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胶产业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分析

2023-08-21 22:29闵恩光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产业发展

闵恩光

摘 要:以海藻作为原料提取的海藻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日化、印染、医药、宠物食品等。近年来,海藻胶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形成以海藻养殖、加工提取、国内外市场销售,全方位综合发展的产业。本文对海藻胶产业的发展及其市场竞争,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对海藻胶生产企业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进行分析,探讨未来海藻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海藻胶;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分析;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03

1 海藻胶产业概述

海藻胶产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亚洲,包括中国、日本、菲律宾以及欧洲的挪威、丹麦、法国等国家。主要包括卡拉胶、海藻酸钠、琼脂,具体应用于肉制品、软糖、果冻、乳品、牙膏、印染、医药、宠物罐头等。

发展初期,受限于生产技术和野生海藻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未能形成稳定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和供应,在各类行业中,未能广泛的应用。

20世纪中后期开始,伴随食品工业的发展、海藻提取技术的提高、海藻人工养殖的发展,海藻胶逐步工业化规模生产。其中,卡拉胶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菲律宾发挥其海域优势,大力发展海藻养殖,建立海藻原料的稳定供应,开始规模化工业生产卡拉胶。生产技术上变革,从原有的酒精提取和氯化钾提取的精制卡拉胶,发展到半精制卡拉胶(PES),并逐渐占据市场主流,产业规模及消费应用市场逐步建立。

中国海藻胶体产业,20世纪90年代,在海南、山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出现卡拉胶、琼脂生产企业,未形成规模化工业生产;直至21世纪初,中国的企业家,在上海和浙江分别建立起规模化的卡拉胶、琼脂工业生产基地。基地利用接近海藻产地的地理优势、创新的生产技术、科学的企业管理能力,经过近20年的时间,凭借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将全球的卡拉胶产业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印尼等新兴海藻产区建立海藻原料及初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利用中国完善、成熟的工业体系,对海藻原料及初制品原料进行深加工,建立更为稳固、合理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继续引导全球卡拉胶、琼脂产业。

20世纪60年代中国山东、日本、挪威等企业开始规模化生产海藻酸钠。中国海藻酸钠企业发展的路径,基本与卡拉胶、琼脂企业类似。当前中国海藻酸钠产量,占据市场60%左右,海藻酸钠产业中心,也逐步由挪威、法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山东等省份。

2 海藻胶产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在全球贸易新形势下,中国海藻胶企业充分發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中国食品工业市场;同时,开展各种国际合作和国外投资,大胆走出去,融入全球海藻胶体产业链各个环节,参与市场竞争。

结合当前海藻胶体市场,借助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市场具体分析如下。

2.1 供应商谈判能力

海藻胶的海藻原料供应国家,主要来自印尼、菲律宾、智利、中国、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等。印尼、菲律宾、中国等海藻主要依靠养殖;智利、秘鲁等,依靠海域野生海藻的收割。海藻品种,以耳突麒麟菜E.Cottonii,刺麒麟菜E.Spinosum,江蓠菜Gracilaria,巨藻MP,LN,LF等为主。

4个圆点,分别代表印尼、菲律宾、智利、秘鲁,地图参考FAO主要渔业区域图。

海藻产区多集中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以及部分南美洲的冷水域。海藻易受自然气候影响大,经常遭受多种自然灾害,例如菲律宾产区的台风、印尼产区地震、洪水等。特别是近些年,厄尔尼勒现象及La Nina现象,造成东南亚海藻产区,以及智利产区的野生海藻产区的减产,对整个海藻胶体产业的原料供应产生严重影响。海藻容易受糜烂、白化病害影响,直接导致产量的下降。作为海藻酸钠的原料,智利的野生巨藻等,近些年的过度收割,上岸数量逐年减少,导致海藻酸钠的价格近些年持续走高,智利政府也把海藻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海藻人工养殖技术,改善供应条件。

过去30年的海藻供应情况分析发现,海藻供应受制于自然灾害等影响,产量下滑,菲律宾、智利表现得明显;同时,印度尼西亚、秘鲁等新兴海藻养殖产区出现,让海藻供应逐步增加。总体上,整个海藻胶体产业的原料供应都相对比较紧张,供应商谈判能力比较强,这也是对海藻胶体产业的威胁。

2.2 消费者谈判能力

在食品工业中,海藻胶起到的特殊功能,如凝胶、稳定、乳化等,很难被其他食品胶体替代;同时,海藻胶产业规模值相对较小,规模级生产商相对集中,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一般。

近些年,海藻胶价格起伏较大,特别是近两年,全球经济受到COVID-19和俄乌战争影响,市场需求减弱,食品配料产业需求放缓,订单减少,价格普遍疲软;但海藻胶体产品价格,由于受到原料供应的影响,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海藻酸钠,已经持续高价位运行近3年,卡拉胶和琼脂价格也不稳定,市场对海藻胶体的高价有抗拒,但消费者在讨价还价能力上相对较弱。

