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探析

2023-08-21 11:36童敏翟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微媒体高校党建微时代

童敏 翟波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媒体已成为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微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概况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运用微媒体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党建;微媒体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63

“微时代”即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背景,以手机、笔记本电脑为移动终端,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微直播、微支付等形式,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微时代”的开启为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精准把握校内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微媒体的优势,以“微活力”唤醒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生机。

1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概况

2014年初,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与新华社、腾讯公司等相关单位合作,共同建立了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平台,并于同年6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党打造服务型党组织,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信息化技术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其后,各地省委、省政府纷纷响应,从微入手,以微技术为手段,以微平台为载体,以微动力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全面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要因势而动、因地制宜地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微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在运用微媒体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着重对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党员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运用微媒体开展党员理论学习和教育。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因此,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拓党建网络教育新阵地,各大高校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平台探索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一方面,各高校以“微党课”为中心,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为了更好地弘扬主旋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各大高校组织党员进行线上党课学习,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了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效,以“微”为突破点,创建“微党课”,构建党员线上教育新平台。另一方面,各高校在教育形式上深入挖掘,不断提升理论教育的实效。各高校通过微直播、微宣传、微动漫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微内容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宁夏大学搭建了“宁大党建微平台”,通过推送学校党建工作相关动态、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力求在日常生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河北师范大学计划开展了“党建之声”微广播活动,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增设了微广播专栏,以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筑牢理想信念、共同进步。

第二,运用微媒体进行党员管理和监督。

在“微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生活的生机与活力,部分高校通过建立微信群或注册微博的方式组织党员进行线上互动交流。如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于2016年就开展了“六微”党支部线上党建工作模式,引领党员“微信群里跟党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建立了“学院支部V平台”,利用微博的灵活性和即时性,激发了师生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既拓展了党内组织生活的新形式,也为党员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党员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建言献策,确保党组织能及时发现问题,更好的推进党组织的工作。

2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

2.1 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性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因此,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更要把握好新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促进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然而,受传统工作思路与方法的限制,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方法尚未跟上微时代的步伐。具体表现为在微媒体党建平台的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投入不足,更新频率低、流于形式,未能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最大化,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建立了高校党建工作相关的微平台,并通过其发布学习资料就是运用微媒体开展了高校党建工作。

2.2 工作内容缺乏时代性

当前,各高校的党建工作内容较为固化,缺乏时代性。具体表现为几点:第一,党建内容趋向“事务性”。近年来,各大高校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党建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但其推送的内容更多偏向于传达党务会议精神、党务通知等,难以满足师生党员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思想需求,缺乏可持续的吸引力。第二,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钩”。当前,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很少能紧跟时事,将理论与实践作以紧密的结合,缺乏对应性。因此,教育效果尚不理想。第三,党建内容缺乏厚度与深度。部分高校党建平台所展示的内容东拼西凑、照搬硬抄,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内容浅显,缺少鲜明的特色。第四,党建内容更新频率低。建立高校党建工作微平台,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不是赶潮流,也不是随大流,而是要切实回应时代的诉求。很多高校党建微平台的建立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更新频率持续走低,逐渐变成所谓的“僵尸账号”。

2.3 工作平台缺乏联动性

当前,各高校的党建工作平台虽已建立,但校际间平台的交流与合作较少,缺乏联动性。具体表现为几点:第一,各大党建平臺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增强各大党建平台的联动性,统筹利用各大平台的有效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大平台的优势,进而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当前,各大高校在运用微媒体推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各载体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各载体间缺乏清晰的分工和协作,以至于推送的内容重复率高、交互性不强,难以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和长处,使其最终的效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第二,平台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一方面,平台资源优化整合呈现碎片化特点。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高校在运用微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时,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的梳理与整合,致使高校党建资源碎片化。另一方面,缺乏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无论是传统的党建工作形式,还是利用微媒体推进党建工作,都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两者缺一不可。但当前很多高校对这两种党建工作方式的使用有失偏颇、顾此失彼,往往出现过于重视传统党建工作方式而忽略网络党建作用的倾向。因此,如何将这两种党建方式有效结合、形成互补之势,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第三,主客体之间互动少,党员参与度低。目前高校党建微平台只是单方面向党员灌输理论知识,缺乏跟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有效对接党员的实际需求,进而减弱了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2.4 舆情引导缺乏系统性

