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2023-09-07 05:35薛利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宣传创新策略思想政治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政教育更是锤炼学生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高校思政教育不仅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还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大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尤为重要。目前,高校的思政宣传工作存在较多的不足,比如缺乏时代性与鉴别力,内容过于同质化;网络舆论引导敏锐性与及时性不足等。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短板越来越明显,很多高校缺少专业的宣传工作队伍和先进的媒体技术,宣传方式、宣传途径及宣传内容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宣传的水平,不断创新思政宣传的体制,运用新媒体技术改进高校思政教育,从而显著地增强高校思政宣传工作效果,通过思政宣传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保驾护航,是当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新媒体在高校思政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探讨现阶段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不足,最后结合思政宣传工作的开展需求,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校增强思政宣传工作效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199-03

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类新媒体快速兴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互动表达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但信息的快速传播也对意识形态领域造成极大的冲击。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都已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相比于其他年龄的受众群体,高校学生具有个性意识更强、思想更为独立、需求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政宣传工作逐渐成为各个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在高校思政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元化信息传播形式有助于增强宣传效果

新媒体不仅能够传播文字,还能够传播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既可以进行单向传播,又能够通过分享、读取等多种方式,进行非线性、双向甚至多向传播[1]。尤其是近几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影响力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这一类新媒体不仅传播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还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推送,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也因此成为大量年轻群体交流思想的最佳选择。类似的新媒体平台可以灵活地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为高校开展思政宣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将需要宣传的内容转变成不同的形式,再进行上传,从而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思政宣传的效果。

(二)个性化定制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新媒体自诞生之时起,就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内容传播,都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因此更加贴合当下高校学生的需求[2]。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新媒体平台当中,学生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身份角色灵活切换”的模式明显更满足信息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获得年轻用户的认同。高校学生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自身个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宣传工作时,同样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利用新媒体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显著地增强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效果。

(三)大数据推送提高宣传效率

在传递信息时,新媒体平台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用户信息并进行分析,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在推送信息时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从而充分满足不同信息消费者的需求[3]。当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之后,还可以通过分享、评论等不同的形式将信息分享给他人,从而达到裂变式宣传的效果[4]。可见,新媒体在信息推送方面的优势也为高校开展思政宣传工作提供了便利,高校在制作各种信息内容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需求,然后通过信息细分与精准推送,有目的地将信息内容推送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政宣传工作。

二、高校思政宣传的现状

(一)内容同质化,缺乏时代特色

高校的思政宣传教育是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校园媒体,无论是排版还是制作时间,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生快餐式、娱乐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同时,思政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理论说教过多,缺少实践性活动,没有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5]。此外,在宣传思想政治内容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把握好大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个体需求,无法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网络舆论引导敏锐性和时效性不足

当下,正值我国社会經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党和国家号召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民族振兴的时代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高校学生的人生目的和价值判断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社会主流价值[6]。高校学生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思政宣传工作缺乏长效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思政宣传工作的效果仍然一般。

(三)宣传工作团队技术水平偏低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宣传工作,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专业的宣传团队,在各大新媒体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相关的思政知识。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各个高校思政宣传工作团队的成员大都由思政教师、学校教务人员组成,部分工作者的新媒体技术水平不高,无法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导致许多高校的官方账号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7]。此外,部分高校思政宣传工作者不懂得如何运用新媒体对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无法及时将相关的内容上传至新媒体平台,思政宣传工作效率比较低下。

三、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增强师生认同感

从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优质的内容是思政宣传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高校要结合思政宣传工作的需求,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提炼,突出主题,充分发挥思政宣传在价值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8]。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只有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高校在运用新媒体发布思政信息时,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简化,才能让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其次,宣传的内容要尽量贴合高校学生的需求。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对于不符合自己接收需求的信息内容,通常会选择屏蔽。所以,高校在宣传思政信息时,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要根据他们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的思政信息内容,才能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价值。最后,适当融入时代元素,体现思政宣传的“新”意。新媒体的兴起促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显著加快,前一秒的“新闻”,下一秒就会变成“旧闻”,失去本身的价值。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在开展思政宣传工作时,不能一味沿用旧的内容,高校的思政宣传工作要从当下的社会中发掘“新”的亮点、融入各种新的元素,通过富有“新意”的内容,成功引起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从而达到通过思政宣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健全舆情机制,加强评估与处理

