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劳动校本课程实践

2023-07-17 04:14周敏
江苏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需要研究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结合自身实际,把劳动课程纳入学校高水平育人体系中,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目标,开发适度合理、优质有效的校本劳动课程,研制适合各年级的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实现劳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与综合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2-0011-04

【作者简介】周敏,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江苏苏州,215121)教师,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通过劳动课程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在新课标背景下,笔者和团队就培养学生劳动素养进行了校本化实践和探索,并形成了以下经验。

一、顶层设计,部门联动,系统构建课程目标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托课程。劳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进行科学有效的顶层架构与整体规划。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我校劳动课程由德育处和教导处双线并进实施,两个部门的职责要求不同,德育处、少先队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导处则侧重学科教学建设、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等。两部门和劳动教师通力合作,系统构建劳动课程校本目标,设计了“劳动教育任务清单”(见14页表1),以任务清单的形式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不同时段不同场域谁来实施,教师、家长、学生均一目了然。学校部门之间按照任务清单通力合作,规范执行,就能达成目标。

在认真落实“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的同时,学校对劳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四大核心素养,制定了“新时代学生劳动素养发展进阶目标任务表”(见14页表2)。

制定进阶式劳动素养发展目标,能让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通过劳动实践获得劳动价值体验,在课堂学习中淬炼劳动关键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培育劳动习惯和品格。

二、精研教材,研制方案,扎实培育核心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劳动教学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体系、十大任务群。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参照课程内容,紧扣核心素养,研制校本劳动实施方案,将各个任务群落实在对应的年级中,并形成劳动主题任务单(如表3),使得校本教学精准开展。以三年级为例,我们把任务群分解为劳动主题、内容与实施途径。劳动课、班队课、劳动主题月和劳动竞赛互补,让劳动课程“学—练—训—赛”系列化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内容安排要上下贯通、进阶有序,做到整体比对,有序推进。如就“家电能手”主题,三年级设计了“规范使用电吹风”活动;四年级进行“电热小家电简单烹饪”活动;五年级开展“家电多功能使用”活动;六年级进行“简易家电拆装清洗与维护”活动。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楚板块脉络,精准实施课程教学,使得技能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

三、挖掘资源,丰富课程,扬长避短打造特色

劳动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我校地处工业园区,在五年级学习金工、木工等内容后,教师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对面的工业园,真实感受工业产品的组合加工过程。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学生不仅能初步了解现代技术加工劳动的内容,更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要让学生出力流汗,学习不畏艰辛、辛勤付出等劳动精神。学校可以通过挖掘身边资源,增加让学生走出校园的机会,以扩大劳动课程内容的广度。

劳动课程中的项目不一定是每个教师都擅长的,有的项目也不一定是学校有条件实施的,为更好地实施课程,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打造特色项目。如三年级的种植项目,由于我校可利用的种植场地有限,为此我们把地面种植调整为棚栽种植,并开辟小牧场,养殖鸡、鸭和小羊,教会学生饲养小动物成为活生生的校本素材。

四、以生为本,调整课时,循序渐进深入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結合教学内容,抓住契机,调整教学,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劳动课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1.延时补错,劳动技能熟能生巧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在一节课中学会学好,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延时教学。比如五年级“桌面翻盖垃圾桶制作”项目,教学难度大,既要学生理解杠杆原理,还要学会精准测量点距,学会制作铁丝支架,并要制作安装在纸杯上能撬动并自动打开的翻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第一次做出的作品合格率不高,此时就需要开展二次同主题教学,让学生分析第一次的作品,找出问题,改进工艺,如果还是不理想,就需要再来一次,通过不断试错,最后做出满意的作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产品研发、制作的不易,也能培养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

2.抓点补面,劳动操作序列递进

对于同一项目的任务单,我们需要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并进行微开发。如五年级“生产劳动小金工”单元,教材安排了做挂钩、做心锁环、做衣架等以完成作品为主线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尖嘴钳和铁丝弯折感兴趣,于是就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度延展,开发了辅助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劳动技术,另一方面提升学生专项劳动能力(见表4)。

点面结合的教学调整,让每堂课的教学“串珠成链”,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劳动技能,提升了劳动素养。

[课时 内容 课程目标 一 挂钩 认识金工工具,熟悉铁丝的特性;学习基本的弯、折技术,制作一个生活中实用的挂钩 二 回形针变变变 运用弯折技术制作一个实用的物品 三 多彩便签夹 巩固弯折技术,提供指定长度的铁丝,让学生制作便签夹 四 益智玩具心锁环 巧借工具,学做对称形状的作品 五 新型实用衣架 综合技能的运用 六 桌面翻盖垃圾桶 学会测量,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表4 “生产劳动小金工”单元内容拓展]

3.串联单元,劳动知识融会贯通

十个劳动任务群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在教学情境中相互融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在“家中电器使用与维修”单元的教学中,可以把“烹饪”与“煮”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用电饭锅可以煮饭、煮面条、煮馄饨,也可以做菜饭、炖汤甚至做蛋糕,借助一个教学用具,可以把四上、四下两个分割的任务串联起来,让劳动实践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拉大”“放宽”教学内容,进而让劳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应当研究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开发适度合理、优质有效的校本劳动课程,进而实现劳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与综合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