2.3 新进入者威胁

海藻胶产业相对成熟,规模不大,新进入者在生产技术、原料采购等方面,进入壁垒比较高。很多国家把海藻养殖归属到渔业部。如何把握各个海域海藻质量差异,控制成品海藻胶体质量稳定性,需要多年实际海藻胶体车间生产经验的积累。区别于生物发酵类胶体,海藻胶50多年产业发展历程中,有新进入者较多,特别是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国的企业投资建厂。最终中国企业和菲律宾企业经住了市场优胜劣汰的考验,建立起以浙江、山东等生产基地为中心,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海藻胶体产业竞争格局。

2.4 替代品威胁

海藻胶体在食品工业中起到的特殊功能,例如卡拉胶在肉制品等应用过程中与肉蛋白反应,在食品体系中建立网状结构,保持住水分,让肉制品等爽口多汁等,这是其他食品胶体、磷酸盐类等难以替代的性能。

卡拉胶、海藻酸钠、琼脂等来自源于天然健康的海藻,在全球市场食品市场倡导健康、绿色、安全的理念背景下,海藻胶体受到全球市场的普遍欢迎。新替代品,在绿色、健康、安全方面,很难替代海藻胶。

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方面,海藻胶体的全球统一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被市场一致认可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JEFCA标准INS No.407/406/401,中国国标GB1886.169-2016,欧盟EU Regulation E407/E407a/E406/E401。新替代品进入门槛比较高,在食品安全法规上,各类毒理性实验等耗时论证时间长,投入成本高,新替代品进入门槛较高。

2.5 行业竞争对手

海藻胶体行业企业,可以划分为3类企业。菲律宾、挪威、日本等传统海藻胶生产企业,产品应用市场的开发和建立时间比较久;虽然近20年,市场占比被中国企业逐步替代,但仍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这类企业依靠本地海藻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及积累多年的生产技术经验,产品质量稳定,质量控制较好,但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相对中国企业,进度较慢;也导致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竞争力逐步降低。

另外,以中国浙江、山东等为代表的企业,经过20多年集中力量对生产和应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能力不断升级,始终维持中国企业海藻胶的品质优良稳定,服务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逆转了之前依靠进口海藻胶的状况,提高中国食品工业的水平,特别是肉制品、糖果等產业。在国外市场,中国海藻胶依靠品质稳定,规模优势下的成本控制,建立起口碑,特别是以中国浙江基地的生产企业,锐意生产技术创新和品质把握,管理升级,让很多国外同行企业发现其生产成本高出中国企业很多。国外同行逐步转换角色,从中国企业购买成品或半成品,进行转卖、复配,成为经销商、复配商,降低了其对市场的主动控制能力。

另一类企业,是以西班牙、法国、美国、丹麦等为主,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以采购或生产单体海藻胶体,与其他食品配料进行复配,提供给终端客户。利用掌握市场渠道的优势,赚取利润。通过多年的利润积累,很多企业在本国或海藻产地新建工厂。伴随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市场渠道层级扁平化,很多大型跨国食品企业,建立直接采购,节约成本,海藻胶市场渠道发生变化;这导致很多欧美企业失去利润来源,在市场上逐步失去优势。

3 中国海藻胶企业职能分析及未来发展

中国海藻胶企业经过多年经营,在国内外市场赢得市场信赖,建立起中国企业的自主品牌。未来发展过程中,继续保持产品质量,充分发挥企业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服务全球客户,尤为重要。

坚持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中国海藻胶企业发展至今,充分抓住和利用中国完整发达的工业体系,建立生产设备、工艺、原辅料等优势,把全球海藻胶产业中心,由欧美、菲律宾转移到中国;从中国食品企业依赖进口海藻胶体到中国海藻胶体的出口创汇,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发展过程中,技术上,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能动性,不断保持生产设备、工艺等技术创新动力;坚持产品应用的研发创新,在胶囊、医药耗材、乳品饮料等领域不断突破,跟随和领导行业应用发展;管理上,借鉴欧美近现代的管理理念,结合中国管理文化自身特点,建立中国海藻胶体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管理水平,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基础,建立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实施成本领先竞争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海藻胶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职能不可缺少,与经济职能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企业长远发展,赢得市场实现利润,环保设备投入、员工职业健康、纳税和提供社区就业等社会职责,必须积极担当和把握。

其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是中国、欧美和东南亚等海藻胶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海藻胶体生产加工过程中,水和蒸汽用量大,中国海藻胶体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社会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和完善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较弱;但伴随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法治力度加强,行业发展重新洗牌,东南沿海兴起的各类家庭作坊式工厂面临挑战;浙江等大型海藻胶企业,建设和运营中,环保设备大规模的投入,绿色发展和绿色营销,让企业发展占据优势。

食品工业面临食品安全、清洁标签、低热量等各种新要求和挑战,倡导健康、绿色、环保新理念。未来发展中,中国海藻胶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顺势而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 总结

总体分析,全球海藻胶体产业发展及市场竞争,经过30多年的变动,进入相对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在整个产业链中,各个企业所担任角色,比较清晰,这也有利于整个海藻胶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海藻胶体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和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挑战,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贸易一体化背景下,发挥企业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促进海藻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冰青,于宁,杜逢超,等.鲁闽海藻产业发展对比分析及山东省海藻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8,(02).

[2]喻自清.海藻产业发展大有前途[J].农业知识,2016,(36).

[3]张兰婷,韩立民.我国海藻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7,(06).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产业发展
论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网络环境下古风音乐的分析与展望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