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3-07-17 04:15张晓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语文

张晓旺

摘 要: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灌输”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协同合作和竞争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自主学习和理解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维护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深度阅读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03

项目式学习(Project learning)又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学习方式,项目为其载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会以小组探究学习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模式侧重通过项目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将方法、技能、原则等所学内容迁移到实践环节的综合素养。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一教学模式能够通过项目这一载体实现听、说、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因此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并实现对学生阅读、实践等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且项目式学习与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十分契合,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将其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时,其优势十分明显。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学习状态:忽视主体,被动学习

在实际课堂上,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被大大限制,导致思考不够深入,学习状态很被动,缺乏主动性。

2.学习方式:单向联动,脱离实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重视实践运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单向联动,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导致知识与实际问题脱节。

3.学习过程:缺少发现,低阶思维

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渴求成绩并注重结果,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式地讲授,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缺失思维的碰撞,效率低下,思维低阶。

4.学习结果:缺乏挖掘,停留表层

教师仅将表层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深度,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表层的,没有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项目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产物,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新的学习项目,使师生均围绕这一项目开展交流讨论,并合作完成某一学习项目,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学习、思考和合作,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教师设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是项目式学习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合作思考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2.课堂延伸,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小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是项目式学习的终极目标,在此学习方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把握文本的精髓,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创造项目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体验学习和项目学习融入其中。

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师要抓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依据“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项目的特征归纳为不同情境下的倾听、表达、朗读、鉴赏和创作。教师应从学生阅读需求以及学科特征入手,從以下四个维度实现对小学语文项目式阅读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1.学会问题解决

项目式学习联结阅读中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并分析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

2.学会深度建构

项目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深度阅读,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入学科本质,在把握好“一核四维”的基础上学会深度建构。四个维度是指文本的语言、结构、方法、意义,一个核心就是围绕“思维”。

3.学会角色体验

项目式学习通过问题驱动或者任务设计,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设身处地沉浸到各类角色中,体会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品质。

4.学会高阶思维

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思维,鼓励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科学设计学习项目,建立有效阅读教学基础

为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要在课前科学设计学习项目教学方案,以此建立阅读教学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树立科学性原则,一方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确立为教学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要以小学语文教材等教学资源为基础,紧扣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教材结构编写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基本学情,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科学设计项目式教学方案,明确项目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路径、目标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科学、高效地开展项目式阅读教学。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前将学生分为4到6人的固定项目小组,由学生自主分工并定期更换,以此全面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保障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分组时,教师要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创新思维等各项指标,并按照组内差异、组间同质的标准科学分组,以此提升分组的科学性,并为提升项目探究效率提供保障。

2.围绕项目教学主题,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为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要在课上围绕项目教学主题构建阅读高效课堂,以此最大限度地促进项目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及学生学习效率。现行语文教材单元化、整体化的编写特点为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教师可以从单篇文章主题、单元主题、综合性学习内容、同一体裁线索等多元化学习内容中提取项目并组织项目学习,甚至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项目进行项目式学习。

以教学《中国美食》为例,教师可以“我为家乡美食代言”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可整合《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里旅行》等童话教学资源组织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项目式学习。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阅读技巧及学习方法寓于问题或任务之中,以此强化自身引导,使学生能够以此为主要探究导向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结合游戏、案例、生活元素等多元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深度理解项目内容、项目主题及相关任务,以此提升项目教学效率与阅读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和善的眼神面对学生在项目探究中提出的新问题及疑惑点,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信任,能够更为投入地参与项目探究环节,以此构建师生和谐沟通的生态课堂,进而为项目教学的有效开展营造和谐的氛围。

3.立足项目学习,提升语言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因此,在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中,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进入到日常教学中掌握更多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语言表达技巧,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们的综合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查询相关的字词读音、注释,等等,奠定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交流互动,以提升学生的语感,真正实现以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七律·长征》的学习中,教师以本节课的陌生字词和全文的注释为学习项目,让学生们通过查阅字典和相关的工具书,了解陌生字词的读音,感受毛泽东笔下古诗的整体含义,实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梳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选派学生担任“小教师”的角色,将自己学习到的项目内容在课堂上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同时,运用项目并解释项目,又能够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友好的互动。以项目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得他们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并在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成果。

4.立足项目学习,提升阅读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剖析都是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设计学习项目,让学生从项目出发,通過相关资料的查询分析,找寻生活中的原型,并且仔细分析文字内涵。通过自身的比较、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观点,使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也能够以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感受文字背后的含义,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以如何做地球的小卫士为学习项目,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自由发挥、联系实际,一同研究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在沟通、理解、交流中,学生理解了本篇文章中的深层含义。通过这一项目式学习,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得到了提高,能够感受语文学习背后的道理、哲理和实践指导,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5.立足项目学习,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文本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情感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以项目为平台,能引领学生认识到更多的情感因素、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并在文化差异中提升文化自信,让学生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文本的剖析中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和良好品质的塑造。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中,教师以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作为学习项目主体,让学生们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和感知作者笔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狼牙山五壮士为国捐躯的赞美。通过项目学习,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体验,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明白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是一代代革命先驱用鲜血铸就的,由此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6.充分应用项目式教学,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充分应用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语文课外阅读。通过拓展语文课外阅读知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具备阅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在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时,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琦君以及她的文学作品与写作风格,教师可充分应用项目式学习法。首先,推荐学生阅读琦君的文学作品《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等,让学生通过拓展式的课外阅读,更好地认知到琦君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其次,教师再安排学生阅读《桂花雨》这篇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将之前所阅读的琦君文学作品以及《桂花雨》一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与汇总,并让学生重点学习《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应用的写作方法与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与写作特点,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从作家琦君不同的文章中提炼出写作的相同点——以细腻笔触、真挚情感展现出所描写的人、事、物。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通过项目式课外阅读学习,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并能够积累丰富的素材。通过这样的素材积累,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7.项目式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评价与展望

在项目教学开展后,教师还要以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方式组织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方案等内容进行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并积极改进,为下一次项目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我为家乡美食代言”的主题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可在组织“宣传中国美食”这一实践任务后与学生一同选出优秀方案,并对自身方案不足之处提出有效改进意见。同时教师要适度调整“学生学习成绩”“项目学习结果”“以固定的方案完成项目探究”等评价标准,将学生在项目探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指标纳入对学生评价标准,以此提升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符合项目学习能力标准的合格人才。目前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学在时间、空间等层面的限制,教师也可利用这些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布学习任务或开展教学引导,以此推动项目教学不断地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契合,且能够有效起到提升学生阅读等核心素养与教学有效性等作用,目前已成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路径。教师要以项目教学为主题,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教材、学生兴趣爱好等基本学情设计项目教学方案,升级评价方式,以此高效开展项目教学,并达到深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以此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丽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教育探索》2009年第8期。

[2] 王立强《基于项目学习和实践课程改革创新和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第4期。

[3] 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4] 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 张丽娟《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