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3-05-30 04:29谢翠兰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谢翠兰

[摘  要] 如果学生在面对知识学习、数学问题和现实世界的时候,能够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来观察、思考并描述,那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当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起来,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点内涵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培养数学的眼光、让学生养成数学的思维、让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数学的语言. 这些目标的实现,才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追求.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如果以动态的眼光看高效课堂,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教学理念背景之下,高效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概念,而在不同的理念之下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建构起关于高效课堂的新的理解,也就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任务之一.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最大的理论背景无疑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也一定是高效课堂应有的含义. 只不过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又不可能那么简单,因为核心素养的落地只不过是最终目标,其中还涉及具体的教学过程,能否让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协同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宽阔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追求核心素养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地,又如何与传统数学教学中对数学知识学习与运用的重视协调起来,这也是日常教学研究所要关注的内容. 更何况一线教师还特别重视先进教育理念的“可操作性”,如何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走进课堂的教学行为,同样也是高效课堂应当研究的内容. 所以总体而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进行最基本的理论理解与建构,需要在课堂上积累教学案例,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同时也需要教师面向自己学习过的理论与实践过的课堂进行反思. 只有将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探究以及对实践的反思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营造一个符合自己教学习惯的高效课堂. 结合这样的认识笔者以“圆的对称性”的教学为例,谈谈一些想法与做法.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

课堂的理论建构

我们常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所谓主阵地,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在于课堂. 或者说,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以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论建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结合在一起,产生对于高效课堂新的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当中,总结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 其中,在课程性质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这两部分,有着相对详细的描述. 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提到:数学是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这里所说的抽象、推理、模型构建等,都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而在学科核心素养当中,又进一步明确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应当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样的阐述别具一格,既能够反映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又能让解读者易于理解. 分析这三点内涵的表述,可以发现强调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以及数学的语言,追求的目标则是“会用”,而三者所作用的对象则是“现实世界”. 结合这样的认识再去看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应当有两个判断依据: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能否顺利落实. 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没有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现代意义上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问题解决以及面对现实世界时的体现.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如果学生在面对知识学习、数学问题和现实世界的时候,能够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来观察、思考并描述,那这樣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

课堂的实践解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普遍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效课堂,理解起来并不复杂,无非是将数学知识目标、思想方法目标以及核心素养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判断是否达成. 如果达成了,就可以认为是高效课堂,反之则不是高效课堂.

九年级上册中“圆的对称性”是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的知识点,在教学这一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知道圆心就是圆的对称中心,是最基本的知识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中,当只追求知识目标的时候,学生掌握了这样的结论,相应的课堂就能够称之为高效课堂;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高效课堂的内涵自然会得到丰富,而结合上面的分析,本内容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进一步优化.

在课堂引入的时候,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相对于其他的图形而言,你觉得圆这个图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之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考虑到教材上的设计,直接给定的是类似于“轮子绕固定轴旋转”的实例,让学生根据“轮子不论转到什么位置,都与初始位置重合”,去得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结论. 这样的设计有其好处,那就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比较顺利,学生容易迅速形成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 而笔者所设计的问题,则更多的带有“迂回”的意味. 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大脑当中必然会出现圆这一表象,同时还会去思考“其他图形”通常是指哪些图形. 相对于教材设计而言,这样的设计也就让学生多了思考的机会,学生会在大脑当中对自己熟悉的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比较. 这一比较过程又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比较的过程当中尽管维度较多,但是最令他们注意的,仍然是图形的对称性. 学生会发现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用学生的话说是“无论怎样对折,无论怎样旋转,都能够重合”. 很显然,除了圆之外的其他的图形要想具有这样的特征,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上述阐述,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的得出,学生的思维量是非常大的:他们会将自己大脑中的几何图形表象都调出来,然后进行比较;由于判断的目标是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因此在大脑当中将这些图形的表象进行对折或旋转,然后结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所有这些努力,都涉及数学眼光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养成,而最终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结论时,本质上又是对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过程可以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样的课堂也就可以看作是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

课堂的回顾展望

文章一开始就指出,不同的教学理念背景下,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当前引领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最大的教学理念,就是核心素养,而根据课程标准所界定的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成为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

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相对于传统的高效课堂而言,是对于完善教学理念一次重要的丰富与突破,而展望将来的初中数学教学,笔者认为一定会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一定能够将教学的重心真正落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来.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从外部条件来看,这一过程与人才选拔的评价机制有关,一线教师往往难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不必在外部条件上施力. 一线教师真正能够改变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满足应试需要的同时,又不局限于应试教育,而是能够有所突破,比如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点内涵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这些目标的实现,才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追求,也只有实现了这些目标的课堂,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通过对高效课堂的回顾与展望,可以发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还有着很大的优化空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