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3-04-11 21:56马仲花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马仲花

摘 要:创新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文是学生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渠道,更是体现个性化水平的平台。如果借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及未来的挑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3-0135-03

创新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最主要环节。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作文教学去实现。由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借助创新思维不断提升语文综合水平。

1.高中作文创新思维概述

創新是新时代教育中强调最多的目标,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中最需求的元素。它不仅意味着能够创造出“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传统、摒弃旧念,以“追求不同”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当涵盖所有的学习模块。而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具有独创性、灵活性的写作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诠释这些元素。作文中的创新思维就是学生能够从创新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并且能够用独特新颖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创新的想法。因此,作文创新思维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成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诠释的创新能力。

2.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作文创新思维需要合适的方式加以激发或者训练才能够形成和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空间往往不够充足,所以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新颖的、创新的、灵活的方式来教学,这样才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的作文更具创新力。

(1)营造和谐氛围,推动主体意识建立

创新能力源于环境的滋养,而思维获得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充分的自主与适度的开放。也就是说,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从环境着手,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吸收养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高中生而言,他们思想已然趋于成熟,此时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推动教学,必然会适得其反,学生不仅无法有效吸收知识,更会在排斥与枯燥中难以提升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尝试营造良好的、自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较为开放、活泼的气氛,这样就能够推动他们主体意识的建立,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展开思考,实现创新。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教学为例,该单元所学内容均以诗歌形式呈现,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其中饱含对生活的思想、情感,是一种抒发内心想法的创新途径。而对高中生而言,青春岁月非常宝贵和难忘,他们对自己青春的理解和认知定然是独特的。因此,结合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致青春”为题,创作一首表达青春思想、青春活力、青春经历或者青春记忆的诗歌。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情感,回想青春宝贵的记忆。而与此同时,在学生创作诗歌时教师要以尊重的态度去鼓励、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和谐的学习氛围,由此,他们就能够在课堂上建立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思考、尝试,继而也就能够创新出具有青春气息的诗篇。在评价学生诗歌时,教师还应当用多样化的眼光去评判,而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或固定的范式,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还可能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创作环境以和谐温馨的方式呈现,那么他们的思维也随之被感染,呈现出更加新颖的态势。

(2)利用生活情境,激发个性想象能力

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往往决定着他们创新的角度,影响着他们创新的内容。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个体所能够实现的创新成果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结合他们的个性化能力来实现。而在作文教学中,最具独特性与个性化的是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文字在笔尖创造,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文字作品。因此,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还需要依赖个性化想象能力的激发,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会有所不同,能够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思想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和体验。如此,每个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不同的情境认知,继而就能够帮助他们促进思考,形成个性化的想象能力。

以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以写人为作文主题,要求学生能够写出人物的特征,用独特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体现作文主旨。但是要想让学生写出的人物丰富立体,就需要生活中丰富的体验和观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几个典型的人物,如自己身边的同学、上课的教师、路边卖早点的摊主等,这些人物形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或者遇到的,是较为熟悉的形象。而后再设定一些场景,由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深入地体验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人物表现。而其他未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可以从旁观察。通过这样的观察与体验,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到”人物的特点,发现他们的行为特征,又能在体验中体会到他们的性格特征、思想特征,继而将其转化为日常的神态、动作、语言,也就赋予了角色立体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他们描写的人物的行为或者思想有可能与情境中表现的有所不同,教师不要盲目地批评或者否定,而应当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写出自己角度看到的事物,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实现创新创造,由此才能够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

(3)运用开放探究,引导自主意识提升

创新是一种主动探索并寻得新思想、新方法的过程,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主动”,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必须以主动性为核心。实践表明,在被动的环境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会受到束缚,思维变得刻板、单一,这就无法实现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式的途径来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意识。而合作探究活动是一种学生合作方式下共同探究问题的途径,这个过程往往由学生自主开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实现自主思维。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开放性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中自主探索,感受自主思维方式下的新思想,从而不断提升自主意识,增强有效创新的可能。

