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阅读中的语感教学措施

2023-08-11 09:03曾娜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语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曾娜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语感教学,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语感教学的最核心方式要以阅读为先导,具体的教学措施围绕着积累、品析、迁移三个维度来展开,从而使学生的语感水平不断优化,让学生自身的语文水平突飞猛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阅读教学

从字面意思来解析,“语感”可以被理解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语感是一种相对抽象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确实存在的。语感能力优秀的学生,其阅读速度、阅读质量、阅读效益是极其突出的,而且语感也会影响学生的整体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致力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品味和应用来提升语感水平,从而更好地强化自身的语文学习质量。

一、积累,强化基础

(一)课内精读,寻味经典

关于课程教材,所有入选教材的篇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师生深入品味和细细推敲。所以在课内篇目阅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精读,一字一句、逐词逐段的将内容吃准、吃透,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自身语感。直觉思维是语感的关键要素,但是直觉思维并非先天所具有的,而是需要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所以学生就需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课内教材篇目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感能力。而且在阅读相应篇目的时候也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作为中国和外国经典的神话故事,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提出“神话故事的主角是如何彰显人性的?”这样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解读,就会发现盘古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身上所有的器官都化作世间万物,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进行延续,为人类社会創造生存的物质之所需;而普罗米修斯则是为了人间之火种,而宁愿承受剜肝掏肺的酷刑。尽管盘古和普罗米修斯都不是人类,但是他们身上那种善良到极致的人性却熠熠生辉。所以,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细细品味来掌握作品中的内容梗概和表达方式,从而让自身语感水平随着经典作品阅读量的增大而得到提升。

(二)课外泛读,海量阅读

课内阅读虽然读的都是“精品”,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阅读质量相对较高。但是课内阅读存在着的“时间有限性、篇目有限性、题材有限性”的“三大有限性”,致使学生在课内阅读语感提升的过程中遭遇了显著的障碍。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语感训练效果,需要鼓励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只需要掌握重点阅读技巧、领略文章核心即可。课内文章多以记叙文、散文为主,课外阅读就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说明文。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死海不死》《人类的语言》等等优秀说明文对于学生语感的提升就具有极其突出的作用。学生在阅读这类作品之后,会发现说明文作品会罗列大量的数据,同时其修辞手法应用量较少。通读文章会发现语言质朴无华,较少使用生僻字。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于说明文语感进行培养,让学生再次接触到说明文时就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识别,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段等等,其语感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

二、品析,斟酌推敲

(一)咬文嚼字,剖析内涵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也是主观和客观的双胞胎。因此在语感提升过程中,除了理性和客观的提升阅读量之外,也需要基于主观和感性进行分析与推敲。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来深入品析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使语感提升。例如,《爬山虎的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中的“漾”字值得推敲,在品味的过程中利用“荡”和“泛”进行替代,发现“荡”字呈现出了幅度大、力道猛的特点;而“泛”字则呈现出了幅度小、力道弱的特点。唯独“漾”字不偏不倚,恰得其分。而且“漾”字也将爬山虎拥簇丛生、长势大好的状态表现出来。所以,学生在品味和理解的过程中除了获取到“漾”这个动词的表层意思之外,也对其内在的深层意蕴进行了解和学习,让自身的语感得到锻炼。

(二)身临其境,想象体验

语感是一种感觉,要想升华这种感觉就必须要设身处地在文章内容所描述的真实场景中进行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学生可以将自己化作鸣蝉、黄蜂、叫天子,去体味作者所描述的田园风光。并细细品味鸣蝉的“吟”、黄蜂的“伏”、叫天子的“窜”,去想象那种状态。这三个排比句让风光旖旎的乡野景观表露无遗,构成了一幅壮美无比的美好画卷。恍惚之间,学生就成了文章中所描述的生物,在丛林中、菜花上、草丛间自由自在的游玩。在阅读过程中,语感可以通过想象的方式进行表现,学生也需要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带入课文中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用心和用意。

三、迁移,应用为王

(一)模仿迁移,为我所用

学生在语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对优秀的句式结构和语段结构进行复制和仿写,在反复的模仿训练中,自身的语言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使自身的语言能力提升。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过程中,剖析该文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也模仿该文“总分总”的模式复写文章。该文首先点明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提出飞机夜航是利用了仿生学雷达作为“眼睛”;其次描写了雷达研发过程之艰难,揭示了科研人员的辛苦;最后总结全文,对蝙蝠探路的方法进行总结,同时联系飞机的夜航模式进行关联探究。教师让学生以“学骑自行车”为主题,仿写《夜间飞行的秘密》使用“总分总”结构,在“阅读资料,初次尝试”“狼狈失败,总结经验”“战胜困难,学会骑车”的结构构建之上,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高超的阅读水平最初源于模仿,在掌握句式和段式架构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自然能够予以强化语感水平。

(二)理解迁移,举一反三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是语感的集大成之作用。在阅读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语感培养自然水到渠成。拥有语感技能的学生,即使接触一篇全新的阅读文本,也能够利用自身的语感能力来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遣词造句、文章书写的能力也会提升,通过举一反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观潮》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修辞句子,把江潮的状态、气魄、声音描绘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水墙还是战马,都将潮水的宏伟壮观、摧枯拉朽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运用这些优美的句子,举一反三,通过换喻体等方式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J].家长,2022(08).

[2]王永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1).

[3]沙玉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感培养[J].考试周刊,2018(13).

[4]李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感训练[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07).

[5]范军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08).

猜你喜欢
语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