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体育课堂“五化”教学

2023-05-30 13:44王满意何鲁伟
体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五化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王满意 何鲁伟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存在的“浅表化”“形式化”“程序化”现象,运用深度教学的理论,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中从教学目标设定的最近发展区化、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化、教学方法策略的结构化、教学效果表现性评价化以及教学达成保障的体能化“五化”实施具体教学,以期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深度教学;核心素养;五化;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3-0013-03

在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注重落实核心素养成了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教学从注重知识点、单一技术等理解和掌握,全面转向促进知识建构、面向问题解决、应用迁移等,旨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必备行为品格、关键能力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变革,继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当前高中体育选项课堂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一节课教一个单一技术动作、重复简单化练习、学用不一致等“形式化”“浅表化”“程序化”现象。重知识、技术传授,忽视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体育深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深度学习,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深度教学内涵探析

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1]。而深度教学则是超越工具化、浅表化教学的一种体验性、理解性教学,其通过知识的内在结构,经过完整深刻的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合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实践体系的理解和掌握[2],继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养成。

基于深度教学理论下的体育深度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突破与超越,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的积极回应。所谓体育深度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创设一定的体育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体育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及意义领域的学习,让学生深度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深度体验及知识内化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3]。

(一)体育深度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主导性

体育深度教学需要体育教师改变过去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主要起到主导性、引领性、协助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结构、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创设学练情境等,提升对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

(二)体育深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的高投入性

高投入性是体育深度教学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学生的全身心、积极的高度投入就难以发生深度的体育学习。实现学生的高投入,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教学中积极创设真实的运动情境、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倡导高阶思维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动性。

(三)体育深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维体验性

体育深度教学强调学习的浸润性和层进性,直抵体育学科本质,实现其过程价值和育人意义,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体育多维学习过程和体验构建。例如體育教学活动中胜负关系、合作竞争、规则意识、人际沟通等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身体体验,还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性体验。

(四)体育深度教学中学生的迁移应用性

迁移应用性即是学生将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的能力。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能力和素养,通过重组、整合、转换等形式内化形成适合自身运用的形式,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流动生成”和“意义增值”,达到学用一致化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4]。

二、深度教学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五化”教学——以“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运用”教学为例

基于深度教学的理念,探析体育深度教学的内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注重教学目标设定的最近发展区化、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化、教学方法策略的结构化、教学效果表现性评价化、教学达成保障的体能化,实现“五化”的并举与融合,落实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实施了相应的专项选项课教学。笔者通过高中二年级男生篮球选项模块四“交叉步持球突破”小单元第3课时“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运用”开展实践教学。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最近发展区化

维果茨基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在现有水平与较高的未来水平之间,形成一个发展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图1)。这个区域正是教师教授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的区域,也就是学生以主体的方式从事学生活动获得发展的区域。体育深度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为实现教学目标设定的“最近发展区化”,需要体育教师明确学生“现在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什么样的活动”,同时还必须明确学生即将达到的水平。

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运用教学中,在课前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了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的把握;同时结合小单元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情况。在掌握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后,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图2)。

(二)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化

体育教学只有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转化成技能,且形成高阶体育能力用于解决复杂的真实运动和现实生活的问题,才能升华为体育核心素养。因此实现体育深度教学必须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属性和特点,创设真实运动情境,特别是注重创设“问题任务”驱动、“组合练习”情境、“真实比赛”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度参与、深层理解和深刻感悟,培养学生的体育关键能力。

本课的教学注重学生体会在真实情景中的学练,打破原有表层教学的一节课教授一个技术的桎枯,甚至出现个别同学会篮球单个技术动作却不会打篮球的现象。

1.创设“问题任务”驱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笔者在“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运用”的课例中以“问题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出如何提高持球突破的成功率,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尝试探究交叉步持球突破与“运”“投”“传”等技术的组合。

