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快乐作文

2023-03-24 10:53符青青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节气家乡文章

符青青

生活如诗,美丽如画;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是我们学习的源泉,是我们成长的沃土。作文学习应扎根生活,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用心去感受、去表达,这样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独特而快乐的生活化写作方式。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1.认真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观察、感悟、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每一次风吹草动、日升日落或潮涨潮落,都是生活的馈赠,是我们写作的宝贵素材。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令人动容的细节,比如飘落的树叶、雨后绚丽的彩虹、街道上机车的轰鸣声或人们交谈的声音……

如以“勤劳的母亲”为题写作,动笔前要仔细观察母亲辛勤劳动的场景和细节,并回忆母亲过去生活中的形象,也可与同学交流,了解同学的母亲在工作中和家庭生活中的情况,或与同学探讨社会上人们对于母亲的看法,分析随着社会发展母亲这一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和家庭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变化,从而提高洞察力,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有了充分的准备,写日记、写家书或进行情感倾诉等,表达自己对母亲辛勤劳动的理解和感激之情。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便能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将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转化为上佳的写作素材。

2.丰富知识储备

丰富知识储备的最佳办法,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阅读经典、分析美文、摘抄、背诵等习惯。要养成这一习惯,要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如制定阅读计划,及时摘抄和做笔记,定期背诵一些经典美文、诗词等。

以“古人的生活哲学”为主题的作文为例,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影响。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从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写作当中。首先,选择一些与古代哲学有关或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哲学文章深入阅读和分析。例如,阅读《论语》,学习和分析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阅读《庄子》,分析和理解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等内容。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可以了解古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朗读、摘抄和背诵。通过朗读,可以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色彩;通过摘抄,可以将自己喜欢或者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记录下来,并仔细品味与思考;通过背诵,不仅能够记住一些优美的语句,还能够深入理解其蕴含的哲理。

3.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寓意深远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首先,可以从大量文章中选出那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内容要涵盖历史、社会、文化等各种主题,能反映社会现实,饱含深刻的哲理。其次,对这些文章进行讲解,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剖析,深入理解文章主题与哲理,这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或者指导他们写读后感等,这样可以在深化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促进他们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提升。

例如,对于《红楼梦》,多角度分析,会发现其是社会的悲剧、人生的悲剧、生活的悲剧,从而发现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样分析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使作文更有深度和内涵。

二、结合生活,谋篇布局

1.作文结构

在作文中要凸显生活或映射生活,尤其是应加强作文题目、开头、结尾的生活化渲染。在写作时,除了要关注文字表达外,还要重视作文结构的安排。作文结构,就像一座大厦的骨架,必须坚实而有力,才能够支撑起整篇文章。安排作文结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凸显或映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论是景色描绘、人物塑造或事件叙述,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只有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才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从安排作文结构的角度看,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加强作文题目、开头、结尾的生活化渲染。

以“家乡”为主题的写作为例,首先,在设计作文题目时可以选择与家乡相关的具体事物或场景激发情感和回忆。比如,“我眼中的家乡美景”“我心中最美丽的小镇”等。这样的题目不仅更容易找到写作切入点,还便于从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出发展开写作。其次,在开头部分,可以简要描绘某个生活细节或回忆某个生活经历,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例如,“每当我走进位于山脚下那座古老而宁静的村庄时,一股熟悉且温暖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一句话就能立即将读者带入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之中,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再次,在主体部分,可以通过描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当地特色等对家乡展开描写。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经历和感受,让文章更具有真實性和感染力。例如,“每年春天,村庄周围的桃花盛开如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隐隐约约,我仿佛听到了小时候和伙伴在村口歪脖子树下踢毽子的欢声笑语。”这样既能够描绘出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又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最后,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升华作文的主题思想。例如,“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装着那片熟悉而温暖的土地。它是我的根,我永远不会遗忘。”这样简洁而有力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强化文章所传递出的生活气息。

2.情感主线串起生活片段

情感主线是文章的脉络,隐于字里行间。谋篇布局可以用情感主线串起生活片段,让作文层次更加明晰。情感的线索也是文章的灵魂,它隐含在文字的背后,犹如一条无形的脉络贯穿全文。因此,写作应当注重情感的线索,让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

以命题作文“乡愁”的写作为例,根据释义可知“乡愁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承载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师可以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让学生感悟生活片段——小时候的“写信给那头的母亲”、长大后的“坐船去看新娘”、后来的“祭奠坟墓里的母亲”、现在的“海峡对岸的祖国”,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作用。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一些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唤起内心深处有关家乡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过去的生活片段。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描绘家乡的美好景色,表达真情实感。如,小时候在田野里奔跑嬉戏的场景或者是与玩伴打闹的片段。在写作过程中,还应注重生活片段的细节描写和修辞运用。例如,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详细描绘家乡不同的景色、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同时,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和效果,如在作文结尾可写:“家乡就似夜空的北极星,为远行的孩子指明方向;家乡也似沙漠的甘泉水,给外出的孩子生存信念。”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表达富有诗意和内涵,耐人品读。

三、根植生活,真情表达

1.在生活情境中真实表达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最易打动人心。好作文不靠复杂的故事情节或华丽的辞藻吸引人,而是通过诚实的叙述与真实的情感触动读者的心灵。这种表达方式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力量的。这样的作文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却没有深入思考的生活细节。这种真实表达的力量,一般源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需要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瞬间进行细心感受与体会,捕捉那些情感的细微变化,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之后将真实感受与体验转化为文字。

以“任意选择一个节气,创作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的写作为例。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规律的特定节令,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创设生活情境,是写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回忆印象深刻的节气,想一想该节气独特的景色、人文生活等。如,某位同学结合“立夏”这个节气写借景抒情的散文。首先,搜索资料,总结立夏这个节气所特有的美好与独特之处。包括立夏的背景知识、历史典故、传统习俗及与之相关的著名诗文,如陆游的“夏浅胜春最可人”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整理,可以对立夏这一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围绕立夏从不同角度展开叙述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思考。立夏,立者始也,夏者大也。因此,可以由立夏阳气渐长、茁壮生长的情境写成长,也可以由白居易的“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的情境写惬意的生活体验。之后,在写作过程中,可用多种方式,如挑选范文,仿照其创作思路,运用其写作技巧,或在写作之前拟定一个写作提纲,并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填充内容、完善结构。

2.在生活化评价中激发创造力

将生活元素融入作文评价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从生活角度进行观察、思考与表达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生动性与真实感。

以“精彩纷呈的学校运动会”的作文评价为例,运动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人人都参与,因而评价时要重点评析作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检验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实际生活情境,并结合写作的情况进行指导。例如,在评价文章结构时,可以评价作文中是否有对开幕式、各项比赛、颁奖典礼等环节的描写;在评价内容表达时,可找出作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指出其具体作用和效果;在评价作文形式时,可以看作文整体是否有角度和形式的创新。如,有的同学从“赛场小记者”的角度写作,通过对“运动员”和“观众”的采访展现运动会的“精彩纷呈”。最后,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引导,如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运动会对同学们有哪些积极影响?”“如果你是运动会的组织者,你会如何策划与组织?”。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獨特而有创意的见解。作文评价要“因文而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经历提供具体而细致的改进建议。

总之,在作文学习中,只有真正扎根生活,感受作文带来的快乐与美好,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迸发更多的灵感,写出有真情实感和感染力的好作文。

猜你喜欢
节气家乡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夏天的家乡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