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3-06-08 08:48刘祥虎
求知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普遍认为非常重要却比较难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存在无从下笔、条理不清、言之无物、记“流水账”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辅助写作教学。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可视化呈现,使学生充分利用大脑的机能,发散思维,使写作过程更顺利。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文章结构;细节描写;写作评价

作者简介:刘祥虎(1975—),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通和小学。

思维导图是反映思维过程的图示工具,它能够依照人的思维逻辑,通过一些关键词,将整个思维过程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思维认知的整体过程。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影响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1]。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由于其知识积累和思维逻辑有差异,因此得到的思维导图也是不同的。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对教学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思路;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较大的价值,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

(一)小学生写作的现状

1.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第一,中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到了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思维也会更加发散。

第二,新课标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能够写几句流畅、完整的话,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把记忆深刻的事情写得生动具体,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内容不但要具体生动,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更要根据习作内容进行分段叙述。可见,小学阶段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的,所有学段的要求都是环环相扣的。

2.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缺乏条理性。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列提纲,通常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因此常常会出现文章条理不清的问题,前后缺乏逻辑关联性。

第二,言之无物。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对不足,生活阅历也比较少,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常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写作不具体、不详细,言之无物。

第三,记“流水账”。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非常容易将作文写成“流水账”,比如,在“快乐的假期”主题的写作中,学生平铺直叙自己的假期生活,而且出现“凑字数”的情况。

(二)思维导图对于小学语文写作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写作的技巧并不是最关键的,素材的积累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思维能力的支撑,写作便难以成功。而思维导图能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对于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

第一,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小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枯燥、无趣,而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接触到这种有着直观布局以及鲜艳色彩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任意形式的思维导图,这种自由的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沉闷的课堂。

第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初步接触写作,缺乏整体构思能力,又不喜欢列提纲,所以写作思路常常会混乱,前后缺乏逻辑关联。而利用思维导图,则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之前对要写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从而理清写作思路。

第三,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问题,这是由于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不足,写作容易局限在同一个模式之中[3]。比如,在主題为“妈妈”的写作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妈妈的外貌的描写都是雷同的。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打破思维定式,写出独特性。

第四,思维导图能够丰富学生写作内容。前面我们提到,学生的写作常常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问题,而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围绕关键词进行联想,能够获得更丰富的相关素材(如细节、事例等),从而充实写作内容,使自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同时也避免了记“流水账”。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的策略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师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了解学生学情,制订分级目标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于学生学情缺乏清晰的了解,因此在组织开展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无法使写作的主题、目标更清晰,更贴近学生学情。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来了解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以及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写作计划和分级目标。

举例来说,在主题为“我的动物朋友”的作文训练过程中,为了掌握学生对于动物习性的了解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有的学生家里饲养了小动物,因此对于动物的外形、习性、特征等有很多的了解,这些了解就属于直接经验;而有的学生很少接触动物,对动物的了解局限于书里认识到的、别人口中听到的,也就是间接经验。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即对于动物的不同认识,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写作目标。

(二)理清层级关系,把握习作结构

思维导图是能使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能够围绕中心主题来进行想象、联想,通过关键词不断地向四周发散,衍生出二级分支,又可以根据二级分支进一步联想、思考,来引出下一级分支。这每一级分支,对应到文章中,都是文章的一个层次结构[4]。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理清层级关系,进而确定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举例来说,在主题为“我的自画像”的写作训练中,学生非常容易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且不断地进行延伸、分层。比如,以“我的自画像”为中心,可以延伸出“我的外貌”“我的性格”“我的爱好”等关于“我”的不同方面的介绍。而“我的外貌”“我的性格”“我的爱好”则可以作为二级分支,进一步向外扩展。例如“我的外貌”又可以分为“我的面部素描”和“我的身材介绍”;“我的性格”也可以延伸出“乐于助人”“外冷内热”“沉着稳重”;“我的爱好”可以延伸出“唱歌”“跳舞”“弹钢琴”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结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下来。同时,在不断地进行分支的增加和内容的扩充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条理更清晰,写作内容也会更加具体。

