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

2023-08-07 11:07孙辉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

孙辉

摘   要: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效提升的教学模式。本文聚焦小学语文学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究整体单元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整体单元   小学语文   项目式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基于整体单元的项目式学习是践行新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模式的有效路径,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项目式学习任务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一直存在零散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有必要将项目式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架构,关注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合理的项目式语文学习,能够通过单元之间的联系,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项目表的形式,给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他们将语文知识融合到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达成项目式学习目标。同时,教师需要细化和完善教学任务目标,以完善的目标体系指引学生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在制定任务目标时,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另一方面要结合单元教学情况,考虑单元的内容、主题、课文文本等,制定科学的学习任务。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围绕大自然的主题来编排文章,具体包括《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生动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主题为“感受大自然”的写作项目,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积极性、方向性,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课文中积累优美的词汇、语句,熟读成诵并默写。(2)利用积累的词汇、语句,创作一篇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的作文。(3)小组内部评选出最佳作文,并进行交流。

二、注重整体把握,规划项目式学习单元

根据上述项目式学习模式,不难看出,“单元路径”是实施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最佳路径。教师在推进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整合,从而实现对学生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整体性引导。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得知,整体性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内的学习任务。单元内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可以很好地被整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复述练习、缩写练习、文学知识探究和阅读拓展,来实现单元各个板块之间的整合,以此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让民间故事的学习目标得到落实。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以整体单元为引领,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帮助学生实现书面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为此,教师需要做好整体单元教学的规划,进一步促进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深度参与。

三、成立学习共同体,界定项目式学习主体

项目式学习的一项重要保证就是学习共同体。在项目式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尊重,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平等协商,切身感受团队的力量。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并以此实现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在架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故事节”这一项目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在“收集民间故事”的任务中,学习共同体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故事,并进行有关民间故事的调查访问。同时,学生还要用创造性的方式获取新的故事,整理出有特色的課程素材。在“改编民间故事”的任务中,学习共同体的主要任务是改编,学生除了独立完成民间故事改编,还要在学习共同体内交换阅读,并选出具备代表性的作品。在“讲述民间故事”的任务中,学习共同体的主要任务是讲解,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团队协作,丰富故事人物的性格,并设置相关的悬念,让故事拥有更强烈的生活气息。在“演绎民间故事”的任务中,学习共同体内的每一个人通过合作讨论,完成民间故事剧本的编撰、修改、润色,并完成相关故事剧的排练。有的学习共同体还举办了故事演绎比赛和评优活动,挑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学校的比赛。

以上不同任务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实践活动,能够彰显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合作方式。此外,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加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实施整体评价,判断项目式学习效果

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手段和必要环节。在整体单元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评价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单元教学目标,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把握两个关键点,即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

对于评价主体,由于参与评价的不同主体的视角不同,他们在看待语文项目式学习时的角度、观点也不相同。因此,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会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师参考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能够得到更合理、更全面的结论,从中发现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更多问题与不足,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定评价主体,让这些评价主体有序参与进来,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和有效。要注意的是,评价要有主次之分,坚持学生始终是评价主体的核心,更多地从“学生”这一评价主体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以增强评价的适切性,检测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质量,促进学生项目学习效率的提高。

对于评价方式,我们都知道,评价方式会影响评价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评价效果。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语文评价方式的选择,巧妙利用丰富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认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评价方式应当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评价表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总之,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是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我们要重视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段天才.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5):60-62.

[2]郭仕红.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24):19-2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相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LC项目式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浅谈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