高校舆情治理与高校思政宣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高校开展思政宣传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降低负面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健全舆情机制,对舆情进行客观的评估并及时处理[9]。

一方面,高校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舆情并采取措施干预,避免舆情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扩招计划,学生数量激增。大量师生在同一环境当中生活学习,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高校的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即使是一个极小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演化成较大的舆情风波[10]。所以,高校需要建立舆情处理机制,随时随地关注舆情的变化,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处理一旦发现风向不对,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尽可能在萌芽阶段消除隐患,确保其不会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舆情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干预措施落到实处。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出现各种舆情事件,但是从实际处理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只采取了简单的措施进行干预,等舆情平息之后便置之不理,很少进行跟踪和记录,也很少对干预措施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估,导致舆情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难以发挥效力[11]。因此,要想确保思政宣传工作落实到位,高校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补充相关的监督体制、保障方案,要从人力、制度、资金等多个方面,为思政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思政宣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树立“全员宣传”的理念,强化宣传队伍建设

宣传工作队伍是高校开展思政宣传工作的根本所在,只有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才能完成思政宣传工作的目标[12]。因此,在具体实践当中,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思政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工作人员素养。

首先,定期组织宣传工作人员参加新媒体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与新媒体相关的研讨会,还可以在学生中发展通讯员,建立新型的学生记者队伍,以此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给予引导。其次,为增强思政宣传的效力,高校还需要树立“全员宣传”的理念,构建全方位的宣传网络,形成“全员宣传”的新格局,强化全校师生的思政宣传意识,从而为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宣传工作做好准备[13]。最后,扩大高校网络评论员的队伍规模。高校要注意团结表现积极的师生,增强管理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在辅导员及学生之中培养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引导他们团结学生,并将思政宣传的内容传播给更多学生,不断增强网络评论员的影响力,传递正能量,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四)拓宽宣传维度,发挥教育功能

高校在开展思政宣传工作时,可以从各类新闻中挑选有价值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深挖新闻内涵,发挥教育功能。一方面,从广度上进行拓展。在整个社会当中,任何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4]。高校在引用新闻事例时,可以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客观地掌握事件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另一方面,从深度上进行拓展。有的新闻事件影响力较大,涉及主体比较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象,认识事件的本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从而有效避免学生被卷入网络舆情事件之中[15]。新媒体用户数量众多,用户素养参差不齐,还有部分用户有意散布负面言论,如果高校学生自身觉悟水平不足,就容易受到负面言论的影响,进而陷入旋涡之中。因此,高校要及时引导学生认清事件真相,剖陈利弊,通过思政宣传及时消除舆情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新媒体的特殊性质,无形中增大了高校思政宣传工作的开展难度,高校必须正视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通过优化宣传内容、完善舆情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拓展宣传维度等不同的途径,显著增强思政宣传工作的效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峰,秦如祥.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与宣传思想文化融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8):105-106.

[2] 肖泸燕.宣传媒体助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究[J].四川戏剧,2022(4):158-161.

[3] 李斯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政治理论的宣传与创新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3):18-19.

[4] 邱致勇,崔英锦.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6):77-81.

[5] 姜阳.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研究[J].记者摇篮,2021(1):105-106.

[6] 孟宪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流失及聚合机制分析[J].學术界,2020(4):12-21.

[7] 张玲,吴昌宏.新媒体对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影响分析[J].中国报业,2019(20):76-77.

[8] 做实宣传大格局 提升思想引领力[J].中国共青团,2019(10):14-15.

[9] 刘朝阁.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宣传、教育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9(8):56-61.

[10] 宋晓晨,刘昕彤,于书忠.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9(12):120-122.

[11] 黄成飞,黄希丹,陈闪荣.新媒体在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18(11):120.

[12] 邱柏生.关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传播的策略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9):20-24.

[13] 高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结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3):25-30.

[14] 孙生会.运用新媒体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实效[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7(1):41-43.

[15] 李玉元.媒介融合环境下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创新分析[J].视听,2017(1):186-187.

作者简介 薛利霞,助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宣传创新策略思想政治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