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思路

2023-03-24 15:46韩婷月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韩婷月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重點和难点,同时又是学生不得不攻破的“城池堡垒”。结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小学作文教学,且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策略,以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对此,本文立足于最新语文课标,分别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小学作文教学思路,以期抛砖引玉,为广大从事作文教学的教师提供些许教学思路和借鉴。

一、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小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大多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中所用的素材及灵感也多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往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基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巧妙地将作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效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再用写作的方式去表达、记录生活,进行生活化写作。具体来说,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展开作文教学,教师应把握以下三个教学思路。

第一,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寻找生活中的小事情和小细节,为后续的写作积累素材。比如,在描写“四季的景色”时,很多学生所写的作文看似辞藻华丽,实际上缺乏真情实感和能让读者获得情感共鸣的细节描写。对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四季景色,当身处其中时往往会有一些独特的体悟,可以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第二,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和积累教材中的好词佳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且有较多的课文都立足于生活,记录了生活中的小细节,因此能够作为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抓手。以三年级下册《蜜蜂》《小虾》这两篇课文为例,两位作者非常善于观察蜜蜂、小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会惊叹作者的观察能力之强和文章用语之精妙,能将生活中可爱的小生灵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因此,在作文教学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以描写生活中小生灵为主题的作文,如“记忆中的小生灵”,这样的作文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可结合个人的相关生活经历,在写作时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课文阅读的影响下有感而发,相信这样写出的作文会更有表现力,情感也更加丰富。

第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资源,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写作主题,去生活中探索和实践,收获各种丰富的经历。以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写作练习为例,教材中呈现的观察内容有:种子的发芽过程、树叶的颜色变化、月亮的变化过程,以及猫咪等。这些元素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写作前,相信很少有学生认真观察过某一现象或事物,或者有仅仅停留在颜色、形态上的观察,没有真正地深入去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某一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不少学生提出想写“观察蚂蚁搬家”,教师便可指导学生从“蚂蚁搬家的现象本身及背后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写作。针对蚂蚁搬家的现象本身,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蚂蚁的数量、颜色、搬家路径去描述;而针对蚂蚁搬家的背后原因,则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再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写作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合能力等,对提升其写作素养大有裨益。为确保写作任务顺利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周边环境中去寻找蚂蚁的踪迹,进行观察。在观察实践中,学生必然可以获得一些真实的体悟,并为写作提供真实的素材,确保写作质量的提升。

二、引领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积累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关注阅读教学,借助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知识储备,写作中常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或者是不能运用美妙的语言文字提升作文的可读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持续地积累写作素材,并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材中的课文是优质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此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以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在积累语言素材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如“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一句,教师可引导学生体悟句子中所运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理解和感悟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再以“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一句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重点分析“即使……也……再说……”这一句型,理解这一句型中表示的假设、转折关系。当学生理解之后,便可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后续写作中,写出更具可读性的作文。

第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写作素材和提高语用能力。以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所要阅读的书籍,并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如教师可以向三年级的学生推荐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这一童话作品满足该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喜好,相信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对稻草人的所见所思有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稻草人》的结构、写作手法、布局均值得推敲,所以一方面可要求学生记录所喜欢的句子,另一方面让学生写读后感,目的是尽快运用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达到写作实践的效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小学生的阅读具有阶段性、梯度性的特点。基于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欢且适宜的阅读内容,以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后续的写作教学中,可设计层次性强的写作训练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写作训练。

三、创设多样化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之所以提升缓慢,是因为缺乏写作兴趣。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可采用情景创设法创设适宜的写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在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写作情境时,教师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确定写作情境的主题及内容,所创设的写作情境要有趣味性,且要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小学课文《陶罐和铁罐》为例。该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情节非常诙谐有趣,学生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在课堂上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所喜欢的角色,将寓言故事的情节内容真实地演绎出来。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学生的身心处于舒适状态,不仅能产生更强的学习热情,还能学会从其他的视角审视课文内容,把握其中的内涵、主旨,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悟。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相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第二,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依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将原本平面的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以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借助播放影像、音影、图片等功能,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写作情境,加紧学生的写作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的写作练习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某次班级游戏活动时拍下的照片,从多方面展现出当时的游戏情形,将学生的记忆带回到当时的情境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享当时游戏时的过程,让学生回忆更多的细节,在心中产生更多的情感涟漪。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次游戏活动的过程、结果,游戏中的感受,游戏后的收获等方面着手写作。在这样的情境下写作,相信学生们可以写出更多翔实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有效提升作文质量。

四、践行“生命语文”理念,彰显写作育人价值

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践行“生命语文”理念。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促使“生命语文”走进作文课堂,以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点燃学生的生命热情。在持续性的写作中,学生逐渐形成丰富、深刻、人文的思想和情感,以此最大化彰显出作文教学的内涵和育人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引领学生多关注生活和时事,真实感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此過程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思考问题,写出的作文也会更有情感和真知灼见。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逐渐具备勇于担当的意识。为达成这一目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掘教材写作环节中的德育元素,或将写作主题与德育融合,拓宽写作的形式和内涵。以写作练习“我想对您说”为例,教师可将亲情、友情、自然之情等元素融入写作主题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个“您”可以是父母亲人,可以是亲密的同伴,也可以是地球家园。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写作主体,抒发不同的情感,收获不一样的写作体验。总之,在作文审题立意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于“生命语文”理念,进行写作主题的剖析,让作文的立意具有正能量,写出的内容更具感染力。

第三,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活跃写作思维。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深度,或者看待问题较为片面,难以升华主题。对此,教师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写作某一件事情时,引导学生学会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打破思维藩篱。如在写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尤为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不仅要有表达事件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批判意识,从而让一件事情的表述和分析变得透彻、理性。实践证明,长时间坚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批判意识,学生不仅可以在写作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一些具有深度思考力和创造力的观点,还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今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总之,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情感、思维、品质等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十分重视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坚持凸显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运用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标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较多新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整合新课标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对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革新,努力让作文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高效,让学生逐渐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