(三)补充分支内容,增加细节描写

小学生在写作中常会出现言之无物、无话可说、“假大空”等情况,往往是因为学生对于细节的把握不足,难以将文章写得血肉丰满、生动具体。为此,教师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分支内容,让学生在习作中增加更多的细节描写。

举例来说,在写一个具体的人物(如老师、父母、同学)的时候,学生容易写得千篇一律,或者写得非常空洞,缺乏细节。那么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丰富和补充分支的内容,从而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回忆,使他们能够想到关于这个人物更多的事件、细节。有的学生写奶奶,写到了奶奶的特点之一是“抠门”,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对“抠门”这一分支进行丰富和补充,比如:为什么说奶奶“抠门”?你认为奶奶“抠门”是因为什么?在“抠门”事件发生的时候,奶奶有着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有可能存在哪些心理活动?奶奶的“抠门”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别人?你认为奶奶“抠门”的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如此,针对一个“抠门”的描述,学生在思维导图上进行了不断的丰富、补充和挖掘,能够在习作中写得更生动、更具体,细节描写也会更到位。

(四)不断深入挖掘,提升文章立意

纵观小学生的作文,我們可以发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是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认知经验不足;二是学生在写作中浅尝辄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挖掘。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分支都进行详细的分析、思考、挖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把文章写得更真实、更丰富、更生动、更具体,而且更有深度。

仍以上文中所举例子来分析,当学生写到奶奶“抠门”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回忆奶奶“抠门”的表现,思考奶奶为什么“抠门”。起初学生写奶奶“抠门”可能只是一种调侃,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不断地深入挖掘,学生会发现,奶奶的“抠门”是节约、不浪费的表现,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大大提升。

(五)注重写作评改,丰富评改形式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评改是一大构成部分,但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评改局限于“学生写,教师评”的模式,甚至有的语文教师由于兼任班主任等职务,工作繁忙,给学生的习作评语只是简单地写一个“已阅”[5],这样对于维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如果将学生作文逐一进行详细的批改,对于教师来说任务也是比较重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丰富评改的形式。

第一,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点评。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更成熟、更高效,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之前,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如果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得比较完整、细腻,层次清晰,主题明确,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继续进行写作。如果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存在着欠缺,比如分支过少、分支混乱、内容离题等,教师则可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按照修改后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会更加高效,教师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减少。

第二,学生写作,同伴以思维导图互评。为了使学生提高写作、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作完成之后,与同伴(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组内同学)进行互评。在互评时,学生需要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将习作中的优势、缺点、可以改进的地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被评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如此,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评价者的思维水平,节约教师的评改时间,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以“推荐一本书”的习作为例,教师采用了同伴以思维导图互评的评改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作文,给他们5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他人的文章,在阅读完之后,再给5分钟的时间,让评价者绘制习作评价思维导图。在绘制评价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评价者回顾了被评者的习作,指出了其中的优点和缺点,还提出了修改的意见。例如,A同学在评价B同学的习作时,运用简单的“括号图”这一思维导图形式进行了点评。在括号图中,A同学提出B同学习作的优点是“扣题”“写出了推荐的书的基本信息”“用了很多名人名言”“能激起他人看这本书的兴趣”,缺点是“语句啰嗦”“有错别字”,修改建议是“重新念一遍,修改啰嗦的语句和五个错别字”。不仅如此,A同学还提出了这篇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启示:“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其实,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评价者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便是重新审视本次写作的一个过程,更是他们学会扬长避短、克服不足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总结

为了更好地在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本文从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的必要性入手,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的策略。小学生接触写作时间比较短,在写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有着莫大的关联。思维导图能模拟大脑发散思维,架起主观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桥梁,因此,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弥补学生在思维方面的不足,解决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6]。其实,不仅是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在阅读、诗词教学中,思维导图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庄艺芸.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39-40.

韩翠侠.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1(35):34-35.

濮忠良.依托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8):47-48.

曹鑫丽.以导图为支架,以想象为翅膀: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合理构建[J].新作文,2021(21):4-5.

宫梦洁.思维导图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写作评改活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1.

张娜.“思维导图+微课”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6):67-68.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