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盟混合式教研的路径与策略

2023-09-03 07:54袁克勤饶志权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化学

袁克勤 饶志权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由中心学校牵头、乡镇学校和薄弱学校参与的区域联盟混合式(“线上+线下”)教研,可以充分利用联盟体内各学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教研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单所学校学科师资有限、教研氛围不浓的问题。笔者依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内容,阐述如何通过区域联盟混合式教研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线下研究,定授课内容和教学流程

人教版化学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精练、史料丰富,其“绪言”以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切入点,用丰富的事例说明化学能够解决人类社会的诸多热点问题。教学“绪言”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化学有趣、有用,明确化学是什么,进而喜欢学习化学。

开学前,第一次区域联盟教研活动聚焦“绪言”的教学,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模式:中心学校化学教师集中到本校录播教室,开展线下教研活动,其他学校化学教师以线上研修的形式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活动采用视频会议形式,主会场的教师(中心学校教师)主导研修过程,分会场的教师通过“连麦”等方式参与活动,完成相关的教研任务。

主会场上,教师首先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法指导等开展讨论,并指定一名教师负责记录;接着,围绕“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什么是化学、怎样学好化学”三个重点问题深入研讨,形成共识;然后,依照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流程的思路发言,发言顺序是中心发言人主题发言、参研教师自由发言和中心备课组长小结;最后,共同制定如下教学安排,《绪言》用1课时教学,根据识记性知识不多的特点,采取“激趣—循序—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和“学案导学、问题引思”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利用PPT课件、微课、演示实验等资源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设计随堂练习题10道(含选择题、填空题),预计作业时长是5~7分钟。经过讨论,本次集体备课的课件、微课和通识性教学文稿(讲案、学案、练习案)由其中一所学校的教研小组负责制作,并指导组内一名教师执教云端公开课。

本次教研活动还确定了本学年化学学科区域联盟教研活动的统一时间,即双周的周三上午,同时规定单周的周三上午由各学校教研组分别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线上讨论,定通识性教案、学案、练习案

区域联盟教研活动当天,主备教研小组要将课件、微课和通识性教学文稿(教案、学案、练习案)发布到联盟体内化学教师组建的微信群中,利用网络开展议课活动。

线上议课活动由中心学校化学教研组长发起,组织联盟体内教师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方面,分析与研讨课例,每名教师要将自己的观点或建议以文字或图表等形式发送到微信群中,便于其他教师借鉴。主备教研小组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对课件、微课和通识性教学文案进行删减、补充或调整,初步形成通识性教案和教学素材,并对教学方法、典型例证、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进行定案、定稿。

经过商讨,“绪言”的教学思路如下:首先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和微课视频引入教学,再将教材的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具体教学环节。教学第一部分内容,目标是将“生活中的化学”提升为“科学中的化学”。基于此,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第二个环节是区分物质与物体,第三个环节是在讨论中提炼出“什么是化学”。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对化学的认知:化学是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教学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情况,以丰富的史实让学生了解化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的“宏观辨识和微观解释”的显著特点,理解“化学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含义,坚信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以回应“绪言”主题。

三、云端授课,展示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线上议课后,鉴于尚未开学的实际,执教教师录制了一节无学生的模拟课,并将教学视频发送到微信群内。其他学校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执教班级学情及个人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等,对教学实施过程做补充或修改,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实际教学《绪言》时,区域联盟教研组安排了一名市级教学骨干上示范课,通过直播方式向联盟体内各学校开放课堂,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同步课堂”让学生接受骨干教师的指导。授课教师通过“现场教学+空中同步课堂”方式授课,先播放微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明白化学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几大问题,并通过学案及时巩固。接着,教师聚焦化学的发展史提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现场和同步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把自己在课内外了解到的化学知识列举出来。然后,教师把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贡献板书在电子屏上,请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序,并总结发现的规律。同步课堂的一名学生最先把答案传送到大屏幕上:远古时期会用火、会烧制陶瓷—商代会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西汉时期会湿法冶铜;人类运用材料的顺序是石器—陶瓷—青铜—铁器。最后,教师讲解近代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化学家的敬意。教学后,所有教师都要写一篇教学反思,捕捉自己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四、视频小结,专家指导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

区域联盟教研组集结本学科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命题专家等,共同组成区域联盟学科教学指导小组,依托小组力量对教研过程和成果进行指导。

示范教学后,相关教研员借助“空中课堂”进行简短的评课。教研员肯定了区域联盟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并从四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评价:教育学角度——关注人(师与生的个体发展、爱国情怀);社会学角度——关注交往(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主会场与分会场交流);课程论角度——关注优化(知识优化、能力优化、教学程序优化);信息论角度——关注传递(信息传递的技术与手段)。同时,教研员也指出教师在板书与PPT课件、微课之间频繁切换等方面的不足。

授课教师的课后说课视频或教学反思材料、专家的評课文稿或视频被收集并发布到微信群中,供所有教师观摩学习。区域联盟教研组鼓励参研教师把在“磨课”过程中的收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名薄弱学校的教研组长表示:“学生的课堂表现让我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整个研究过程让我学会了组织教研活动,专家点评让我明白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教研组教研化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