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成为语文课堂常态

2023-07-06 07:21罗小红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罗小红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初中语文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并且容易接受的动力阅读、快乐阅读、深度阅读,项目化驱动的方式是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三峡》的项目化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展示活动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具体诠释语文项目化学习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一、设计背景

《三峡》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散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郦道元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文章虽只有几百字,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包罗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令人叹为观止。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只在于建构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核心素养第四层级要求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意味着教师应让学生对学会、弄懂的知识进行活动体验,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而项目化学习就是活动体验的主要方式。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解决“文”和“言”的问题。“言”的问题一般容易解决,而“文”的问题则常常被教师忽视。久而久之,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缺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总目标就会落空。其中,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培养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因此,让学生站在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上,做有根的人,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基于此,笔者从文本出发,设计一系列感悟文本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感知与发现,鉴赏祖国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卷。

二、设计思路

本篇写景文言散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以四时描写为线索,以景物特点为内容,以描写手法为导向,设置项目化学习目标。一是“三峡百年”:根据《三峡》文章,描绘一幅绘画作品,再现作品情境。二是“文说三峡”:分析《三峡》中作者的描写手法,运用文中描写手法,设计一段介绍三峡景色的导游词。三是“三峡之于我”:表达自己对《三峡》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行探索文中的景物特点与描写手法;自行理解文章,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最终完成绘画和导游词等项目学习任务。绘画作品不追求“形似”,但求“神似”;不要求“达物”,只求“传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海报中融入对三峡美景的情感,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

三、具体设计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项目化学习法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掌握文章内容,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了解文中所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细读文章,把握文章脉络,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见图1)。

3.合作交流,提升审美品位。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把握三峡景色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难点

体会、品味作者语言之精妙,提高文学鉴赏品位

(五)教学过程

1.以情入景,引入新课

(1)播放《三峡归来》宣传片,让学生对三峡的自然風光有大致了解。

(2)朗诵余秋雨先生的《三峡》,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三峡的美丽世界。

【设计意图】互动式的导入过程,意在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激发自豪感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策略】“以情入景”,让学生对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大致的了解,“眼见为实”的三峡壮美风光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三读文章,把握脉络

(1)朗读,读出韵味;

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并标注文中的重点字词。

(2)默读,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3)吟读,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诵读课文,层层递进,逐步厘清文章脉络,为之后项目的完成做好铺垫。

【教学策略】教师范读,带领学生三读文章,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和问题阅读,深度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3.精准引导,提出项目

立足项目化学习目标,针对项目最终需要达成的教育效果,在学生深度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

《三峡归来》主题海报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内容:

(1)三峡百年:根据《三峡》文章,描绘一幅绘画作品,再现作品情境;

(2)文说三峡:分析《三峡》中作者的描写手法,运用文中描写手法,设计一段介绍三峡景色的导游词;

(3)三峡之于我:表达自己对《三峡》的感受。

可设计以下表格,完成项目计划(见表1、表2)。

【设计意图】明确项目内容,给学生提供正确理解和解析文章的方向。

【教学策略】明确项目内容,确保学生理解项目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项目。

4.自主协作,具体实施

在确定项目目标和具体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根据表格,完成项目学习。在学生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具体地理解文章,从而更好地完成项目内容。

【预设问题】

师:若是根据文中内容作画,你们想画哪些场景?

生:壮美的山川。

师:你们会依据文中的哪些描写来画?

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师:根据“七百里”“隐天蔽日”“不见曦月”这几个词,你认为你画的山应该有哪些特点?

生:“七百里”可以说明三峡的山非常长,“隐天蔽日”和“不见曦月”可以说明三峡的山非常高。

师:作者仅仅用150字就将三峡风光描绘得出神入化,语言之美令人称奇,请同学们找找,文章的语言美在何处?妙在何处?

生:文章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山峰高耸连绵之势,令人称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理解和分析文章并将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归类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结构有更清晰和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更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文章,很难做到完全理解,教師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5.展示成果,修正完善

在所有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请全班学生利用表3和表4为班级同学的作品评分。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之后,全班学生可以根据项目评分标准,评选出班级内最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整,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选,可以直接检验项目的完成情况,有助于学生及时反思和修改。

【教学策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评选的过程中应明确评选方向,对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和失误的地方及时予以指正。

四、课后反思

项目化学习的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属于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乐于细读《三峡》,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文章。此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将教材的知识内化吸收,提高理解能力。与此同时,项目化学习的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比如,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较弱,难以完成阅读学习项目;项目评分没有特定标准,很难做到“公平”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仍需调整策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匡曼曼. 自读课教学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策略:以教学《雨的四季》设计主题书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17).

[2]冯霞. 创设研学主题,写出游记品质:以“参观张溥故居”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2021(6).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