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调查研究

2023-08-21 10:15陈玲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陈玲玲

摘 要: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党员带头发挥模范作用;但部分居民行动不足、对志愿精神认知不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完善。对此,应加强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宣传志愿精神,营造浓厚氛围;完善组织管理,推动社区治理,不断完善社区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关键词:疫情防控;居民;志愿服务;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07

1 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的效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影响党和政府执政的根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是社区治理共同体中重要一员,在满足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基层社区治理面临极大考验。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全国的社区在阻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肩负巨大责任。疫情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是应急式志愿服务,不同于常规志愿服务。社区处于封闭管理,居民成为防疫志愿服务的主体。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共同为危机下的社区治理贡献主体力量。

2 资料来源和方法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反映当前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实践及评价。问卷内容涵盖基本信息、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组织保障、志愿服务认知展望四部分。以W市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调查,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问卷,邀请居民填写。本次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28份,回收率为97.27%。对回收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 19.0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W市社区居民防疫志愿服务的现状,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428名对象中,女性占比77.34%,男性占比22.66%。年龄分布上以18~28岁和29~44岁居多,占比分别为48.13%和45.79%,45岁及以上人数较少,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社区志愿服务参与

关于“是否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参与190人,未参与238人。未参与的比例为55.61%,超过一半。对“政治面貌”和“是否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党员参与的比例最高,为61%,这充分说明了广大党员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模范作用。

关于“影响您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阻碍”,未参与的238人中,172人表示“没有时间,与个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相冲突”,占比达72.3%。61人表示“缺乏获得志愿服务消息的途径”,占比25.6%。“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不足”占比7.1%。利用SPSS 19.0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合卡方拟合优度检验,验证各选项選择比例是否均匀分布。

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χ2=410.474,p=0.000<0.05),意味着各项的选择比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没有时间,与个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相冲突”和“缺乏获得志愿服务消息的途径”两者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

在“获取社区防疫志愿服务消息的主要途径”上,参与的190人中,52.1%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微信群或QQ群”获取;47.4%通过“志愿者团体其他志愿者”获取;40.5%通过“社区宣传栏招募公告”获取。可见,社区仍是居民获取志愿服务消息的主渠道。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χ2=39.160,p=0.000<0.05)。“社区志愿服务微信群或QQ群”“志愿者团体其他志愿者”两者的响应率和普及率较高。

在“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活动类型”上,参与核酸检测服务占比最高,为84.2%;其次为小区门岗出入登记、卡点值守,占比分别为31.6%、27.4%;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服务、专业性服务(心理辅导教育辅导)两者占比较低,分别为15.8%、7.4%。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χ2=288.980,p=0.000<0.05),响应率或普及率显示,居民参与社区核酸检测服务明显高于其他。这与W市在疫情来临之际开展数轮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相吻合。

在“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上,希望帮助有需要的人回馈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增加社会实践三者占比较高,分别为77.9%、63.2%和53.2%。获得个人荣誉、单位评奖评优两者占比较低。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χ2=251.207,p=0.000<0.05),意味居民对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性。“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回馈社会”响应率和普及率最高。这一结果与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精神高度一致。

3.2.2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保障

关于“参与志愿服务前是否接受了岗前培训”,190人中有157人表示接受了岗前培训,培训率达82.6%。关于“如何看待和评价岗前培训”,参与培训的157人中,102人表示“培训有必要,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帮助”,48人表示“培训多为简单口头指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另有7人认为培训没有必要或过于形式化。调查显示,居民大多参与核酸检测,操作流程需经专业人员指导,故大部分人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岗前培训。

在“参与志愿服务遇到的压力或阻碍”上,认为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工作的占比最高,为66.3%;其次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占比36.8%;另外还有担心影响家人健康、担心自己感染、缺乏专业知识影响服务效果等。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χ2=84.363,p=0.000<0.05),“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工作”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说明当前部分居民对疫情之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性认识欠缺。

在志愿服务的奖励方面,对“期望获得的奖励”和“实际获得的奖励”分别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均呈现出显著性。对于期望的奖励,“有没有奖励无所谓”的响应率或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物质奖励”的响应率或普及率最低,这一结果也契合了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和无偿性。志愿者更倾向于获得精神奖励。而对于实际奖励,“荣誉证书”的响应率或普及率明显较高,但仍有19.5%的人表示“未获得任何形式奖励”。可见,当前志愿服务激励保障仍存在一定欠缺。志愿服务的自愿和无偿,与奖励和激励并不矛盾。

