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下党建社会工作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2023-08-21 11:36宋加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宋加超

摘 要: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以公共危机背景下F社区的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實践为研究对象,对党建社会工作的路径展开分析。研究认为,以往党建社会工作的路径面临社会工作专业性与社区主导性的矛盾、专业性与社区服务政治性的矛盾。从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以往的相关问题与经验、具体社区的实际、新路径四个部分展开讨论,提出党建社会工作的完善对策:通过党员社会工作者参与的方式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区服务的政治性、社区主导性相耦合,并通过建立不同党组织之间的联动平台发挥党建社会工作的优势。

关键词:党建社会工作;社区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64

1 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

党建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明确了党建的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针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性服务领域,在中国逐渐得到了重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不仅要求社会工作与党建思想相互融合,更要求在党建的引领下,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不仅是党意志和方针的具体实践,也是社会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的表现。

社会工作在党的制度引领、行动引领、资源引领下,可以有效链接社区资源、回应居民需求、转变居民观念、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不仅能够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而且还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治和共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不仅要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党建社会工作以政府的相关政策为出发点,聚焦于党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对社会组织发挥怎样的引领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党与社会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更大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党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视角,坚持共建思维,抓住党的引领这一原则,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尤其是在公共危机背景下,对于打造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深刻意义。

新冠病毒防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兴力量,只有通过深度融合,才能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F社区党建引领下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建社会工作的研究集中于党建与社会工作组织融合的对策及路径的探索。调查F社区以往党建经验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党建社会工作的党性引领不强。

党在社会工作中的领导不被社区群众所了解,社区群众不明确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党服务和帮助人民,导致群众对党的认知过于狭窄。仅仅是认为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而不是党和国家提供的便民服务,党建优势无法在群众中得到宣传和推广。这不仅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而且缺乏党员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性的发挥。

第二,社会工作组织中没有固定的党组织。

社区中开展的党建活动,通过每周举办党的活动,阅读有关党中央的会议精神、学习党的历史和使命的方式发挥党建与社会工作的融合。但此路径较前一种相比,虽然使社会工作组织的专业性得以发挥,但难以通过建立不固定党组织的方式融合党建与社会工作,且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难以运用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服务。

第三,社区与社工机构存在主体性冲突。

社区往往将其社会工作服务外包给社工机构完成,可以体现出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社工机构的自主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工机构的自主性却遭到了破坏,由于社区在服务过程中处在“甲方”的位置,社工机构不得不损失自身的自主性与专业性以完成社区的要求,呈现出一种“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针对F社区党建和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不足,本文强调了党建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加强它们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用一种全新的路径——党员参与社会工作发挥模范先锋的工作方式,以求实现在发挥党建引领的同时也实现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性与自主性并解决社工自身专业性与政治性的困境,更好地融入社区治理与社会实践,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3 F社区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社区治理实践

F社区位于哈尔滨市N区,公共危机导致该社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骤变,致使辖区内社区居民出现短时期的心理恐慌、组织混乱、投诉等多项难题。以群众的视角来描绘的话,“环境脏兮兮,人心乱麻麻,秩序乱糟糟,问题成堆堆”。为此,社区在2020年与驻街道社工站签订合作服务项目,根据社区与居民的需要具体实施,服务内容有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城乡社区治理等领域的,为基层党建工作理论提供了人文视角,促进了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以下就三个方面展开疫情期间的具体实践。

3.1 公共危机期间被隔离空巢老人服务工作

在这期间,社区所在街道发现一新冠密接者,需要进行封闭管理。但该户空巢老人对社区及疫情政策不了解,与社区志愿者发生了冲突,社区治理面临挑战。一方面,社区需要发挥本身职责完成政治性任务;另一方面,在对社区老人的服务过程中又不能丧失人文关怀,这就使社区工作面临困境。恰好,该社区书记是一名党员社会工作者,在其专业理论指导下对服务对象进行了一定的帮助。

社区党员社工介入后发现,该户居民原本正常运行的生活模式因新冠隔离的影响被打破,于是采取危機介入模式,平稳地帮助服务对象度过了隔离期。可见传统以政治性任务为导向的社区工作模式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过程中极易忽视个人的特殊需求,这就需要相关组织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注重政治性与服务专业性的耦合。

3.2 疫情影响下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工作

疫情导致社区老年人存在求医问诊的困难,使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受到严重威胁。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社区下沉,将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和边缘,加快建设协调发展的居家社区机构,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结合社区健康保健的需求实际,该社区积极链接医疗资源,广泛开展健康普及进社区活动,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方面切实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更是通过智慧技术的普及,如今在线就医、线上社区交流、远程照护和远程安全监控等方面,人们享有更多便利和选择。

