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2023-07-30 11:22唐磊蕾
文教资料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实施路径

唐磊蕾

摘 要:“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使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高校建设“大思政课”,必须厘清“大思政课”的概念内涵,了解“大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路径,这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思政课” 概念内涵 现实挑战 实施路径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概念,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顺应思政课改革创新潮流的必然举措,也是思政课真抓实干的具体生动实践。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在明确“大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基础上,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整合教学资源,将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社会热点引入思政课堂,并创新讲道理的方式方法,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因此,高校建设“大思政课”,必须厘清“大思政课”的概念内涵,了解“大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路径,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

一、高校“大思政课”的概念内涵

高校“大思政课”既是传统思政课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也是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还是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复杂系统性工程。立足新时代的高校“大思政课”,作为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人生大课,既有学术深度、广度,又有政治高度、热度等特征。[1]高校“大思政课”不是打破原有思政课的框架体系而另起炉灶,而是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坚守思政课程属性和要求,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进行立德树人。

(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高校“大思政课”的“大”強调教学内容的丰富化,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日益成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2]高校“大思政课”将社会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间的壁垒,拓展高校思政课的课堂空间。

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积极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社会热点、理论创新进展、热门话题等资源引入思政课堂,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回应青年学生关心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将红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地方特色等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既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弘扬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特别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党史、新中国史融入课程,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此外,“大思政课”用生动的中国故事解读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增强青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3]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大思政课”的“大”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政课教学方式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

基于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思政课既要重视“大”的特色,又要注重“善”的手段,从小处着手。[4]高校“大思政课”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注重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期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能。比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可以增强思政课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并切身践行理论知识。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也可以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进行成果展示和点评,引发青年学生的思考和共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初心。

(三)教学主体的多元化

高校“大思政课”的“大”强调教学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大思政课”是兼具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侧重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并试图充分调动多方力量进行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5]

一是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是引导、教育学生的关键力量,要具备分析国内外形势的能力,积极挖掘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有效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并准确把握思政课育人的目的性,重点突出价值引领。[6]二是辅导员。辅导员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主干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应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向青年学生讲深、讲透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国家政策,达到育人的良好效果。三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扮演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性角色,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专业课教师要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中,帮助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福祉紧密相连。

此外,高校“大思政课”一要特别注重问题导向,以关注学生疑惑为中心,师生共同研究、分析、交流问题,实现逻辑与情感的同频共振;二要坚持实践导向,以实践方式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三要将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把学习奋斗的具体行动同中华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挑战

高校“大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担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引导着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然而,青年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阶段,受多元价值取向、错误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学生思想出现波动甚至偏差。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错综复杂,一些错误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企图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7]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

思政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但教材呈现的是教学基本结论和简要概述,往往比较抽象。部分思政课教师仅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理论解读,讲述的内容只停留于教材,容易陷入用理论解释理论的怪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甚至对思政课产生偏见甚至抵触。此外,部分思政课教师备课不够充分,引用的教学案例限于教材内部,没有充分挖掘课堂之外的生动资源,影响了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运用。

(二)教学形式单一、单调

一方面,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容易出现机械灌输、照本宣科的窘境,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影响思政课教学育人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部分思政课教师引入实践教学形式,但疏于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导致学生获得感不足。特别是学生在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开展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背离,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三)部分思政课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不自信,没有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架构。新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和指导,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思政课教学育人的初衷。另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分倚重多媒体工具,不善于或没有自信“讲道理”,严重弱化了教师的权威,影响了思政课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三、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路径

高校“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是社会生活元素对思政课的注入和渗透,实质是增强思政课的社会生活内涵,拓展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场域以及途径。[8]换句话说,高校“大思政课”,是将社会大课堂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也是改革创新传统思政课的举措。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9],试图从课堂、师资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挖掘社会大课堂的思政元素,回应青年学生的现实关怀,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以及动手实践

能力。

(一)坚持“内容为王”理念

课堂教学是既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理想信念淬炼的场域[10],还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触摸时代脉搏的重要窗口。[11]作为课程实施的中心,即教学内容,是支撑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具有知识传递、情感沟通以及道理论证等功能。高校“大思政课”,要敢于打破教材体系、书本知识的单纯限制,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12]

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要彰显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实时捕捉社会热点与历史事件,将鲜活素材引入思政课,引发青年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13]另一方面,高校“大思政课”要體现思政课人生大课的属性,不仅仅是知识课、理论课,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的关键渠道。[14]同时,高校“大思政课”要聚焦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加强人文关怀,触及心灵式解决思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5]

(二)坚持“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学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有效支撑。高校“大思政课”不是“传教士”式的照本宣科,更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讲故事与讲道理的统一。[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表明高校思政课的复杂性,“大思政课”教学要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并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置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调研等“大思政课”教学环节,将社会场景转化为思政课堂[17],以体验方式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是丰富高校“大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着重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促进思政课堂实时互动性,破解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陈旧、资源单一等难题,有效改善思政课课程形象、丰富教学方式以及激发师生活力。同时,高校还要加快“大思政课”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建设思政教育资源库,提高优质资源传播力度,满足思政课教师的备课需求。此外,高校“大思政课”可以适当引入视频、纪录片等内容,实现吸引青年学生注意力的初衷。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时也要把握好教学形式与技术运用的关系,避免陷入技术的漩涡。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大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关注实践、讲述实践,才能让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抵人心。[18]因此,高校“大思政课”强调将社会资源引入思政课堂,用好时代、社会热点,特别是通过参观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体悟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

(三)打造高校“大思政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力量。大思政课关注理论与现实,就需要一支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19]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与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理论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确保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需要共同参与。高校通过整合多方力量,搭建教学、科研以及实践育人大格局,促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完整的育人链条,最大限度地凝聚育人合力[20],构建全方位的师生共同体。因此,高校可以将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教育背景教师纳入“大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这样有利于拓宽思政课教师视野,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21]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要加强对思政课兼职队伍培训,结合“大思政课”内容涉及领域多、关注范围大等特征,督促兼职思政课教师及时吸纳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实施者,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强化政治底色,甄别选择社会资源,争当讲好“大思政课”的“大先生”。[22]

参考文献:

[1] [2] 徐蓉,张飞.试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境界[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95-101.

[3] [7] 王楠.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J].思想理论教育,2022(11):75-79.

[4] [16] [21] 王岩,郭凤龙.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5):140-148.

[5] 牛小侠,王庆琦.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内涵及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80-86.

[6] [20] 朱献苏,杨威.新时代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理路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2(C2):40-42.

[8] 董雅华.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4):19-24.

[9] [15] [17] [22] 路丙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思政课”建设[J].教育研究,2022(12):27-31.

[10] [14] [18] 肖珍,靳玉军.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与价值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9):61-64.

[11] [13] [19] 代玉启,李济沅.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理路创新研究——以社会运行为主要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6):132-138.

[12] 单文鹏.善用“大思政课”的多维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5):153-159.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实施路径
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