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2023-08-06 08:16李丽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李丽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学学科是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关键课程.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此本文以情境教学方法为关键,剖析了高中数学教学应用情境教学的作用,并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高考、新课标及新教材的全面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也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单方面地给学生讲解各种知识,然后利用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习题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1].而情境教学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强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感悟知识形成过程,深度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过去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状况,能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对学生数学学习有良好帮助.

1 高中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作用

1.1 强化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状态,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引;而学生也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向教师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问题,保证自身的学习效果.而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停留在浅层次,教师与学生只是简单地针对知识点进行提问、回答,难以保证交流的有效性.而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状况,在情境教学下,教师可以设计相对应的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探究,而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引领学生应用知识[2].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以辅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应用知识.

1.2 激活学生兴趣

在整个学习中,学生是最关键的主体,教师需要引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然后实现对自身、世界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辅导,使得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引,实现学生知识水平、思想境界的稳步提升.所以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学并不是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方法.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或者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下学习自己不理解的抽象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在实际中解决问题[3].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全面激活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将数学学习拘泥在概念公式中.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借助情境教学,教师能进一步激活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加高效率地完成知识探索.

1.3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高中数学教师在課堂上,结合教材知识及实际情境,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深度吸收、消化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应用要点.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借助具体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对知识产生深度感知[4].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体验,而在情境教学下,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升.在情境探究中,学生会自主发现问题,并按照他们的认知进行问题处理,在课堂上学生的收获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各项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2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2.1 借助情境激活学生主动性

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在知识学习时,对哪个科目具有良好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将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分配在这门课程上[5].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高效学习的关键环节,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就应该特别看重学生本身的兴趣培养.对此在情境教学应用中,教师需要注意将情境放在激活学生主动性上,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都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提升,同时还会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影响[6].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借助情境来调动学生注意力,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特别是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来引领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点,以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 教师讲解“基本立体图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柱、锥、台、球等结构特征有更深了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情境,指引学生在情境中完成知识探索活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金字塔、旋转餐厅、东方明珠的两个球形建筑等图片展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并思考自己生活中一些特色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以此引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知识.在新知识讲解中,教师借助情境,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引领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归纳柱、锥、台、球等结构的定义、底面、侧面、侧棱、平行于地面的截面等,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些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2.2 借助情境培育学生思维

在过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会参考教学大纲、考点,确定教学重难点,然后以此为重心设计教学方案.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稳定、有序的进行,但是当学生提出一些与重难点无关的问题时,教师会出现一带而过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热情.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提问就是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表现,而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关键时期,教师如果过于看重教学任务完成,或者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状况[7].在情境教学下,教师需要全面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改变自身的想法,尽量给学生一个宽广、开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能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深入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

2.3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时会感觉数学内容抽象难懂,学习主动性相对比较差.教师在构建情境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出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情境,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同时也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思维培养,让学生可以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状态[8].在生活情境下,学生可以缩短自身生活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下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展开探究,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提升十分有利.

例如 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定义后,给出学生这样的生活情境:气象局发出公告,三天后本地区会发生大暴雨,引发小型洪水灾害的概率在25%;引发大型洪水灾害的概率是1%.由于当地存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现在给出了三种设备的保护方案:一是转移设备,将所有的重要生产设备转移到安全的区域,涉及的费用是3600元;二是修筑专门的保护墙,这种方案可以防范小型洪水灾害,无法防范大型洪水灾害,修筑保护墙需要花费2100元,而设备在大型洪水灾害中的损失是6万元;三是不进行保护,发生小型洪水灾害时损失1万元,而发生大型洪水灾害后,损失6万元,这三种方式选择哪种最好.学生在情境中结合自身学到的知识,思考问题,并给出适宜的问题处理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十分有利.

2.4 结合数学史构建情境

高中数学教材中,涉及很多数学家经过长期实验、论证得出的原理、公式、法则等,很多数学家在研究数学时,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成了数学界的美谈.在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将数学史与相应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在充分体会到数学理论的趣味性基础上,领悟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9].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环节要科学地将数学史料元素加入课堂上,改变过去静态、枯燥的理论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追溯数学知识来源、动态演变等,以此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育,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数学史情境,能让学生以“数学家”的身份参与到数学探究过程中,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度领悟,并且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也会随之增强.

2.5 通过数学实验创设情境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问题,构建实验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此实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概率”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关联,并且学好概率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教材中还有很多涉及概率的数学实验,如抛硬币、转盘等,对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以概率的定义知识讲解为例,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关于抛硬币的实验内容,但学生会出现无法深度整理实验数据的情况,而数据分析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更加科学规范.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来论证数学,如一个箱子中抽出某种颜色小球的概率,借助实验能让学生对原有知识有更深度的感知,学生能实现知识从感性向理性层面的转变,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良好帮助.在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征,结合学生发展所需,合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探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松玲.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1):16-18.

[2]葛宜春.高中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0):107-109.

[3]康宗仁.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巧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高中数理化,2020(6):22.

[4]张登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學的情境创设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2021(9):79.

[5]宋艳红.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读与写:上旬,2021(9):320.

[6]李晓瑜.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37):135-136.

[7]龙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J].知识窗,2020(12):105.

[8]白玛央吉.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传奇故事,2022(17):19-20.

[9]赵正委.有效课堂的生命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高中数理化,2020(4):24.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