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2023-08-21 22:29安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山东省

安菲

摘 要:文化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支持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山东省文化企业仍存在融资难、资金缺口大的现状,故需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方共同发力,搭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金融和文化产业的深入对接与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02

自21世纪初以来,国家为提振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推行多重利好的政策,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持续上升。“十三五”期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95%上升到45%,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山东省是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大省,文化产业作为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确定的十大产业之一,对“十四五”期间“全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金融支持力度,扩大文化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是文化与金融发展的双赢选择。

1 山东省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1.1 政策支持力度逐漸加大

为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山东省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助力文化企业纾困与发展,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自2010年国家九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省积极贯彻落实有关精神,相继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搭建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等众多政策文件,不断明确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从加大信贷支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健全银企对接机制等方面,以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企业多元化融资为手段,着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弱等问题,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协同发展。

从山东省财政预算情况上看,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基本维持在1.5%左右,相比其他方面投入,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还是明显不足。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山东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仅为1 701 115亿元,占山东省公共预算支出的1.51%,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相关融资平台不断完善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部门积极促进文化与金融对接,搭建融资平台,不断推进文化项目建设,加大文化经营主体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产业活力。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形成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文化艺术品流转平台和版权交易中心”“三平台+一中心”的战略布局,依托该投融资平台,山东省通过政、企、银对接,不断推动文化与金融协作。从2020年起,山东省搭建了“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好客山东招商引资云平台”招商平台,截至2021年7月,已成功推介200多个文旅项目,对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整体来看,相关活动举办频率还不能满足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平台对文化企业融资的支撑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1.3 融资渠道逐渐拓宽

1.3.1 发展文化产业基金

近几年,为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山东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先后设立省文化发展投资基金、鲁信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并推动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山东子基金。自设立至今,省文化发展投资基金共投资各类项目38个,滚动投资资金达8.65亿元,同时,依托省文化基金发起设立的烟台、潍坊和济南三支子基金的总规模已达到3.04亿元,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 推动文化企业上市

截至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2782家,但已完成主板、新三板等上市的公司仅有少数,山东省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仍主要依赖内部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融资等方式。

1.3.3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从2012年开始,山东各部门联合制定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银行业机构通过设计个性化信贷产品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方式,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随着制度的推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企业的力度逐年加强,各部门不断深入探索金融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信贷力度不断加大。比如,聚焦再贷款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每年单列不少于50亿元再贷款,专项用于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山东全省文旅企业和文旅项目的金融支持,促进融资增量扩面。

第二,小微文化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2022年,山东省明确指出,要建立“1+N”山东省金融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依托“金融辅导攻坚”“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等开展文旅专项服务活动。同年推出的“文旅振兴贷”产品,突破以往融资产品主要倾向大中型企业的现状,依据小微企业等独特的经营特点进行产品创新,拓宽了融资受益范围,实现了政策的落地。

第三,金融服务范围不断扩展。一方面,结合金融辅导扩容攻坚等活动,人行各市中心支行、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积极组织政策咨询、产品推荐等专项融资对接活动,扩大政策惠及面,截至2022年1月,惠及全省713家文旅企业。另一方面,开展多层次银企对接宣传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接,不断扩大银担合作业务规模和覆盖范围。

第四,不断探索金融产品创新。依据文化行业特点,基于信息技术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版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不断优化,近几年出现的“文旅春天贷”“文化创意贷”“山东手造贷”等产品也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

2 山东省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困境

近年来,依托国家政策,山东省各级政府不断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拓展融资渠道,深化文化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作。但是,文化产业还没有充分显现其在宏观经济中的功能定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仍面临诸多困境。

2.1 文化企业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山东省虽然制定了系列的政策,但总体的协调性、稳定性還需提高。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主要聚焦部分热点领域。虽然多数地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与资源衔接,但是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倾斜度不足,原有政策的发挥力度也不足,许多地区出现政策落实难的现象,与原先设定的目标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2021年第三季度的全省文旅贷款余额1749.3亿元,同比多增113.2亿元,但相较于文化产业生产值占GDP的比重,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明显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2.2 金融产品主动适应性不足

