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2023-08-01 04:01余勇超
学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课堂导入核心素养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应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其设计与实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针对性与延展性相融合,启发性与反馈性相呼应,系统性与导控性相协同,简洁性与丰富性相统一,趣味性与有效性相兼顾。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艺术;课堂导入;教学原則

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新一轮课程建设的中心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要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必然要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教学效用,其设计与实施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与延展性相融合的原则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分解细化和具体描述,课堂教学要达成一定的课程目标,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学情信息、具体课型等开展教学活动。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也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则,教师要让导入与一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策略与方式理应不同。如果课堂导入背离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一味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不仅不能导引学生学习的思路,反而会让学生注意力分散,陷入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的尴尬境地。二则,课堂教学导入要针对具体的学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学习现状、兴趣爱好等)而设计。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要面向个性差异明显的全体学生,在普适的前提下考虑教学内容和策略的延展性。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必然要着眼于其延展性。课堂导入的设计要为学生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作必要的铺垫,不能囿于就事论事,而应前后勾连,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闻一知十是终身学习的发展过程,‘举一反三是促进‘闻一知十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的联想与迁移。”[1]23“‘举一反三既是思考的基本形式,也是学习的基本要求,更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反既是对‘三的探求,又需要对‘一进行回顾,从而使‘反三更加顺利。”[1]28我们的课堂导入如能相机点拨学生温故知新,找出新旧知识的契合点,比较异同,就易于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要把课堂教学导入的延展性落实好,一来要准确找到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在这基础上进行准确切入与融合;二来要讲清知识点的差异,让学生弄明白彼此不同,避免学生产生知识混淆。

下面是余映潮老师《荷叶·母亲》(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一课的导入教学:

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

(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

(屏显。)

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生齐读)

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师静候30秒。)

师:好,下面我们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呢?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这个结尾是文章的高潮,你们老师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都是语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要搞清楚。好,我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里,第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从全文的构思来讲,是插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由莲花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也是术语。好,开始动手。[2]36

这节新授课的课堂导入设计充分体现了针对性与延展性融合。余老师扼要点明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介绍了所应采用的主要学习策略,并且提示了冰心作品的人文主题。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描画了基本框架,还为学生学完本课后去阅读更多的冰心作品埋下了伏笔,有利于学生学会自能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二、启发性与反馈性相呼应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炬,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果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尽快形成高涨的学习状态,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取得学习上的收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3]83课堂教学的导入应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情绪高涨地去探求新知识,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

同时,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协同作用的特殊活动,课堂教学的导入要根据学情反馈适时作出必要回应,以使导入更加切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性教学。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无言之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一课的课堂导入:

回顾教读《山水画的意境》时所了解的文艺论文阅读策略,要求学生用这种阅读策略自读朱光潜先生的第一篇美学论文《无言之美》

在预习的基础上,选取两组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进行访谈活动“走近大师第二期:文艺美学大师朱光潜”,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朱光潜及其美学领域主要观点。师生评价。

在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同桌的两位学生根据访谈提纲开展访谈活动。一人作为“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提问,一人作为“朱光潜”,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提问。[4]214

这节课的导入很具有启发性,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篇课文的学习策略,提示学生用萃取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文。然后设置访谈活动情境,适时点拨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要点,在学生思维亢奋的状态下引入本课的学习。这个导入还能根据学生在访谈活动中的表现实时进行评价反馈。

三、系统性与导控性相协同的原则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它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要旨。同时,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其诸多环节都要求为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服务,落地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导入势必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氛围、后续教学环节相一致,相协调。因而课堂教学导入要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形综合考虑课堂导入素材的选用、组合和呈现方式,始终遵循其系统性原则,服从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助力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我们所说的“导控性”,就是课堂教学的导入必须“引导”和“掌控”相辅相成。作为一节课的开篇,恰当的课堂导入要能迅速引导学生定位学习内容,摈弃杂念,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要能“掌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及学习活动,创设与整节课的教学相一致的和谐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准备,迅速进入预设或生成的教学情境。

余映潮老师的《故乡》(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一课的课堂导入就很好地体现了系统性与导控性相协同的原则。

今天我们以《故乡》为例来学习一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小说阅读三步法:理解内容、揣摩妙点、评说人物。[5]3

这个导入采用谈话法切入,开门见山点明课题,直接讲述小说阅读方法,纲举目张,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个导入,我们可以看出整节课的基本轮廓。同时,教师的课堂掌控也恰到好处,既放手学生参与热烈讨论,又适时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开展活动,主线鲜明,绝不枝枝蔓蔓,旁逸斜出。

四、简洁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原则

简洁性主要指导入的时间要简短,语言要简明,内容要扼要,方式要简约等。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动环节,意在让课堂教学这艘大船顺利起航,朝着预定的彼岸前行,所以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

丰富性主要指导入形式、策略要力求多样化、创新化。课堂教学的导入应讲求灵活善变,常用常新。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时有生成的动态过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与预想的有所差异。这就涉及一个“因势利导”的问题。“‘因势利导是从教与学的过程上而言的,一为‘势,一为‘导,共同演化教与学的起点、步骤、线索与方法。”[6]140“势,趋势,指事物、人事等内在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也是已经生成的现象和状态。”[6]141“导,分两类,一是在课文要害处、重要处引导学生思考;二是在学习困难时帮助排除障碍。”[7]144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要有很强的敏感,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应该做到隨机应变,临场发挥,要预设多种应变方略,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李卫东老师《陋室铭》(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的课堂导入: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这本书是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观赏到最好的,不用再看其他的,这当然有点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这篇文章叫《陋室铭》。为什么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精品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一起来学习唐代刘禹锡的散文小品——《陋室铭》。

(师板书课题、作者)

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的,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文章。我们的第一遍读,要求结合注释读准字音,并大体弄懂文章的意思。如果有疑问,可以和同桌商量,实在解决不了,请提出来。[7]212

这节课的导入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展开,重点突出,语言简练。李老师先向学生介绍《古文观止》的作品知识,接着引出课题。这样既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又使学生明确了《陋室铭》突出的文学地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最后提示本文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指点门径,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趣味性与有效性相兼顾的原则

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紧张的学习,去理解、接受新知识,防止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但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应以其有效性作为基本的评判标准。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时要遵守趣味性与有效性相兼顾的原则。

请看王君老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导入:

激情导入,背景点示。

同学们,如果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将军”一词,你会发现有约2000万条记录;如果在后面加上关键词“宋词”,信息会减少

到200多万条;如果你再输入“豪放派”三个字,你会非常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记录中都会有一个人名字。这个人就是——辛弃疾。辛弃疾,这位本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英雄少年,最终却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辛苦、悲苦、愁苦伴随了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人生际遇让我们只能在词作的世界中追寻他的身影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辛弃疾,走近这位失意的将军、杰出的文人,静静聆听他内心的真诚独白。[8]197

这一导入从大家熟知且常用的“百度搜索”切入,逐步缩小范围,最后推出辛弃疾。这样易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将注意力聚焦辛弃疾,进而顺畅地转入本课的学习。它紧扣本课重点内容:题材为军事,体裁为词,风格为豪放,人生际遇为失意。简要的导入就让学生了解了作者,掌握了时代背景,初步感知了词意,做到了趣味性与有效性兼顾。

参考文献:

[1]陈军.语文教学时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2]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七年级上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温儒敏,王本华,易海华,刘建琼.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九年级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余映潮,张水鱼,冯大海.课例品评的智慧[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6]陈军.我的语文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7]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八年级上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8]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九年级全一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余勇超,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清华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编:芮瑞;校对:夏家顺]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课堂导入核心素养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