邵清淼.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2,17(1):140-143.

[6]王祉怡.中医药防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75-76.

[7]王晓红,杨丽霞,王晓怀,等.基于文献挖掘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特征[J].中医研究,2021,34(9):42-44.

[8]刁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J].吉林中医药,2019,39(3):341-343.

[9]陈易.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0):1457-1458,1469.

[10]付翠秋.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2):1448-1451.

[11]唐敏继,郑友锋,杨宇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1768-1770.

[12]陈庆演,陈木柯.中药复方佐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2):223-224.

[13]东珍.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2):159-160,封3.

[14]江丹,罗露露,汪何.三芪丹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8):737-739.

[15]韩景辉,张迪,辛珂,等.消积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7):4246-4253.

[16]李中南,马超,馬淑红,等.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NP、Angptl2、 PAI-1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3):33-37.

[17]姚文团,张红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2):61.

[18]何建龙.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0例[J].陕西中医,2012,33(10):1295-1296.

[19]吴迪,李克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丹参酮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3):414-417.

[20]魏珍珍,马振.补肾健脾化痰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1):3091-3095.

[21]杜顺锦,任平,张凌,等.双降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血糖代谢、血压控制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9):53-56.

[22]宁小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B03):578.

[23]闫文,唐世琪.消糖降压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Betatrophin、AngⅡ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4):915-919.

[24]赵興宗,张朝霞.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8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5-716.

[25]杨梅英,李宏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44-2145,2166.

[26]符芳姿,王哲,许振胜.中药双降汤结合西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B12):281-282.

[27]彭芸,巫美红,姜明华,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探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87-88.

[28]张捷.滋肾平肝潜阳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38例[J].陕西中医,2010,31(12):1605-1606.

[29]刘飞.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5例[J].河南中医,2003,23(7):62.

[30]顾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6):456-457.

[31]王儒平,陈雪梅.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9,26(5):440.

[32]金楠,李革,李会,等.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2):1738-1743.

[33]汪全海,贺连平,陈燕,等.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微蛋白尿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7):774-777.

[34]罗佳,施丽红,李慧兰,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长期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8):841-847.

[35]王祉怡.中医药防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75-76.

[36]刘嘉敏,王露,张树娟,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及证型分析[J].中草药,2021,52(23):7259-7271.

(收稿日期:2023-03-01  编辑:杜玲玉珊)

猜你喜欢
异质性中医药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