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023-08-11 09:03叶敏铃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学习兴趣

叶敏铃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对应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兴趣;转化策略

一般来说,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智力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智力发展水平低,分析能力较差。其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可能他们学习方法不对,严重阻碍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导致成绩不理想,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如何关注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

一、关注和微笑,让阳光温暖心田

微笑是天底下最美的语言。轻轻一个微笑,就能给人温暖的感觉,让人心里洒满阳光。世界上没有甘心落后的人,学困生的眼里也经常闪动着渴求上进的光芒。学困生可能习惯了别人批评、训斥和冷漠,他们渴望友善和温暖。课堂上如能以微笑面对学困生,无疑拉近了教师与学困生的距离,他们在学习上就会表现得更积极主动。例如:我们班的小何同学,刚接班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成绩不理想。知道她的情况后,笔者在数学课堂上总是面带微笑,即使她回答问题错了,也是面带笑容地来跟她解释。渐渐地,笔者发现小何同学比以前更集中精神了,完成作业的态度也有转变,数学课堂上也愿意举手发言,不断进步。

微笑是友好的表现,是相互交流的基础,教师的微笑就是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微笑可以让学生放松紧张的情绪,产生友善和安全的感觉,温暖着学生的心田。

二、鼓励和表扬,让信心逐渐树立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小学生,鼓励会使他们更加健康成长,批评会让学生变得犹豫不决。对于学困生而言,缺乏自信心、对学习具有畏难情绪也是其心理特点之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正是长期的、太多的失败造成的。对待学困生,我们更要注重培养他(她)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时,教师的一句鼓励和表扬的话语,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第一册“找规律”时,笔者先出示一(1)班的同学们欢庆“六一”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然后问:“你们发现什么?”“找规律”第一课时的难度并不大,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可能不能用完整或标准的语言来表述。我班的小黄同学常常为此感到自卑,在课堂教学时,笔者经常选择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来让他回答。显然,以上的问题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就行了。笔者果断地让小黄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我发现同学们在手拉手跳舞,一个女同学拉着一个男同学,又接着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我听到他这样回答,情不自禁地不断点头,我当时想:只要学生能发现男女同学在跳舞,装扮教室的还有花、气球、小红旗……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小黄同学竟然把同学们站队跳舞的规律都找出来了,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在小黄同学回答完后,笔者向他投以欣赏的目光,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真了不起,观察得真仔细。”对于小黄这样的学困生,笔者从不吝啬表扬,当他们有了一些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教师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一句话,都有可能让学困生重拾信心,从而大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和引导,让思维悄悄活跃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也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学困生往往思维不太灵活,记忆力不好,知识迁移能力不强,课堂上更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在这个环节中,一个男生在网上收集到“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的资料,笔者顺势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稍微停顿了一下)50.7个球。”教室里一片哗然。笔者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暗示着让他们补充自己的意见,这时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又有学生补充:“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这时笔者留意到班上的学困生小何,好像在思考什么,欲言又止,于是鼓励他:“只要你愿意动脑筋,一定行!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经过引导性追问,小何像悟到了什么,低声地说:“姚明可以投1000个球,50.7%应该也可以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虽然小何不能准确、完整地说出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但是,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思考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巧妙的启发和引导,相信他们会信心大增,从而多动脑思考,思维也会活跃起来。

四、操作和交流,让兴趣渐渐提升

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小组合作、操作实践(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比赛闯关等学习活动,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把抽象的數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这让他们更易于理解知识,更有机会得到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推导“圆柱的侧面积”时,笔者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先将纸弯曲成圆柱的侧面,然后将它展开,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不用太多的言语来解释,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每一个学困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教师要用心去滋润,用爱去培育,再运用正确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庆峰,卢丙红.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如何关注学困生[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8).

[2]罗冬梅.如何组织大班额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2).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学习兴趣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