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德育,优化写作教学

2023-03-24 10:53沈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作文

沈艳

德育与智育在语文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德育越来越受重视。语文教学应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将德育融入其中,以优化教学效果。文章以小组写作教学为例,从融入德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入手,探讨通过德育优化写作教学路径的问题,希望通过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进而形成庞大的德育体系,从而达到加强德育的目的。

一、写作教学融入德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其认知、阅历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害。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小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课程体系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可操作性强。而且,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例如小学语文新课改就将德育视为重中之重,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质。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必不可少的题型。写作教学渗透、融入德育,可使学生的道德素养、认知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德育又往往最易被忽视。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对作文德育尚未形成正确认知,也不知如何将德育融入作文教学;有的教师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写作技巧。所以,他们习惯一股脑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知识,强迫学生去掌握。除此之外,一部分教师以高考为指挥棒,要求学生不断拔高作文立意,导致学生缺少对生活的关注及对道德的认知,写出来的文章缺少温度和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就逐渐固化了。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新课改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教师将德育融入教学实践,打造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课堂,不仅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补齐作文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短板,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汲取正能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德育融入作文教学,使课堂绽放人文和道德光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通过德育优化写作教学的路径

1.树立德育理念,创新作文教学方式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和直接负责人,所以能否将德育融入写作教学,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品德修养、教学经验等密切相关。要想将德育真正渗透、落实到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作文教学当做德育的重要路径,重视德育渗透,拓展德育路径,创新作文教学方式,使德育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教学为例,教师不能只关注对“好地方”的推荐理由和方法介绍,还要注重“民俗风情”、“情感抒发”等与“德”紧密相连,且易产生反应的“燃点”,让学生确定“德”与“美”的描写方向,进而筛选写作素材。

如在介绍风筝之乡——山东潍坊时,让学生结合潍坊风筝节、风筝会等搜集材料,了解并介绍山东风筝的历史文化;或让学生联系实际,描述当地带有“大美”意味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使地方美景与人文历史互映生辉,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挖掘教材价值,强化德育渗透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是学习的依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少写作经验和素材积累,所以有的教师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品鉴文字,学习教材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也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教材开展基础性的写作训练,如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或改写故事,创编故事,补充文章内容等。学生之所以会对写作产生兴趣,也离不开教材的引领。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教材的引领作用,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如在“我的动物朋友”写作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展现、探寻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世界,培养情谊感知能力”,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母鸡》:老舍先生描绘了一只怎样的母鸡?作者在文中,为什么先写母鸡之“短”,再写母鸡之“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对母鸡的喜恶之情,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作者主要歌颂母鸡的什么品质?作者如何突出母鸡的特点?在学生阅读文本并做出回答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先抑后扬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讲解通过外形、神情、动作刻画动物的技巧;然后,鼓励学生基于对动物的观察,选一种熟悉的动物去写,并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模仿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进行创作,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3.重視写作的真实性,提高道德意识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应用和输出活动,写作也是作者以自己为尺去丈量世界的一种手段。在写作时,作者如果对真实的自己缺少了解,就想去丈量世界,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可能是虚假的。因此,针对写作,我们开出一剂良方,就是“真实写作”。

所谓真实写作,简而言之,即写真人真事,说真话,动真情,把真实当成一种美德。在小学写作教学中,重视写作的真实性,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有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讲真事,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用真实好看的作品征服读者,征服受众。

如在“游______”写作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还要提醒学生:写作内容要真实,切忌凭空想象、试图用华而不实的文字糊弄读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法,预设游览过程,选取重点景物,并基于个人的真实生活体验,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地方,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写出的文章可能没有太多技巧,但却更容易使读者获得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

4.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写作是我们借助文字去记录生活、表达诉求的一种手段,所以写作不仅需要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注入情感,而这些又恰恰都是小学生欠缺的。所以,如果老师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便可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文思如泉涌。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与情境创设结合起来。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下自然流露情感,然后,教师再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给予正确引导,继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水平。

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用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你知道我国已有多少项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吗?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踊跃发言。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我国文化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泰山、四川峨眉山等,借此让学生“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民族遗产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最后,结合这些图片,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谈谈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并选择最有价值或最感兴趣的方面,去搜集资料,完成创作。这种直观的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道德情感是大有帮助的。

5.借助实践活动,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是学生较为喜爱的一種学习方式。因为,小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贪玩好动的阶段,而开展学习活动可以让他们尽情地释放热情、展示自我,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喜欢的各种热闹活动。而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大大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有效塑造学生人格,使学生对生活、实践、道德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层面。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理念,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引领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滋养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

如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野外开展植树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给校园里的树木浇水,除草,并配合主题班会,让学生创作关于“环保”、“植树”的宣传画,制作创意盆栽,开展作文竞赛,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又如,在劳动节,鼓励学生走上街头,为环卫工人献爱心,跟他们一起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珍惜美好的生活。

在其余节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为留守儿童捐书、捐款,为养老院举办的公益派对制作装饰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走上街头做“小小交通安全员”等。这些事看起来很简单,却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习惯,使之成为可用之才。

6.关注作品评价,提高德育生成水平

之前,作文评价不受重视,部分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都非常简单,使得作文评价缺乏导向性。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是他们认识的再现。所以,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情感,也就有什么样的作文。对此,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教师可以将写作与育人统一起来,在作文评价中渗透德育。

如在“多彩的活动”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为了“省事”,经常会“编文”、“抄文”,使得所写之事和所抒之情缺乏真实性。对此,教师可以将作文评价与经典赏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先阅读名家作品,再通过讲评这一关键环节,剖析名家作品打动人的原因就是写真事、抒真情。然后,指出学生作文说假话、说空话的问题,引导他们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最后,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作文,解决“假、大、空”的问题,融入真情实感。这样可以帮学生转变认识,走出误区,提高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语文在德育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而作文教学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还承担着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责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德育已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以德育为己任,积极探索将德育融入写作教学的路径,通过发掘德育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将德育有效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作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