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分析

2023-04-11 03:45李海峰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李海峰

摘 要: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校方因为有升学率的要求,更加重视对知识的教授,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方式相对保守,只是单纯地使用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无法在课堂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物理知识素养。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使用质量,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文就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3-0018-03

由于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我国教学领域逐渐流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和教师综合实践的一种重要教学实践,其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教师认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物理教学的探究,需要更加新颖的方式来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落实。本课题就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执行步骤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进一步落实,优化我国高中物理课堂的素质教育水平。

1.高中物理教学融入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透过对问题的探究,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学习更加高深的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1)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学习关系

过去的学校教学,师生关系通常相对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也相对死板。通常是学生独自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逐渐失去主动性,教师的传授渐渐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和学生的相处关系相当刻板,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常常难以沟通,学习效率低下。而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充分沟通,遇到问题后自主探究,从问题探究到学习成果的达成,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协作,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会更好。

(2)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接受的形式,是一种千篇一律,没有活力和激情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完全是被动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对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等,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进而产生自主思考,团队讨论,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研究,进而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在新高考背景下,研究性学习在执行时应当积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需在观念上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现实中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原理,进而获得基本的科学逻辑思维。而课堂教学只是学习行为的其中一种方式,因此,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宽容,对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而不是发现学生用的方法较为特殊就予以否定。

以人教版教材中的“重力与弹力”教学为例,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因为高中生对物理的认识水平有限,因此学习的课题还是由教师来决定,执行方式如下。

第一,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自行编组,或由教师来编组。编组完成后教师可以确定选题,学生根据课程的要求准备学习材料。比如准备铁球,力度测量设备,标尺,等等。各个小组可以自行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维持学生的纪律,保证学生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也应当适当引导,让学生的研究方向贴合教材的内容,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试验结果。

第二,学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试验的结果,在网络、书籍、刊物上查询本课相关的资料并学习。将资料收集和记录后,写成一份试验报告。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模型、试验结果记录下来。最终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并准备最后的课题演讲。

第三,学生完成试验和学习后,各小组将书面的学习报告上交给教师,教师经过检查后进一步完善。最后在物理課堂中让学生主动上台演讲自己的试验过程,演讲过程和论文答辩类似,其他评审学生可以针对报告中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每个月评出一个优秀学习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法

(1)课题选择与确定研究步骤

课题的选择对研究性学习来说是基础,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课题的深度和课题的范围需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要根据教材的大纲来设定选题。一般要以四个课程作为一个单元的长度,学生在确定完选题之后,教师需对课题深入分析,得出一套教学方案。对课题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加以规划,对课题学习中会遇到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最终在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课程框架,并提出本次学习的目标。研究课题选择完成后,教师就需要对课题的学习进度设计一份规划,在这一规划中需详细地分析课题的各个特点,包括选题、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如何展示研究结果、需要使用何种设备等,需将步骤一一罗列,做到教学过程不繁杂,教学进度稳定推进的效果。

(2)研究资料的收集和试验过程的设计

对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资料,需对其进行详细的收集,这是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目标就是将物理课堂的科学原理和试验过程进一步规划,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课堂的知识点。一般而言,学生需要用两种方式去获取资料:第一,是直接从刊物、书籍、网络等已有资料中获取。第二,是自行设计问卷和采访的方式获取。这两种获取资料的方式可以混合使用,而不是单一使用一种,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学习的资料。学生获得资料后还需进一步整理和完善资料的各个部分,使其拥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在进行试验时,学习小组需对所有试验过程进行记录,对各种数据和现象都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将数据的各种变化,试验反应的不同现象,都做好试验记录。这些前期的试验记录对研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研讨、分析、报告写作、答辩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料。

4.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研究性学习的优化措施

(1)采取多样化的试验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需先对教材和大纲有深入了解,深入地研究物理课程的教学内涵,如此才可以学到更加丰富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导体的电阻”中,教师可以使用拆分试验步骤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可以把这个试验改装成多个试验,同时对参与试验研究的学生提出试验要求,让他们获得导体中电阻的作用的试验结果。首先,需要对本次试验做出多个试验预案,从多个角度测出电阻和导体的数据,同时应当鼓励学生设计出自己的试验方法,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索物理研究的乐趣。在同一电阻的不同电路测试中,所测到的不同结果,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寻找这些不同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滑动电阻的阻值变化很小,所以应当让学生多测几次,加大对不同电压时电阻状态的测验结果。对电阻最后的连接状态的试验,需用阻值范围相对较小的设备,比如安培表、阻值电压等来精细地测出各种电器的电路数据,包括电器阻值、电器导体数值等。将测得的数据画成电路图和试验中需要使用的物理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证明电阻的使用状态,用多种试验结果来加大学生对本课的试验兴趣,用多种测试设备来得出电阻和导体的各种性质。在这样较为严谨和丰富的试验课程中,教师更应该使用研究性学习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试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设计好合理的试验方案。对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阻的各种性质,教师可以在学生试验之前和试验之后,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加以指导,保证试验结果和试验过程顺利进行,并达成最终的试验成果。这样的试验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主研究、主动学习,以及团队学习的能力。

透过使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决定权,让学生在电阻的设计、设备的使用、试验的操作过程中有更多选择,如此才可以加强学生主动研究课题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

(2)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

教师在教授物理课程时,应当对课本中的内容深入研究,找到更加适合学生自主研究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设计出相应的研究方案,并对学生的研究方案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强化学生利用研究性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人教版教材中教授“楞次定律”时,教师应当从楞次定律的理论由来说起,将楞次定律的发展、定律概念、定律内涵传授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包括这一定律的α为什么能够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让学生在试验和理论中获得这一现象的解释。其中β感应电流的传输方向,应当如何准确得出传输方向,应当如何设计楞次定律的试验,等等。学生会根据过去的知识和本次试验的结果得出最终的答案,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哪种定律来判断使用何种电流,如果在已知的电阻和导体中使用传输电流,又应该在何处设置磁场感应器,等等。这些试验中,获得的电流传输速度、电流运动方向、磁场运动状态等数据都可以根据学生的试验得出。这些问题在学生试验之前教师不要直接传授,而是应当在试验之后,根据学生得出的数据再一一讲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达成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互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塑造

在教授人教版的“重力”课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学器材,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试验。可以先给学生试验设备,让学生在铁球的运动中感知力的无处不在,让学生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学生看到铁球的运动因为力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时,自然会对力学产生好奇,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铁球的各种运动状态来一一讲解力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力在运动过程中对铁球产生的影响,包括铁球的运动周期、铁球的受力情况、铁球的运动轨迹,等等。学生可以多次测量铁球的运动方式,得知在各种条件中铁球是如何运动的,这样就能够得出更多试验结果,进而丰富学生的试验过程,得出更多试验结果,让受力分析有更多数据可以研究。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得出对力学的各种结论。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在研究报告的演讲中和同学商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课堂的氛围更加和谐,学生这样才愿意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因为在多次试验中,学生得出的数据不同,教师就应该对各种数据给出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贴近教材的本意,而不是过于自由,导致研究性學习的方向偏离教材。

5.结语

综合以上,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使用,对学生提升自主探究意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众多教师的实践和研究中,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获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这一教学方法,进而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让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奠定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实现新课改物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龙.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4).

[2]金彩霞.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1(5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