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2023-04-20 03:26房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房明

【摘 要】智慧课堂是信息时代智能化教育与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课堂所带来的教学模式将会给教师、学生带来深刻的改变。偏远乡村小规模学校具有教师数量少、教师年龄大、学生数量少、教学班级不完整、师生信息素养低等特点。充分研究并利用智慧课堂,将有助于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均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关键词】乡村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4-082-02

乡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是指乡村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和部分完全小学。这类学校普遍具有学生总数不足100人、班级结构不完整、学校教师配置不足、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班师比不合理、教学课程不能开足开齐、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特点。乡村小规模学校一般在贫困偏远地区,在满足偏远乡村儿童就近入学、普及义务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安徽省已在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全覆盖,在2022年底实现了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全覆盖[1]。此举旨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为贫困地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提供平等、均衡的教学设备及学习平台,以提升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环境,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信息化改变,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与能力。因而,积极探索如何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将智慧课堂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让“教”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智慧课堂是以“云+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是以追求学生的人格成长完善、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所以,智慧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上都发生了变化。因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更应加强學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智慧课堂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首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积极转变思想,以观念转变为突破口,学习智慧课堂的理论,掌握新的教学艺术与方法,有效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求知,为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学习使用智慧课堂设备与软件,掌握智慧课堂中丰富实用的工具。要能够充分合理地使用平板电脑的互动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会依托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安徽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智慧、高效的课堂。再次,要学习智慧课堂的融合应用,实现教学方式变革,要懂得运用智慧课堂环境独特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创设教学情境,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过程,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感染、吸引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高效性。

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教学以信息化资源平台为依托,创建并完成教学流程,能够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和管理服务精准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少、学生少、教学资源少。教师常常跨年级、跨学科任教,日常教学模式单一;同时,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其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弱。智慧课堂可以全覆盖到每个班级,可以满足学生和教师一人一本(教师、学生平板),这就更有利于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创设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同时,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点评范围更广、评价反馈更及时,对他们开展个性化教学和管理服务更精准,因材施教也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

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教学,结合学校的实际,可以因地制宜地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推荐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三个教学阶段”和“五个教学步骤”组成的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即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闭环,“五步”即“高效预备、互动教学、训练反馈、个人评价、强化提升”五个步骤。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和学生可以高效预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将云平台资源、校本资源库、网络资源等导入进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备课效率。同时学生可通过学生端进行课前预习,丰富课前知识。在课堂上师生可以再通过智慧课堂进行互动教学、训练反馈、个人评价。教师利用教师端授课,进行教学演示,利用可视化形式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利用投票、抢答、选人、随机等多种互动形式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堂训练,利用平台实时产生的作业反馈数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而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因为班级人数少,可以开展精准评价,进行人人评价,让每个学生得到关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有针对性地补差补缺。在课后,教师利用智慧平台为学生推送作业内容或布置相应的任务,结合智慧环境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作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提升和发展。利用小规模学校的自身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智慧学习为目标,提高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潜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道德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突破。

区域联动,促进质量提升

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基本上只有一位教师,无法正常开展相关的同学科的集体教研活动,教师在智慧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困惑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阻碍了学校智慧课堂的应用。因此,教育部门可以以乡村小规模学校所在的乡镇学区为单位,由学区统筹规划,组织开展学区教研,通过加强校际交流和骨干教师培养,利用乡镇教育资源的优势,帮助提升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的应用水平与能力。

乡镇学区可以开展教学视导活动。选派有关学科骨干教师深入乡村小规模学校,针对智慧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了解小规模学校的授课教师在智慧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整个教学过程,如备课、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互动功能的应用,以及课后反思、学生个性化数据的收集等。从教学的细节入手,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授。也可以开展乡镇学区集体教学研讨活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可以同乡镇其他教师就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共同解决在智慧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能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并在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备课,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践,通过反思、完善,形成比较成熟的智慧课堂教学课例。此外,还可以开展学区集体教学观摩活动、智慧课堂教学公开课活动。通过实际教学活动的展示使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能够认识到智慧课堂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更有效地实现及时有效的学情反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借力智慧课堂的建设,加强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管理,提高教师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将促进小规模学校“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闫明圣. 基础教育阶段智慧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9).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寿县教育体育局

编   辑:徐靖程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