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

2023-04-10 01:07张红英
小学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科学活动幼小衔接

张红英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科学领域的幼儿活动,并注重幼小衔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为其进入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当下幼儿园教育对于科学领域的活动设计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贯彻落实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措施,以期推动幼儿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幼小衔接;STEM教育理念;科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8-0109-03

STEM,即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四个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组合。在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活动中实施STEM理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突破学科界限、注重多领域知识整合的科学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整体发展。STEM并非单一的学科,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在做中探索、在做中学的能力,让幼儿真正参与到问题探索和解决的全过程中去,养成幼儿多维度实践能力。幼儿在该理念下,能够更加自由和大胆地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STEM教育理念简介

STEM教育理念,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育理念。就字面和其内涵而言,不难看出,该理念强调的是多领域的融合,而不是仅针对单一学科或者知识点。在后期的发展中,该理念还加入了艺术、语言等人文性质的学科。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任何问题的解决、任何科学规律的发现,都不是单纯依赖某一学科能力就能实现的,而是多方面能力共同发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幼儿园的活动和中小学某一科学教学实践并不相同,更具综合性。鉴于此,在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活动中,实施STEM教育理念是具有可行性的,不仅能够对于传统的教育活动进行创新,提升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科学实践素质,实现健康学习和成长。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自主探究

当下幼儿园教育,对于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讲解演示较多,留给幼儿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机会较少。忽视幼儿自主探究过程,直接将实践活动的操作要点和步骤讲授给学生,误认为只要幼儿对材料进行了操作就实现了探究,从而导致幼儿“探究”了材料,却未能对问题解决过程本身实现探究,科学探究能力也不能获得发展。如果不能培养幼儿独立探究的能力,则幼儿入学后很难适应更高难度的小学学习内容和任务要求,病假率上升,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二)忽视情感体验

部分幼儿教师存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误区。这类教师在进行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时,仅仅为了获得最后的结果而设计活动,对于幼儿活动中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却并不重视。这和幼儿探究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例如,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设计了一系列视频观看学习活动。表面上看,活动的方式丰富,却并不及将蝉等实物带入教室,让幼儿直接观察,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无法实现对于幼儿产生积极情感教育的目标,使得幼儿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独立生活,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科学活动渗透STEM教育理念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方式,给予多层次指导

STEM教育理念之下,幼儿教师应该结合本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活动设计,并注重给予幼儿多层次的教学指导,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科学精神。在此过程中,应该注重有机融合多方面的要素,以此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跷跷板”的幼儿活动。该类活动会出现跷跷板两边一高一低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幼儿的体重并不相同。对于该现象,第一,教师要引导幼儿对该问题进行思考,看看是否有多种解决方案;第二,在给出一定思考时间后,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认为可以采用组合搭配的方式来对于跷跷板两边的重量进行有效综合,即跷跷板的一端坐两个体重较轻的幼儿,另一端坐一个体重较重的幼儿,重点在于让两端保持平衡。第三,在幼儿实在想不出别的方案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即让幼儿挪动坐在跷跷板上的位置,检验能否改善和解决该问题。在该实验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即除了用组合搭配的方式,还能够用挪动位置的方式解决一高一低的问题:体重轻一些的幼儿,可以将位置更多地挪向跷跷板中间;体重重一些的幼儿可以将坐的位置朝后面挪一些。第四,教师继续提问幼儿此时能否想到其他的解决方案。幼儿回答:可以将两种方案结合,互补不足之处。该活动对于数学、物理等知识都有所涉及,幼儿不仅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跷跷板的游戏,还能够对于平衡原理进行初步理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初步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喜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能让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自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加顺利地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提升幼小衔接的效果。

(二)基于实况,激发实践兴趣

在STEM理念之下,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幼儿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鉴于此,幼儿教师应该对身边的物资进行充分利用,设计出能够提升幼儿动手操作兴趣的活动,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针对幼儿浪费生活资源的现象设计相应活动。让大家一起评一评谁想出的方案最多,且能够将物品做出来。幼儿在该活动过程中,进行材料改造方案的自主思考、活动方案的动手设计和实施,这对于幼儿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幼儿不小心将花盆等打翻,花盆被摔碎,对于该类突發情况,幼儿教师可以先不清理现场,而是因地制宜地让幼儿思考如何解决花盆摔碎的问题。该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学生给出了用纸糊上、用口袋装起来、用胶水将花盆粘上等方案。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方案,进行实操验证。幼儿对于花盆进行实际操作后,发现自己预想的方案都不可行。鉴于此,教师应该给幼儿讲解清楚材料的透水性,使得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实操失败的原因,避免打击幼儿的动手积极性。在该过程中,幼儿的科学设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三)家园共育,提升科学素养