文化产业具有“重创意”“轻资产”的特点,产业性质导致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等信贷传统抵押物,虽然系列政策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但现有金融机构适用于文化企业的金融工具和产品种类很少,文化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金融产品创新有限。一方面,山东省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少,文化企业的发展前景难以识别,出于对融资风险防御、技术局限的考量,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较难,且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去中心化机制也尚未应用到无形资产评估中,影响了文化产业信贷市场的拓展进程。另一方面,控制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重要原则,大多数银行对放贷有着自己的传统标准,注重抵押产品的价值,无形资产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导致产权抵押贷款、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难度较大。

2.3 “惜贷”现象仍然存在

一方面,现有的信用等级评估办法无法完全契合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普遍成立了相应的部门,但在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授信审批权限、尽职免责等制度安排上还未全面落实到位,对文化企业还存在“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对小微文旅企业开展了专项金融活动,但是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竞争力弱,抵抗风险能力弱且没有强大的征信背书,难以获取有效融资。

2.4 复合型金融人员缺乏

随着文化产业边界的不断扩延,金融机构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发展前景等难以判断,尤其是对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价值性、资信评估等工作缺乏经验,对文化企业的潜在风险难以识别。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缺乏、文化企业的授信经验积累不足,也导致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2.5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在政策的指引下,各金融机构逐步加大文化产业业务的开拓力度,山东省初步形成了信贷、债券、基金以及专项资金等多层次资金供给体系。但相关金融服务仍处于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平台并未实现充分利用,大多数文化企业无法达到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条件与门槛,常见的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与政府的财政支持。

金融机构秉持低风险的信贷理念,对文化企业承贷能力、发展前景缺乏经验判断,文化金融服务与产品有待进一步创新。相比较,中小型文化企业“固定资产不足、无形资产评估及抵质押难”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在复杂的限制条件和严苛的审查审批制度下,中小型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亟须关注。

3 文化金融协同发展路径

3.1 政策发力,发展文化领域政策性金融

坚决落实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加以政策引导和投入资金。第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完善文化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聚焦文化信贷风险补偿等融资关键环节,优化文化金融业态,建立政府、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共担风险,为文化企业信贷、信托等业务提供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提高金融支持文化的积极性。第二,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业务进一步出台税费优惠政策,降低文化企业与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实现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金融倾向,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形成社会资本敢进入、愿投入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

3.2 技术加持,健全完善文化投融资平台

基于区块链技术规范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等,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与文化企业征信体系,打通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的各个环节,为金融机构、文化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全流程的融资、信用、经营、税收等基础数据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得平台用户与监管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进而提高融资信息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规避风险,解决无形资产评估难的问题。

3.3 自身发展,增强文化企业自身竞争力

文化企业要持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形成金融资源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科学统筹发展,加大对数字文化的开发,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能力与市场认可度,提高融资资质。另一方面,依托省内政策支持,整合相关资源,增强企业实力,使文化企业尽快达到市场融资的准入条件。

3.4 金融支持,完善文化金融的融资体系

3.4.1 鼓励金融服务持续创新

依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深入推动文化金融协同发展。一方面,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依托相关政策,积极探寻服务文化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的路径:继续推进专利权质押、著作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业务,创新担保体系与贷款模式,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产品规模。另一方面,设立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为影视、传统文化、文化创意、出版发行等细分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此外,加强金融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团队的建设,确保能够及时根据文化产品特性,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文化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以及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

3.4.2 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持续挖掘文化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衔接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与金融资本,借助证券融资、投资基金等渠道,拓宽融资资金来源,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1)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持续丰富与建设文化产业贷款担保等系列专项基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制度,分散文化产业高风险的同时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基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发挥政府财政作用,引导基金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保障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文化全产业链投资布局。

(2)继续培育优质公司上市。

加强文旅部门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的对接沟通和信息共享,有针对性地做好上市培育服务工作,深挖细挖文化旅游产业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培育优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保证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与需求。

(3)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债券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

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通过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企业债权融资培训力度与频率,確保文化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科学构建具有文化产业特征的资信评估体系,以版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信托资产,进行无形资产证券化融资。

(4)持续加大信贷力度。

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根据文化产业特点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文化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4 结语

文化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已经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但在文化与金融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加速其发展,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普惠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以山东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19,(05):8496.

[2]李真.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2,(03):128131.

[3]谭晓玉.山东省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研究[J].商讯,2021,(24):3132.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山东省即墨市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