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

2023-04-20 11:09郭建宝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郭建宝

摘  要:在开展地理教学的环节中,核心素养是最具有学科本质且可以体现学科价值的一种素养。将其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够助力素养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习更强调在基础性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推导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综合思维的应用。但要让知识扎根生长需要依赖框架的支撑,因此,以搭建点、线、面结合的知识脉络为主的单元教学开始受到关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

引言

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读,才能保证后续教学设计的顺利开展。在充分了解课程标准之后,需要梳理出清晰的课标要求,并针对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流程。在此过程中,应对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整合,梳理出教材单元内不同地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整合教材单元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确定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策略设计单元教学流程,从而完善单元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快速生成。

1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纵观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过分依赖教材,通常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单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对单元整体设计有所忽略,无法体现出知识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割裂知识结构的同时,还破坏了各个单元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得课堂讲解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缺点,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还阻碍了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2)在往常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直接按照教材进行设计,很少将学生的生活案例融入其中,导致教学案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相符,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生活中,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流于形式。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一种体现,也是对课程标准的创新应用,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很多教材都具有新颖的编排结构,可以将不同知识点的分布与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理教学体系。对于相同知识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同版本的教材会选择不同区域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即使部分教材选择了同一区域,那么也会选择此区域的不同地点作为案例来引导教学。虽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形成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但是与初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相比,学生所构建的初中地理学习结构还不具备系统性特点,这也体现出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且缺乏综合性和整体性。

2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

2.1开展互动教学活动,树立学生地理观念

初中地理中核心素养培养应当以地理核心观作为前提。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知识记忆和刷题,忽视地理知识背后蕴藏的地理核心观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地理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看问题,深入思考和分析地理知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要深入发掘其中的地理核心观念,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发展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地理观和世界观。

2.2创设真实情境,激活综合思维

情境创设是如今教育教学环节中经常应用的手段之一,有着新颖有趣、形式多元的特点,其最为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对学生心理进行暗示,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情境教学除了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理念,还会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他们和教材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知晓这些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感知。最为关键的是,情境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后,再系统地展示答案,还能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甚至是发散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阶段综合思维的培养铺垫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情境创设方式的应用,达成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2.3突破重点难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重难点知识是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难度,如何突破单元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是教师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此时,可以将“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引入到单元教学设计中,这种方式能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直接,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时,首先应围绕教材单元知识明确各个课时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能够筛选出此单元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一层层剖析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几何地图”教学法突破难题。此单元涉及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等知识,每一个小节的重难点都不同,那么教师可以先明确出各个小节的重难点。比如“疆域”的重难点为: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人口”的重难点为:掌握我国人口政策及前后变化,分析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民族”的重难点为: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特点、分布特点,对民族政策进行认识与理解。认真分析上述重难点内容不难发现,三者之间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通过综合整理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与人口政策。

2.4以单元为依托,积极组织实践性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方向,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后,教师还需要根据核心问题,开展实践性探究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实现搜集、整理、分析、筛选、应用资料等一系列完整的自主学习流程,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高阶认知思维与地理实践力。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内容教学完毕后,组织学生搜集本地生产信息,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选择最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拟定一个促进其持续性发展的方案,以推动本地经济健康发展。

结语

地理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将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等内容进行整合,知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结合核心素养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多个层面优化和创新教学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正钰.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08):184.

[2] 李潞.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路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09):64-65.

[3] 张波丽.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1(09):193.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