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学衔接 成就美好童年

2023-07-02 23:08张艺园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摘要】目前,仍有一部分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儿童无法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状态。文章在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幼儿园、小学及教师三方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小衔接;儿童视角

作者简介:张艺园(1993—),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高新区茗景苑幼儿园。

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这份文件明确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的教育目标,并说明了衔接的重点任务,对幼儿园及小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本质上看,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减轻儿童的学习压力,推动教育向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因为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与学习习惯,可以让儿童更加顺利地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能减少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压力,落实“双减”政策。

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应当意识到,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教师单方面的教育任务,教师还需要联合附近小学的教师,一同商量衔接教学的方案,积极应对、大胆实践、双向调整,做到科学、有效衔接幼小教育。

一、重视自我提升和相互沟通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尝试

要做到切实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摒弃以往不注重衔接教育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利用教学之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尝试,找到合适的幼小衔接路径[1]。

經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还有部分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了解不够全面,认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截然不同,小学教师只需要指导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割裂的教育会让他们难以顺利地适应新生活。要改变这部分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识,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邀请小学教师走进幼儿园,与幼儿教师共同学习《指导意见》,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再与幼儿教师共同讨论教育方案;另一方面,小学也可以邀请幼儿园教师来校分享自己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经验和成果,让小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二)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共同优化沟通渠道

在优化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信息互通尤其重要。因此,要切实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及小学还应该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联合教研活动、读书活动等,让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及小学还应当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小学,与儿童家长面对面沟通,鼓励家长与教师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在适应新环境阶段存在的问题,商量如何更加高效地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这样的沟通、交流活动,可以让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力量汇集在一起,让幼小衔接教育的辐射范围更大。

二、从儿童的角度开展衔接教育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从儿童的视角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是科学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前提[2]。

为了解儿童的需要,幼儿园教师可以围绕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儿童心目中的小学生活等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或者制作一份调查问卷,让儿童在课堂上回答。当然,为了确保儿童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和儿童平等对话,切实了解儿童对于衔接教育的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儿童心目中的小学生活等内容设计游戏,鼓励儿童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说明自己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在了解幼儿的需要后,教师应当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主动与附近小学的一年级教师沟通、交流,商量如何据此调整衔接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此外,由于幼儿园儿童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小学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他们有可能无法全面地认识自己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现幼儿的需求,帮助幼儿更加具体地认识小学的学习、生活,笔者认为,教师还需要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小学学习、生活的节奏。然而,有些幼儿园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设计体验活动,一厢情愿地设计了小学体验区,让儿童一头雾水地完成每天背书包上学等任务。要真正从儿童视角设计体验活动,幼儿园教师需要先让儿童对小学生活产生期待,并认真讲解每一项体验活动的意义,然后鼓励儿童跟着教师一起尝试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儿童顺利进入新的学习状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开设针对家长的幼小衔接讲座,与家长携手打造良好的衔接环境。

当然小学教师也应注重刚进入小学的儿童的心理需求,通过举办一系列与幼儿园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发现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共同点,减少儿童的陌生感,减轻儿童的学习、生活压力,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具体来说,小学教师可以邀请附近幼儿园的教师来到小学与新生一起做游戏,也可以与幼儿园教师共同讲解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儿童适应新生活。

三、重视教学的过渡性和连续性

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教师还要深刻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过渡性和连续性,了解该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并据此设计更加高效、科学的衔接教学方案,帮助儿童自然地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状态。

(一)搭建联合教研平台

搭建联合教研平台,可以让幼儿教师了解儿童今后的学习内容、让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避免幼小衔接教育脱节。要搭建联合教研平台,幼儿园和小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可根据当地的入学政策,建立“点对点”或“多对点”的联合教研机制,确保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联合教研成果生效。当然,在建立联合教研机制时,幼儿园和小学也应与儿童家长联系,并鼓励教师及时与儿童家长交流最新的教研成果,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幼小衔接教育生效。

2.组织联合教研活动

为确保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切实理解《指导意见》的内容,幼儿园和小学的教研组还应组织共同学习《指导意见》的活动,找到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目标的共同点,思考如何有效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此外,幼儿园还应引导幼儿园教师思考如何让儿童对小学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等问题;小学则应鼓励小学一年级教师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实现科学过渡、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

另外,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组织联合教研活动时,组织者可以建议教师每次研讨只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研讨。与此同时,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联合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还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修改研讨形式,比如要组织教师研讨难度较低的幼小衔接问题时,可以鼓励教师进行线上研讨。

3.组织观摩活动

为了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以互相借鉴、共同学习的态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幼儿园及小学还可以适时组织观摩活动,让教师切身感受幼儿园和小学的联系与区别,从具体的儿童生活场景找到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有幼儿园教师旁听小学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刚进入小学时,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下午上课容易犯困等问题。回到幼儿园后,这些教师延长了准备升学的儿童的集体活动时间,并适当减少了他们的午睡时间。也有小学教师在观摩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过程中,了解了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回到小学后,这些教师积极地改变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二)优化课程内容,减轻儿童负担

为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教师还应做到不设置额外的衔接课程,不给儿童增负。为此,小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一年级课堂向幼儿园靠拢,幼儿园教师则应避免教授过多内容,尽量让儿童以游戏的方式接受衔接教育,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关键[3]。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参考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准备一系列好玩、有趣的学习道具,以便儿童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相应地,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引导儿童整理自己刚刚使用的玩具、材料,让幼儿养成自主整理的好习惯,这可以为儿童此后适应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当然,在开展衔接教育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也不能盲目开展游戏活动。一方面,小学教师需要寻找与教学内容、儿童实际生活具有较大关联的游戏活动,并在组织游戏活动后,及时引导儿童总结自己的收获,帮助儿童顺利成长;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则要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应当着重挖掘具有教育意义且儿童喜爱的游戏,确保游戏活动有明确的目标。

(三)优化学习环境,让儿童顺利接受新生活

在鼓励教师改变教学形式、内容的同时,幼儿园及小学还应重视优化校园环境,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活的变化。

比如,小学可以尝试增强室内外环境的互动性,在户外和走廊增设体育设备和“交流墙”等,让儿童发挥想象力与环境互动,在小学学得开心。

与此同时,幼儿园则可以在大班增设整理课程,鼓励儿童学着整理自己的档案、记笔记。另外,由于在小学生活中课程表十分重要,幼儿教师可以逐渐将课程表融入儿童的幼儿园生活,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为使得儿童较好地适应课程表,幼儿教师可以将课程表中的文字替换为小图标,然后把墙上的一日活动作息表替换为课程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即将伴随自己小学生活的课程表,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制订假期安排表”“小学科目知多少”等活动,引导儿童畅想小学生活。

结语

从长远的角度看,幼小衔接教育可以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要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共同担负责任,通过组织研讨活动、优化课程内容、优化校园环境等举措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儿童的成长。笔者相信,尽管在尝试衔接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但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研讨,会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儿童也可以由此收获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彭秀娟.独辟蹊径 探索幼小衔接的发展之路[J].遼宁教育,2012(3):5-7.

[2]杨慧垚,李玉杰.日本幼小一贯教育改革对我国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22(3):89-93.

[3]宋婕.双向链接视角下园:校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2022(14):74.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