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2023-04-24 07:29谢文洁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运用策略幼儿园

谢文洁

摘 要:如今我国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多项教育责任,无论是幼儿智力的启迪,还是基础文化知识、思想意识的培养都是幼儿园教育的教学任务。而在这其中,信息化教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优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情境创设、互动教学、拓展教学等教学模式中,结合教学实际完成信息技术的整合,调动幼儿的思维,给幼儿带来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体验。这也是促进幼儿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价值;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084-03

信息化课堂是目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幼儿教师应该时刻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尤其是结合科技的发展,把更多新颖的教学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课堂中,这样幼儿园学前课堂才能成为高质量、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所以认清信息化课堂的构建价值,找到高质量的构建方法,是幼儿教师目前需要提升的板块。因此,幼儿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运用策略,用新颖的模式带动教学成绩的提高。从目前情况来讲,我国学前教育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尽管中小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学前教育范畴中,信息化课堂的质量并未达到预期。

1.幼儿园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信息化教学与常规教育方式不同,它能将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又可以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添加多媒体、微课等教育功能。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仔细的讲解时,难以将其中深层次的理论渗透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这一教学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刻板,幼儿无法灵活地掌握并运用这类知识。同时在对教师的知识进行问题提问时,小朋友也难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造成师生互动也相对平淡。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教育优势,将数字化信息资源呈现在语文课堂中,在遇到幼儿不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资源灵活地带领幼儿探讨这类问题,并将教育资源进行整理、编辑以及控制,科学且合理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改变。与此同时,现代教育需要包容和开放,拓展教学才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幼儿的教学活动需要开放和自由的空间,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及年龄特点。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学习参与度,融入自己的看法、思考。所以数字化资源与良好的师幼互动是信息化教学较为明显的一项教学优势,也是一种全新的辅助课堂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便捷的交互手段表达科学知识的含义,将以往静态的教学图片转化成为动态的资源视频,潜移默化地使幼儿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解决幼儿理解困难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学前教育活动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使教学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针对性。

2.幼儿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大多数小朋友都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如果课堂内容或者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那么幼儿的思维就会出现不集中的情况。同时幼儿在学习时,接受能力也不是很强,学前课堂的很多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幼儿来讲也颇具难度,并不能让快速吸收,所以如何提升教学趣味性,并且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是目前学前教育的创新方向。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教学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课件的应用,导致教师的主动地位逐渐被忽略。此外,很多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薄弱,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开发、设计能力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在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并未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与幼儿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导致不但未能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反而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绊脚石。目前来看,还存在一种情况,部分幼儿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态度以及责任心,在完成信息化教学的创设中,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借鉴、搬运一些现有的网络课件。这些网络课件有些是已经过时的课程内容,有些是与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盲目借鉴的教学效果也会降低。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用正确的态度对面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从教学实际出发完成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开发。信息技术展现的资源具有直观性和丰富性,这一特点表明信息技术展现的知识点易于接受,使幼儿能够快速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此外,信息技术还具有实用性,因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将信息技术模式落实到幼儿教学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3.幼儿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1)结合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实现综合能力锻炼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更新换代,为课堂带来了更先进的情境创设工具。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精彩纷呈的学前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学习和成长。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口头表达向幼儿传授知识,这对学习能力尚且较低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难理解的。幼儿学习效果不佳,其本质上的原因便是没有对情境进行细致观察。在我们周围世界存在许多美好且精彩的事物,幼儿教师应指导幼儿学会融入情境,发自内心地完成学习活动。在生动多样的情境氛围中,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投入,对合作互动情境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这樣才能实现情感的升华,使学习过程更具深度。以多媒体为例,多媒体的应用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具象化的知识讲解。通过声、像的结合展示,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见的事物,从而给幼儿带来更为全面化的知识讲解。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为孩子们展示世界的多元化,从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因此,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加多样的体验。举例来说,在阅读《大自然的伙伴》的时,文章主要内容是给幼儿介绍各种昆虫。昆虫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而且品种分布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幼儿在日常见到的昆虫种类比较有限,对一些稀有的昆虫或是不适宜在本地生活的昆虫了解甚少。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孩子们带来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通过图形和视频的形式,将各种各样的昆虫直观地展示给幼儿,并结合讲解进行教学。幼儿不但能看到不同昆虫的外形,也能听到不同昆虫的声音,比如蟋蟀的叫声、蜜蜂的嗡嗡声以及蝉鸣等,形成立体化的学习感受,对加强幼儿的学习印象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丰富多彩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拓展了学习的宽度,加深对昆虫种类的了解。接着可以结合互动问题,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互动表达能力。比如:“璐璐小朋友,请你形容一下小蜜蜂的样子。洋洋小朋友,请你说出画面上有几种昆虫。”幼儿在多媒体课堂中会跟随图画、情节的变化而不断转动脑筋,语言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学习的专注度较常规阅读也有明显提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包含情境创设、趣味教学活动等内容,可以将思维拓展、观察思考、语言组织能力锻炼等内容都融入幼儿园学前课堂中,形成体验式课堂的构建。基于生活化场景营造,改变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应重视突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幼儿当下的理解能力作为基础尽可能引入生活化的元素,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带给幼儿一定启发,唤起幼儿的生活记忆,正确认识所学的知识。同时对信息技术课件中的大量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好,由此幼儿更加积极学习、巩固信息资源中的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2)结合信息技术实现趣味数学教学