2.创设“组合练习”情境,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交叉步持球突破在实际应用中一定是在有防守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本课中笔者注重由易至难地创设了三种“无防守—消极防守—积极防守”的情景,同时在不同情境下创设了“传接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交叉步持球突破+行进间投篮”组合练习。通过各种真实情境下的组合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继而为实现“会打比赛”的目标做关键能力的储备。

3.创设“真实比赛”情境,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体育教学中要创设“真实比赛”情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比赛规则的限制,创设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比赛规则,使得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实现喜欢上体育课。例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在小组形式的组合练习的基础上,实施小组间的半场3v3比赛练习。为有效提升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练习的运用改变了半场3v3比赛规则,如要求进攻队伍在进攻时,必须进行3次以上的传接球或多人多次运球,出现“传接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传接球+交叉步传接球突破+行进间投篮”等组合动作得分翻倍。这种比赛练习方式不仅强化了交叉步持球突破组合练习在真实情景下的运用,更有助于学生团队配合、体育品德及篮球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教学方法策略的结构化

教学中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是零散的、碎片式的,而是有逻辑、有结构、有体系的。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完整的体育运动项目可视为结构体,各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是运动项目结构化的基础,各技术动作的组合及规则运用是教学结构化的过程。体育教学中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层次性以及学用一致性。特别是高中体育实施选项化模块教学更需注重每个模块教学的关联性、连贯性,每个模块内小单元教学内容“技术、方法、运用”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策略的递进性和结构化,从而实现教学的结构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结构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在比赛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感悟运动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各项练习方法的设定均注重其结构化的关系,强调练习方法策略的“叠加性”和“递进性”(图3)。首先,在教授“传接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传接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行进间投篮”组合动作中旨在让学生掌握动作衔接的时机以及协调配合,运用了特定区域和自由区域的两种方法策略。特定区域的组合衔接旨在强化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由区域的练习旨在解决时机的把握与协调配合的关系,两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叠加”和“递进”。其次,在特定情境下运用了消极防守和积极防守下的“2(进攻)v1(防守)”不仅强化组合练习的正确运用,更体现了消极防守和积极防守练习方法的“递进”。最后,在积极防守下的“2(进攻)v1(防守)”过渡3v3比赛也是其教学方法策略的“递进”和结构化体现。

(四)教学效果的表现性评价化

体育深度教学更加关注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偏重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体育品德和技能運用的效果,具有“浅表性”“被动性”。体育深度教学注重表现性评价即从学生学习效果入手,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和情感变化,如技能表现、情感变化、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通过现代技术设备记录教学过程,课上学生自评、互评,课后观察研讨,继而形成学生综合评价。基于创设真实运动情境下的教学表现性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阶体育能力以及“运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本课教学中笔者通过全程录像、课中观察、自评、组内评价等形式,依据《课程标准》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技能表现、体能、团队合作、规则遵守等八个方面形成表现性评价(图4)。通过每节课的表现性评价,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现状,继而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表现性评价化的运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指导性。

(五)教学达成保障的体能化

体育深度教学必须建立在体能增长的基础上,强化体能“课课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固有状态,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有利于夯实体育技能的增长,从而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体育品德的发展。体育深度教学下的体能化有别于技术主义取向的体能课堂,更注重体能练习的实效性和丰富性。

例如在本课例中笔者运用了Tabata高强度间歇训练进行体能“课课练”,不仅丰富了体能练习手段,更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本次练习分为四个站点,每个站点一组学生,且每个站点有两个练习内容,各组学生在20秒内完成一个练习内容后休息10秒轮换站点,如此循环,每组共完成8项练习内容(图5)。

三、结语

高中体育选项课堂中“五化”教学是基于体育深度教学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对于突破当前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浅层化”“形式化”“学用不一致化”等现象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将“五化”割裂开,需进一步保持“五化”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真正转向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实现“育体”转向全面“育人”的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6).

[3]罗伟柱.邓星华.体育深度教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应然进路[J].体育学刊,2020,27(02).

[4]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1.

猜你喜欢
五化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