不同于传统的党建方式,微媒体更具开放性与交互性,这就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舆情环境更加复杂。首先,高校网络舆情微生态复杂难控。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党员阅历浅、认知少,辨别信息能力较弱,在网络信息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自身的价值观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容易被负面的舆论恶意操纵和利用,最终干扰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微生态”大环境复杂。一些商业团队也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平台进行商品宣传和产品活动,同时大量的娱乐性信息也充斥其中,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微生态”环境更加复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干预,势必会削弱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缺位。网络谣言的蔓延,会导致网络舆情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极易触发负面情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威望,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网络舆情的处置宜疏不宜堵。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在网络舆情的预警、监督、引导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高校往往以“控制者”的身份出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习惯地采取删帖、禁言、控评等强制性措施,从而导致舆情事件陷入更加复杂的局面,难以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赖。

3 “微时代”背景下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3.1 树立“微理念”,完善高校党建工作规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及时转变固有理念,以理念创新推动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将传统党建工作模式与微媒体党建工作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把党建微平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之中,为高校运用微媒体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和总结党建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不断更新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者既要统筹全局,又要着眼细节,在遵循本校基本工作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其他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去芜存菁、结合实际,统筹整合,找到适合本校党建工作现状的工作方式。

3.2 开展“微服务”,精准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微媒体+服务”模式,是建设服务性党组织,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首先,要利用平台优势,拓宽服务范围。高校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有效掌握相关信息,并针对党员需求,进行私下“一对一”帮扶,实现精准定向发力,从而有效提升服务成效。其次,要立足本校实际,构建特色化服务模块。高校应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更加贴近党员专业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模块,与党员实际的学习生活相贴合,实现服务内容和专业特色的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能力。最后,要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联动,形成叠加效应。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深入学校、班级等场所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同时精心打造线上微媒体志愿服务队伍,以便切实回应学生声音,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

3.3 打造“微团队”,切实提高党组织凝聚力

在“微时代”背景下,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微团队”对于层层落实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明确队伍分工。从微平台的建立、微内容的撰写、形式的加工、模块的设计到最后的推送和系统的维护都应该确定主要负责人,明确相关责任,确保团队效益最大化,从而切实提高师生党员学习的成效。其次,要提高学生党员的媒体素养。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也是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学生党员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定力不足,对网上一些错误信息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因此,高校要加强“微团队”的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建教育,提高他们对微媒体信息的甄别能力。

3.4 共享“微平台”,加强党员线上互动交流

高校党建微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零距离”互动,是增强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增进党组织凝聚力的有益尝试。首先,要以“微直播”为手段,开展党员线上即时交流。高校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在微平台分享工作经验、传授理论知识,并通过实时弹幕,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隔空交流”。其次,要建立微信交流群。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者可以在微信群里定期推送党建知识,使党员可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微学习”。党员也可以在微信群内晾晒个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心得,以此激发其他党员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按班级单位,建立多个微信群,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党员可围绕主题,并结合自身实际,在微信群里各抒己见,进而使党员在讨论中潜移默化的获得成长。

3.5 优化网络輿情风险联动处置流程

在微媒体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便捷性和高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舆情风险。因此,做好高校党建工作,需对党建微平台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把握舆情走向。

首先,要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在全面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处置的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细化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务求网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部门能迅速做出反应、给予回应。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效率,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各部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整体水平。

其次,要做好多方面的应对预案。在突发性事件爆发后,高校理应追本溯源,找到事件爆发的矛盾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防止事件进一步的发酵。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正面舆论引导的工作,及时还原事件真相,回应大众声音,争取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煽动言论的集体或个人,高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责任问责。

最后,要注重评价效果反馈。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风险处置工作的科学评估和全面的过程考核,以便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相关经验,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进而切实增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工作的能力。

4 结语

微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载体。将微媒体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各高校在运用微媒体开展党建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性、工作内容缺乏时代性等。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开展党建工作,既要立足本校实际,及时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又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蓉蓉.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守正与创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3):4954.

[2]习近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N].人民日报,20220302(001).

[3]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J].新长征,2022,(01):41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83.

猜你喜欢
微媒体高校党建微时代
浅析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微媒体推广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