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目标分解下的专利联盟建设探讨

2023-08-21 10:33薛亚君田家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利益冲突

薛亚君 田家林

摘 要:从单一目标出发,将专利联盟的利益分为联合研发型、对抗外部攻击型、组建专利池统一维权型、组建专利池对外授权型、降低内耗型专利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利益目标下专利联盟的组建动因、利益目标、利益冲突和冲突解决机制。

关键词:专利联盟;利益冲突;利益目标分解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27

0 引言

在當前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中,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已从先天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后天形成的创新成果。然而,由于产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加,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全部知识产权。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加入了知识产权联盟,以维护自身利益。在知识产权联盟中,最重要的一种联盟是专利联盟。

尽管近年来我国专利联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联盟组织松散脆弱、工作效率低下、成员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联盟成员的利益目标多样化,利益分配机制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利益目标分解作为专利联盟组建的分析工具。利益目标分解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将各种利益目标进行分解,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专利联盟中的利益相关者为成员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在专利联盟中,政府机构的利益目标,是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推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行业协会的利益目标,是通过联盟共同维护行业的知识产权,加强业内各方之间的协作,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一般而言,这两类主体与联盟的成员企业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但是,不同企业参与专利联盟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却可能有所不同,利益目标分解可以将复杂的目标分解为更具体单一的目标,并找到目标的关键性能指标,从而更好地协调联盟内各企业的矛盾。

1 联合研发

联合研发型专利联盟,其主要目标是在研发方面进行合作,以创造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这种专利联盟的成员企业之间关系比较紧密,需要成员共同投入资源和资金,以实现共同的研发目标。

在这类联盟中,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成员之间的利益或风险分配不均。例如,一个成员可能比其他成员为联合研发贡献更多的资源或专业知识,但却得不到相应的知识产权或商业利益份额,贡献大的成员常常被其他成员搭便车。同时,由于联盟成员的商业利益和技术路线可能会不同,因此,当一个成员发明了一项新技术之后,其他成员可能会对该技术如何运用有不同的想法或计划。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影响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并最终导致联盟的解散。因而,对于联合研发型的专利联盟,解决冲突的关键点是在联盟章程中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研发方向选择机制,并按照各个成员的贡献建立研发成果分配机制。

2 对抗外部攻击

对抗外部攻击型的专利联盟,其成员企业的目的是将各自拥有的专利资源集合,抱团取暖。如果联盟中的某个成员受到来自外部的专利攻击,其他成员便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集体抗争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典型的联盟如深圳平衡车专利联盟。

对抗外部攻击的专利联盟,其成员之间的主要利益冲突是防御成本和责任的分配。虽然理论上所有成员都会从成功的诉讼中受益,但每个成员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这便使得成员之间在如何分配法律成本和潜在的损害赔偿责任等方面存在矛盾。此外,各成员在应对外来专利侵权指控的策略上也存在冲突,例如,一些成员可能希望采取激进诉讼的策略,而另一些成员可能更喜欢迅速并悄悄地了结案件。各成员对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还是使其专利无效,抑或简单地将损害降至最低,也会有优先选择顺序的分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重点是各成员企业一个建立明确和开放的沟通渠道,共同制定与联盟整体目标相一致的行动计划。

3 组建专利池统一维权

组建专利池统一维权型的专利联盟通常在专利密集型的行业中产生,其成员一般实力较强,拥有较多专利。这类联盟典型的如广东顺德电压力锅联盟。该联盟通过组建专利池,利用专利维权、许可等手段运营,对多家侵权企业发起侵权诉讼,迫使这些企业或者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或者与联盟达成和解并支付专利许可费。

组建专利池统一维权型的专利联盟,由于不同成员所持有的专利在技术领域、市场价值、被侵权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成员也有不同的维权策略,因此在起诉范围、诉讼费用、解决方案、如何分配决策权、协调成员的行动等方面存在着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利益冲突,这种联盟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和规则,以确保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例如由成员共同选举建立一个决策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决定是否起诉侵权者以及如何进行维权,并根据成员的专利数量或质量来分配维权的成本和收益等。

4 组建专利池对外授权

该类型专利联盟的成员企业通常拥有若干标准必要专利,联盟将成员企业所持有的标准必要专利形成一个专利池,对内进行相互许可,对外则统一进行授权许可活动,典型的例如美国的MPEG专利联盟。

对外授权型的专利联盟较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升成员整体的议价能力。其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为专利如何授权许可,以及许可收益的分配问题。在授权许可方面,成员可能会对授权范围、授权方式和授权费用等方面持不同意见;在收益分配方面,由于各个成员的专利价值不同,对专利池的贡献不同,可能会引发成员对收益分配不公的指责。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联盟需要建立授权许可的规则和程序,并进行公开透明的协商。在收益分配方面,应当根据专利的价值和专利对专利池的贡献度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5 降低内耗

降低内耗型的专利联盟,其目的是避免成员之间的专利纠纷和诉讼,并寻求产业的良性发展,典型的如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专利联盟。

降低内耗为目的的专利联盟,其成员加入联盟,则意味着同意其他成员共享自己的专利。然而,由于联盟成员之间还是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他们必须在合作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平衡各自的专利权益和市场份额,避免相互之间的专利侵权和诉讼。这种类型的专利联盟中,一些成员寻求尽可能多地与他人共享专利,而另一些成员会认为专利共享的范围应该有所限制。因而,如何平衡各自的专利权益和市场份额,使每个成员都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同时避免因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发生专利纠纷,成为联盟成员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为此,联盟成员需要在联盟组织架构的规划上充分考虑成员间的利益平衡,确保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决策和行动符合各个成员的利益要求。联盟成员需要约定在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机制和程序,建立起互信机制,积极沟通交流。

实际生活里,专利联盟很少只有单一的利益目标,多个利益目标的组合是常见的情况。以“联合开发新技术+对抗外来攻击”型的专利联盟为例,在联合开发新技术的目标下,最佳的联盟架构是纵向强強联合,即由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组成联盟。而在防御外来攻击目标下,最佳的联盟架构是横向强强联合,即由一些相互竞争但在某些方面可以互相支持的企业组成联盟。而如果一个联盟既有防御攻击的需求,也有联合开发新技术的需求,则需要在联盟内部找到一种平衡。当两个目标发生冲突时,就需要确定不同利益目标的优先等级,并根据利益目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确定建设内容的优先顺序。如果联盟成员主要关注的是新技术的开发,那么联盟的首要任务就是共同开发和推广新技术,而防御外来攻击是次要目标,反之亦然。

6 结论

总之,在多利益目标下,专利联盟成员间的利益冲突一般更为复杂,确定联盟建设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每个利益目标的优先级、行业的特性、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等。

参考文献

[1]马忠法.专利联盟及其专利许可政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09):4548.

[2]张晓东,张琼.我国非标准型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研究——基于利益目标分解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113119.

[3]倪加洲.专利联盟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21.

[4]刘云,桂秉修,冉奥博,等.中国专利联盟组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案例调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03):225233.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
关于《关注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对近视进展防控的新方法》一文利益冲突的更正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如何应对指南制订中的利益冲突
国外医学期刊对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与探讨
香港怎么防裙带腐败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研究
出版工作中与编辑有关的利益冲突及相关策略
“三公”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研究
社会责任视阈下旅游景区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
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管理及其制度投入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