3.3 疫情影响下的社区家庭服务工作

F社区在进行辖区弱势群体入户调研中接触到一位疑似自闭症的男孩,通过与家长的会谈中了解到孩子在疫情最初暴发的时间里出现过较长时间的脱离校园环境的状况,与周围人交流渐少,当时家长以为是小问题没有重视,在小明(化名)就读初中以后异常表现尤为明显,不与人交流,对家人十分冷漠,甚至出现逃避上课、厌食等行为。因为疫情的断断续续导致就医不便,没有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小明妈妈向社区寻求帮助。对此,社区社工特地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方面由社工带孩子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另一方面社区链接到了黑龙江省英华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老师为小明进行心理评估,运用家庭系统理论介入,并建议疫情后家长带小明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家庭面临的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社工希望特此推出在疫情的背景下为困难家庭提供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建构新的针对危机造成的家庭功能失调的交流方式,使得家庭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以上案例是该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与社区党组织有效结合方式的一种缩影,还建立了多主体党组织联动的合作机制,既拓宽了社区党组织与社工机构共同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又在发挥社区党组织主导性的同时也发挥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自主性。

4 公共危机下F社区党建社会工作的新路径研究

如果说公共危机给社区民众带来了什么变化?最直观的莫过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逐渐开放的商业场所;二是到小区门口的快递;三是再到无处不在的场所码;四是经常光顾的核酸检测点等,公共危机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还深刻影响了社区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拓宽了党建社会工作的路径方向。

4.1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发挥党群作用

在与社区工作者的沟通中,社区Z主任反馈社区缺乏志愿服务平台,为此F社区搭建了志愿服务参与平台,注重党员和群众作用。从总体上看,社区党员显然拥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性和经验。利用志愿者服务平台,社会工作服务站能够鞭策社区成员以多种方式向社区提供服务。从探访和帮助弱势群体,到参与社区活动,再到爱心企业的慈善捐助,甚至是社区环境的整洁,都是为了激励更多居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充分释放党员的创新和先锋本色。

F社区可以组建志愿者队,由健康管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大学生党员组成,并由综合管理系统加以支持。对社区的服务体现在与独居老人的探访上,特别是当涉及独居老人的健康管理和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急需的援助时。通过他们的努力,这支队伍在确保社区中那些可能被遗弃的脆弱和无助的人的健康和福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4.2 党组织与群众共同参与,探索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F社区社会工作站进驻后,对街道的需求和组织情况进行调研。这项研究将包括分析组织的数量、组织的类型、组织结构和党员的数量。在此基础上,该站将开展党建和团建活动,最终目的是探索一种长期合作机制,使社区长期受益。根据其他社区经验,首先,社工站与街道党政部门沟通,了解辖区内外的组织情况,根据领域划分,列出辖区组织清单;其次,分析公共危机影响下社区服务对象和社工站的需求,与潜在的合作伙伴展开对话,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合作框架,提高资源共享能力。服务对象应从合并后的资源中受益,同时满足合作伙伴的合作要求。双方应签署一份合作协议,详细说明各自的义务、合作计划、合作媒介和合作行动的频率,以便能够高效且有效地提供服务。

4.3 增强宣传效果,汇聚宣传资源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要提高党领导的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必须加大传播力度,促进党、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党员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协同。这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确保宣传的效果和效率,动员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活动中。这不仅可以提升党领导的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可以培育社会责任和社区服务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党和政府是宣传的官方力量,通过政策出台、文件报告、官方媒体等形式宣传疫情下党建引领社会工作,自上而下将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理念普及到基层。社工机构通过举办党建专题社区防疫宣传活动、设置社会工作机构党支部党建防疫宣传专栏、开展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等形式加强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宣传。党领导的社会工作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工作者,他们是党领导的宣传工作的先锋。党员是党领导的社会工作宣传的旗手,在危机发生期间,党员应主动了解党领导的社会工作,在党组织内与公众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宣传公共危机事件知识和其他相关活动。

由于隶属部门不同,以往社工在链接不同部门的帮助时较为困难,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党员社会工作者因其所隶属的社区党组织与其他部门有相近的政治亲近关系,便于资源的链接和服务的开展。使多部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和谐社区。

党员社会工作的新路径实现了自身专业性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政治性相耦合,将社区工作的主导性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相耦合,并通过党组织之间的联动平台,发挥自身链接资源的优势。

除上述优势之外,党员社会工作的新路径也面临着部分困境有待深入研究。表现为社区专业人才的稀缺性、提供服务归属的模糊性。但总的来说,党员社会工作的路径极大丰富了“党建+社工”的模式,为疫情下党建与社会工作专业的融合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017.

[2]秦宣.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EB/OL].(2020310).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20/0310/c4053131625204.html.

[3]張夏妮.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的社会组织党建路径[J].社会治理,2020,(07):8590.

[4]张燕红,易松国.“党建+社工”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晋江紫帽镇党建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2017,(06):98106+112.

[5]邓泉洋,汪鸿波.国家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的治理自主性建构——以上海司法社会工作组织为例[J].学习论坛,2020,(08):6269.

[6]李佩馨.推动党建与社会工作服务有机融合[J].中国社会工作,2020,(12):28.

[7]李晓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新探索[J].前线,2020,(11):8385.

[8]吴耀健,陈安娜,黎仁刚,等.专业、政治与党建社会工作的增能模式——对一个珠三角楼盘小区的个案分析[J].社会工作,2019,(05):7687+110111.

[9]彭小兵,李文静.赋权:党建引领与社会工作互嵌的社区治理探索——基于重庆市T社区的实践[J].社会工作,2020,(02):7888+112.

[10]李春勤,周思颖,周军,等.重庆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困境与政策选择[J].重庆行政,2020,21(03):8489.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