3.2.3 志愿服务认知展望

关于“志愿服务的精神”,428名被调查者中能准确选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仅有104人,占比243%。可见绝大部分居民并不了解志愿服务精神,对志愿服务精神内核认知和理解尚处于较低层次。即使是参与了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居民,能准确回答出志愿服务精神的比例也仅有26.32%。

关于“志愿服务的未来前景”,调查者认为“前景较好”和“前景非常好”的占比之和为88.79%;仍有10%左右的人持消极态度,认为志愿服务“前景不明”或“前景较差”。

4 W市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居民参与意愿强烈,但行动不足

调查发现,92.29%的居民表示愿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共建美好家园,表明居民参与的意愿强烈。但调查也显示仅44.39%的居民实际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可见部分居民存在参与意愿强烈但行动不足的问题。对于未参加的原因,72.27%的人表示“没有时间与个人事情相冲突”。个人因素成为最大阻碍。这说明部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存在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对志愿服务停留在认知层面,未付诸实际行动。

4.2 志愿精神认知不足,内核把握不深

关于志愿服务的动机,77.9%的人表示希望帮助有需要的人回馈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不求名利、不计回报、无偿为他人服务。但也有18%的居民为获个人荣誉或单位评奖评优。说明少部分居民对志愿服务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调查发现,只有243%的居民能准确表述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志愿者中这一比例也仅为26.32%。可见,相当一部分居民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模糊,远未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部分居民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强烈但行动不足,也是由于缺乏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和把握,精神驱动力量不足。

4.3 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完善,保障不到位

首先,社区志愿者招募方式單一,组织化程度不高。志愿服务微信群、QQ群、其他志愿者告知是居民获取志愿消息的主渠道。宣传招募未覆盖全体居民。此外83%的人表示未加入社区或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70%的志愿者表示未在志愿平台注册信息。其次,志愿服务培训效果不佳。应急式志愿服务离不开专业人员指导。虽然82.6%的志愿者都接受了培训,但仍有31%的人表示培训多为简单口头指示,缺乏专业指导。心理辅导、特殊群体关爱等专业性志愿服务缺乏。最后,志愿者保障和激励不到位。志愿者面临各种身心压力,如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担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等。这些问题应予以重视。在志愿者激励方面,以精神激励为主,仍有20%左右志愿者未获得任何形式激励,激励形式总体较为单一。

5 完善W市社区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5.1 加强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应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引领,汇聚治理合力。

一方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素质。强化党组织班子成员对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的理解和认同。

另一方面,建设志愿服务阵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做好志愿服务规划和组织,打造品牌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引导社区居民群众认同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另外,储备应急志愿服务力量。

5.2 宣传志愿精神,营造浓厚氛围

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浓厚志愿服务氛围。线下依托居委会,面向社区居民群众,开设志愿服务大讲堂。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志愿服务历程及志愿精神,加深群众认知。邀请优秀志愿者讲述典型事迹,分享心路历程,引导居民感悟志愿精神。组织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项目评选表彰,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线上发挥新媒体优势,宣传志愿精神,推送志愿者先进事迹。居委会积极运用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志愿服务信息,大力宣扬志愿服务国家政策、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者事迹,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凝聚社区治理力量。

5.3 完善组织管理,推动社区治理

探索建立“基层政府主导、社区党建引领、居委会推进、居民参与”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促进志愿者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基层政府建立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落实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做好志愿服务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管理。居委会具体推进项目运作,组织志愿者招募培训,丰富激励和保障,发挥志愿者合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重要主体,应积极发挥自治主体作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养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11/content_5624201.htm.

[2]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EB/OL].https://news.gmw.cn/2021-09/22/content_35179523.htm.

[3]张强,张元.中国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前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观察[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20,42(04):99103.

[4]唐博.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要加强党的领导[N].光明日报,20200729(07).

[5]郭彩琴,张瑾.“党建引领”型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探索:理念、逻辑与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3):1520.

[6]毛振华,姚祥燕.疫情之下志愿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调查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21,(03):103110.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