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的为教学基础是建立学前教育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幼儿各项技能的前提。幼儿数学虽然简单,但对教学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想方设法把教学过程直观化,让幼儿快速地掌握初步的数学能力,并汲取更多的营养。想要让幼儿对趣味化的情境,或者教学资源感兴趣,教师就要提高教学素材,调动幼儿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师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入手,首先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题目分析中。再结合信息化的教学素材,帮助幼儿逐步实现深度学习。信息化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幼儿园教学来讲大有裨益,能促进幼儿思维发散。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需求,把教学主题与素材开发进行高质量融合。这样幼儿的学习思路变得更加灵活,数学视野也得到拓展,同时幼儿也能带着兴趣走入学前课堂,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视频、网络资源等构建课堂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把幼儿的思维牢牢吸引到课堂上,幼儿的专注度更高。举例来说,在幼儿园的简单计算课程中,教师展示动态信息图像,在这段图像中包含了10个玩具车、10个洋娃娃、3个文具盒。教师要利用画面变化从浅到深一步步引导幼儿进行计算。首先指导幼儿跟随画面计算:“冰冰的生日聚会画面中有几个玩具车,几个洋娃娃?”幼儿认真数了一下后回答:“有10个玩具车和10个洋娃娃,还有3个文具盒。”接着引出计算题目:冰冰妈妈带走了几个玩具车,又带来了几个文具盒。幼儿立刻就被吸引住,纷纷全力以赴开始计算,比如小明同学抢答道:“现在画册上还剩下7个玩具车,那么10-7=3,冰冰妈妈带走了3个玩具车。”小红同学抢答道:“画册上有5个文具盒,那么5-3=2,冰冰妈妈带来了两个文具盒。”直观的画面对幼儿计算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学习,很多幼儿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想多上一会课。教师为幼儿做出指导,帮助幼儿们根据画面的改变一点一点掌握计算技巧,并享受成功完成计算任务的喜悦,从而在幼儿身上体现出生命的活力,让幼儿能够自由、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3)结合信息技术演示实验,构建互动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能提供常规科学活动中难以提供的实验观察内容。在幼儿园阶段课堂中,教师有必要让幼儿在课前便对接下来所要讲解的内容产生好奇和期待,这样能有效提升幼儿在学习过程的专注度,使幼儿能够增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对建立趣味演示实验重视起来,现场演示法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准备好充足的实验演示材料,并当着幼儿的面进行实验演示,幼儿能够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过程和结果。教师要为幼儿设置多样化的演示教学实验内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根据教学内容确立相关的实验主题。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通过生活实验演示的構建,让幼儿能敞开心扉地接受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在遇到困难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对幼儿的思维引导,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发挥出信息技术演示实验的价值,并通过互动对幼儿的学习进度了如指掌,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应精心选取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控制资源渗透的程度,并严格把控知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例如,种植区域活动的很多现象或者实践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要长久关注。但幼儿对学习或者实践内容的新鲜感很难保持,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下降。信息技术就可以提供实验视频,能够将几天才能完成的实验,以几分钟的视频进行展示,能够有效提升实验过程的高效性。然后融入有效的问题:“你们知道怎样播种吗?”或者“不同植物浇水量有什么区别呢?”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活力,领悟基础种植课程的知识。然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种植活动,包括挖土,埋下种子,然后给植物浇水,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把植物放到合适的位置,传授幼儿种植的小技巧,调动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科技教学模式的一种体现,为幼儿教师和幼儿提供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课堂模式,也促进了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幼儿教师要了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目标与原则,发挥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幼儿园课堂上的作用,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精心创设好教学步骤,让幼儿处在兴奋的学习状态,为幼儿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便于幼儿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拓展教学宽度,提升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完成高效课堂的教学创设。

参考文献

[1]王桂群.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考试周刊,2022(36).

[2]王静.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2(17).

[3]胡敏.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教育增添新的活力[J].读与写,2022(33).

[4]冯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9).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运用策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