在STEM理念之下,应该在注重幼小衔接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具有本幼儿园特色的实践教育。幼儿园应该积极探索亲子活动,让幼儿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以便在未来更加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生活。幼儿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是幼儿可以进行探索的实物。让幼儿进行亲身的体验和探索,能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具体而言,幼儿园应该积极和家长进行家校共育。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可丰富幼儿的实践体验。例如,对于具有剪纸技术的家长,应该积极邀请其进行合作,为幼儿举办一次剪纸活动。首先,对于剪纸活动进行方案的设计,预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设计相应应对措施。然后,给全班幼儿的家长发送邀请函,邀请有时间的家长积极参与此次亲子活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应该先让会剪纸的这位家长进行操作演示,从而让家长和幼儿初步掌握剪纸的实施步骤。与此同时,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达成共识,不直接给予幼儿问题答案,而是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自己设计图案,自己进行裁剪,家长和教师仅从旁协助即可。家长和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闹钟,让他养成做事“限时”的意识,注重自我监督,避免在进入小学后沿袭拖拉的不良习惯。最后,教师还应该对幼儿的成果进行点评,对于表现良好的亲子组进行表扬,对于表现稍差的亲子组积极鼓励。此外,应主动对于具有教学经验和创客经验的家长进行争取,还应对于助教家长进行精心筛选,以此让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活动开展更为顺利,避免冲突和意外的发生。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自主备课,教师从旁对家长进行辅助,为家长的自主活动设计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家长和幼儿的行为和反应进行观察,并积极听取他们的反馈,以此拓宽幼儿的见识,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四)开放原则,保证学习自主

STEM教育理念,重点强调整合的重要作用。该理念下的幼儿活动,应该是尊重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體地位,能够按照开放性指导的原则进行教学,对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尊重和保护,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具体而言,第一,教师应该让指导行为变成指引行为。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习惯性地以向教师提问的方式寻求帮助。此时,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者解题思路,而应该围绕问题本身给予一定的提示性问题,对于幼儿进行反问,逐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回答。在这种引导下,幼儿不仅能够成功解决问题,还能够有效构筑属于自己的经验。第二,逐步将主动转变为被动。幼儿教师在幼儿活动之中容易出现思维定式,即幼儿出现操作错误,或遇到困难选择放弃的时候,立刻主动上前进行帮助。这种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探索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基于STEM理念,强调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对于教学思路进行优化,学会等待,等待幼儿主动地发起求助行动。第三,将封闭转变为开放。此处的开放,指的是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传统幼儿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的提问大多数局限于“是不是这样?”“对不对?”等选择性问题,该类问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质,对于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信息的整合而言并不利。鉴于此,在STEM理念之下,教师应该设计具备一定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和提问,例如“我们可以想出哪些方法呢?”“这个步骤后也许会出现哪些情况呢?”等等。这类问题能引导幼儿结合当下的实际现状进行思考,并预判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和现象,培养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的能力。该类行为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并有效发展幼儿的科学精神。

另外,在对幼儿进行STEM理念的科学教育时,幼小衔接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研究STEM理念在小学科学领域渗透效果的相关文章较多,但是对幼儿科学领域的研究则较少。因此,在STEM教育理念背景下,应该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科学领域教学的衔接。首先,幼儿教师在设计科学领域的活动时,应该结合5~7岁幼儿的思维特性进行设计,该特性体现为主要依赖于直接思维进行思考;其次,幼儿教师应该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积极设计有利于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衔接内容;最后,家长也应该积极转变只有语文、数学等知识重要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实现家园共育。

综上所述,幼儿的科学教育在STEM教育理念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STEM教育理念,积极提高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注重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教师只有对于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重视对于幼儿探索动机的激发,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的习惯,并采取科学指引,才能够和家长携手贯彻落实STEM理念。唯有此,才能让幼儿在全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之下健康成长,顺利升入小学,获得科学思维和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莉琴,姚慧颖.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联动的实施策略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22(3):110-114.

[2]裴真真,冯晖.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整合课程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1(5):74-79.

[3]韩雪梅.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24-27.

[4]杨晓萍,杨柳玉,杨雄.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入STEM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4):72-77.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科学活动幼小衔接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让机器人教学更“stem”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