以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作文教学为例,要想完成文学短评,学生不仅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知,能够从自己感兴趣或者感触最深的地方着手,这样才能够完成一篇较为有效的文学短评。而短评的见解需要依赖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度,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以《琵琶行》为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学生在相互的讨论和思考中,能够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他们会获得更多全新的视角,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涵。比如,在讨论中,有的学生对作品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感触很深,他们就能够着手从音乐方向去探索,而有的學生对作者的心境感到困惑,也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去着手,还有的学生对作者独特的声景融合的手法感兴趣,就可以从作者写作的方式去着手。通过合作探究,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他们在合作中受到同伴的启发,结合自身的认知,获得思维动力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这样就能够帮助他们尝试去创新、去突破。

(4)借助多样训练,促进创新意识生成

思维能力的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的引导与积累的。因此,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道路上,教师需要用合适的方式持续地引导他们。而就作文教学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有效锻炼的过程,对文字的运用和把握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和思考。由此,教师就可以在作文教学时抓住合适的契机开展作文训练,比如对比阅读、思考留白或者反向思维等方式。通过多样的、深入思维的训练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文字的应用能力,同时让他们在练习时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逐渐生成,创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以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相关作文教学为例,戏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能够给人以不同的体会。戏剧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就戏剧主题而言,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可以是观剧的心得,也可以是对剧情的分析,还可以是对人物行为的体会等。由于戏剧的多样性,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作文训练。比如,利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将《窦娥冤》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作品中对不同人物的描写特点以及不同立场的思想,从而深刻地领会到其中的内涵,而后激发出对文本的不同看法,在写作时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又或者可以利用反向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在窦娥的遭遇里如果无人陷害,她的生活会怎么样?如果遇到一个清官,她的结局又会如何?在这种反向思维的推动下,学生就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滋生全新的想法,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角度和层次,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能够有效建立。

(5)结合生活实践,落实独特创新能力

生活实践是让思维“活”起来的有效途径,丰富多样的生活就是灵感的来源地,人们的思维能够在生活中孕育、发展和壮大。因此,生活实践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带领他们拓宽广阔的视野,还能促进他们的灵活思维,让思维变得更加多元化、广泛化,这也正是“见多识广”所带来的效用。对高中生而言,长期地沉浸于书本知识中,很容易限定他们的思维,减少他们的灵感,而融入生活,开展实践,就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实现思维的“劳逸结合”,这样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结合生活实践来引导学生体验,用感悟生活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尝试与锻炼中,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个性化的创新能力也能够有效提高。

以高一必修下册“叙事类”作文教学为例,讲述一件事情,最有效的方式是写得引人入胜,正如《促织》等经典小说一样,看似虚构的故事,但却讲得非常真实、动人,仿佛真的存在或者经历过。而有效的叙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叙述清楚,还要求能够真实感人、引人入胜,但这是建立在对生活的充分体验和观察上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在生活中细心地体会。比如,可以通过做社区志愿者,在帮助居民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生活细节,体会生活趣事;还可以组成记者队伍,对身边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事、遇到的人进行采访,了解风土人情、热门时事。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切身的生活体会,还能够对想要叙述的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由于学生有了真实的融入体验,在写作时就能够纳入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使故事更加真实、丰满。与此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的体会会形成不同的经验或者认知,能够激发出不同的灵感,对每个学生而言,每份实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就会让他们独特的创新能力落地,在生活中生根发芽。

3.结语

创新思维是高中生必备的思维能力,也是他们自身所渴望的能力。高中生独立意识强化,思想已趋于成熟,他们一方面对知识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渴望,另一方面又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而苦恼于无法实现创新突破。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符合教学的目标,也符合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利用作文契机引导他们创新表达,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主体创新意识,用多样的训练方式生成学生的创新思维,用灵活的实践落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作文,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娟.学生视觉下高中语文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21).

[2]赵晓东.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

[3]白茹.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途径探索[J].文学教育,2020(09).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