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渗透

2023-07-29 07:51赵登仁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品格情感教育

赵登仁

摘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班集体建设是落实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其中,积极落实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文章重点探究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渗透策略,以此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情感教育;因素;功能;影响力;素养;品格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141-04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能使全体学生形成共同奋斗目标,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而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情感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情感教育渗透于班集体建设中,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相互鼓励、借鉴、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但在班集体建设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没有实现“知”和“情”的深度融合。对此,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次、个性化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与方案,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提升情感感知能力、道德修养、自我约束能力,实现情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班集体建设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在班集体建设中,部分班主任掌握著主动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服从班主任指令的状态,部分任课教师采用多讲多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无法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还会让学生对班集体建设工作形成抵触情绪、偷懒心理。针对以上情况,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在班集体建设中落实情感教育,贯穿情感元素,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2.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学生的灵魂,体现学生的修养、内涵、精神气质,学生在成长、学习道路上需要健全人格的支撑。而情感教育渗透于班集体建设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并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这是因为在班集体建设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实现柔性管理和硬性管理的深度融合,消除学生的焦虑、紧张心理,使学生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的学习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1]。这也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渗透情感教育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护与关心,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朝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发展,形成优秀的品质、健全的人格。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可向班主任、任课教师敞开心扉,倾述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并在获得教师的帮助、指导后,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且成绩优秀,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不敢也不愿与其交流沟通。对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用自己的真心感染学生,这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怀,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才能让师生关系更为真诚、融洽,一个氛围好、师生融洽、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会因此形成。

4.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情感教育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班集体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教师把情感教育作为学习动力落实在班集体建设中,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活动中。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帮助,共同努力,可形成积极的班级学习氛围,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导向,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多些善意、尊重,让他们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情感教育,还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审美观,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带着责任心认真学习,朝着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努力。

二、班集体建设中渗透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情感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虽意识到落实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对情感教育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导致情感教育无法正常开展。有的教师把思想道德教育等同于情感教育,甚至用艺术教育来代替情感教育,导致班集体建设工作缺乏活力,无法发挥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价值观、情感观、人生观的作用[2]。

2.缺乏更新情感教育理念的意识

在当下的班集体建设中,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缺乏更新情感教育理念的意识,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让学生以“苦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不注重引导学生“乐学”,导致班集体建设内容、形式较为枯燥、单一,并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样,情感教育就无法真正融入班集体建设中。另外,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不仅无法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活动状况,还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及心理咨询服务,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解决学习中、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

3.情感教育手段不够科学、合理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存在情感教育方案、模式不科学合理的情况,没有把情感渗透和班集体建设进行充分融合。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希望通过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果给予学生的关爱过多,就会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利于综合素养提升。另外,部分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落实情感教育时,忽视导向性原则,没有利用情感教育来指引、疏导学生,而是利用关心让学生做更多的题、学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无法提高班集体建设质量,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育后果。有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还存在管理目标单一化、片面化的情况,没有展示出情感教育的优势与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3]。

三、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渗透策略

1.在班集体建设中挖掘情感教育元素

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教育元素,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班集体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1)教师可借助班集体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温馨的情感教育氛围,形成装饰协调、搭配恰当、简洁明了的班级环境,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业中学会欣赏,积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2)教师可利用班集体制度来体现情感关怀。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教师可通过班级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设定过于强硬、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否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体现班集体建设的民主性,用科学的班级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3)教师要加强班集体精神文化建设,以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去努力学习、奋斗,使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获得荣誉感,形成责任感,实现情感升华,健康成长。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也是班集体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注重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其中的情感教育功能,促使课程教学不断得到改革、优化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習品质和能力,展示出情感教育的导向性功能。(1)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可以分组的方式开展管理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放手,不用严格的手段来管理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活动、相互借鉴、相互合作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2)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改变个别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意识,引导学生从他人身上找优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3)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以此实现情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深度融合,改变以往权威式、命令式的班集体管理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支持、赞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有信心、有毅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4)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展开综合性评价,将学生的价值观、互动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认知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并多肯定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

3.展示出教师的情感教育影响力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展示出自身的情感教育影响力,用心耕耘,注重言传身教,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及成长的楷模,实现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成长,实现情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进一步融合。(1)教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真正体现出“德高学高为师,言正身正为范”,展示出“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班级活动中,教师要用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形象、精神面貌来渗透情感教育,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展现出独特、优秀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积极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并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最佳状态投入到班集体活动中,这样才能够引导、感染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去学习、生活。(2)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以爱来感化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将这份爱迁移到班级建设中、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理解、重视、关爱,由此,教师要宽容、理解学生,积极、正确看待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向其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同时,要对学生有合理的期待,让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上的成功。(3)要想打造一个高质量、健康的班集体,教师就要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需要、心理状态,引领这些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示出班集体的意义、价值。这可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把班集体当作“家”,勇于向教师、同学倾诉自己的情感问题、学习需求,以此消除心中的“阴霾”,拥有积极的情感和思想。在班集体建设中渗透情感教育时,教师要注重转化、鼓励后进生,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避免“放弃后进生,只关注优等生”的错误教育观念。后进生其实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关注和理解,所以教师要对症下药,了解后进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消除后进生内心的焦虑、自卑情绪,引导他们不断调整自我、突破自我,快速缩小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4.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情感教育作用

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承担着开展情感教育的重任,二者共同努力可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温馨、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任课教师要做为人师表的典范,乐于奉献、公平公正,在学生中间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思想、价值观。(2)任课教师要积极提升自我学识素养,积极完善自我,以让学生信服的指导和回答,赢得学生的尊重、支持和信任,并与学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3)任课教师要多和学生家长互动、沟通,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孩子。这样,家长就不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和道德观形成,使孩子树立学习信心,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4)任课教师要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教学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克服对学习的焦虑、紧张情绪,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学习状态。

5.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人文关怀素养

在班集體建设中,要想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各学科教师都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自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不再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成果,而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生活状态,给予学生相应的关怀、照顾,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围绕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动学生。(1)教师要与时俱进,用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长处及生活中的闪光点,满足学生渴望得到关爱的心理需求,与学生共同努力,营造自由、温馨的班集体氛围,实现与学生的协同发展。这可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情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深度融合,让规则内化于学生的心中。这样,学生就可跨越与教师间的心理鸿沟,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群体中,细心观察学生,捕捉学生的思想动向、情绪波动,及时做好排疑解难工作,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5]。(2)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要以自己的人文关怀,用心、真心关爱学生,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能够积极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快乐成长。(3)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是非辨析能力、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列举实例、开展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4)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相互扶持和帮助,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以后的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具有积极意义。(5)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教育活动、学习活动,让学生发自内心接纳教师的意见和思想,以此展示出班级体建设的作用、优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教师要积极渗透、落实情感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对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发展需求,多元化、灵活地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尊重、理解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活动,实现班集体建设和情感教育的科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惩戒教育要还是不要[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3):70-116.

[2]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3]徐丽.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4]李逸潇.小学中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2.

[5]邹德山,江跃.若要挖掘学生的美付出真爱是根本———论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J].林区教学,2008(11):27-28.

Discuss on the Infiltr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Class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Zhao Dengren

( Xiqu Town Teaching Guidance Statio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7, China)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education.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llective is the main carrier for implementing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llective, school administrators, class teachers, and teachers should all participate, actively implement emotional education, leverage advantage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enable students to form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s and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while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and lif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rol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pecific infiltration strategie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llectiv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rontline educators.

Key words: classcollectiveconstruction;emotionaleducation;factors;function;influence; competence;character

猜你喜欢
班集体建设品格情感教育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忽视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