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建设背景下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3-09-08 11:13王保国梁发俊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思政

王保国 梁发俊 曹 奕

临床医学实践学习是医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活动将自身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转化为能独立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痛苦的重要阶段[1,2]。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环节,在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思政建设也是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毕业前的实践教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使他们能尽快成为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临床医生。

1 思政建设背景下医学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不强临床实习教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通过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医学技术。但是从实际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并不完善,即便是专业的医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旧会出现对思政教育的遗漏之处,例如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医学教师使用更多的时间讲解专业知识,影响思政教育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3]。

1.2 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不融合事实上,很多医学院的教师虽然具备思政意识,但缺乏对思政课程的教学能力,有时还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刻意加入与思政教学相关的元素,或是专门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讲解思政知识[4]。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医学生无法深入感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联系,甚至失去了思政教学的实际意义。此外,有的医学教师由于个人能力不足的影响,导致医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长期以往,不仅消磨了医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程的认识,难以真正发挥出思政课程的真实作用[5]。

1.3 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化发展给医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对医学院思政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网络信息化、碎片化对课程教学带来冲击,很多学生都对网络有了相对的依赖性,甚至习惯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医学生也是如此[6]。但是网络上很多知识并不是正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正确事物的判断,也会影响教师的课程教导,对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7]。

1.4 临床教学模式不合理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方案可以了解到,各临床专业的基础性技能教学都应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学习之中以及后期的毕业实习之中,让学生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若是各个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能与理论知识做到结合的话,并不利于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对于医学生而言,很多理论性知识都已经学习完毕,只是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到临床案例,也无法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实习医生的职责,无法切实做到角色转换[8]。

1.5 临床实践资源相对不足就当前中国临床医学实践资源而言,还是较为贫乏的。很多医院都存在缺乏专业医生、临床教师人手不足、患者参与教学的意愿不高以及医疗风险有所增加等问题,导致临床实践资源受到影响,无法满足医学生的实习需求。而只是让医学生接受学校知识理论教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无法促进医学生知识的提升。

1.6 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形式不规范对于当前临床医学实践技能的考核形式及考核结果而言,并没有较为规范的标准,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个人习惯及经验,导致不同医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国传统教育中仍旧存在侧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育的教学观念,使得临床实践医学生也存在这种思想,影响了医学生的就业发展[9]。

2 加强以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刚步入临床的医学生,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经验,对其职业认同感也不强,再加上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医学生即便年龄已经到了临床实践学习阶段,其个人能力、心理状态也没能及时跟上,尤其是三观及道德体系仍旧存在缺陷。而医生的职业是崇高的,也是特殊的,医学生需要接受长期的教育及培养,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优势[10]。在这过程中,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价值观教育,能有效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能加强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其职业精神[11]。在这过程中医学教师也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将医生应具备的职业品德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展现给医学生,同时将社会中的新闻时事讲解给学生听,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医学生逐渐成长为负责任的医学人才[12]。

2.2 有利于帮助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践学习全面推进医学生的思政课程,就是想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医学生,同时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帮助医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还能加强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3]。要知道医学并不是一个研究类学科,它也需要临床实践,而思政教学课程也能帮助医学生培养重视职业道德、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医学生有能力将医学知识与医学技能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14]。通过思想政治与综合能力的双向提高,还能帮助医学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也能增强医学生对该职业的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术[15]。

3 思政建设背景下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3.1 整合学校内外的资源要想提升医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教学效果,就应尽可能将校园内、校园外与思政课程相关的课程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让医学院内的各项资源达到共享的效果[16]。其次,医学院校还可通过成立校友会的形式,将历届的校友联合起来,利用各自相应平台,在不同领域中探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医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他们树立更加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思想[17]。

3.2 深挖临床医学中的思政元素要想加强医学生的思政教学课程,不仅要从外在因素深究,还应深挖临床医学中的思政元素,立足于专业课堂神审视专业课堂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中思政元素挖掘出来,重新优化教学设计[18]。在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将元素放置在一起,而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19],找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将专业医学知识为依托,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教学,让医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20]。考核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是否会关注患者,时时刻刻都应该提醒医学生,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具有坚毅的品质,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医学生的思政教学课程,将临床医学实践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完美结合。

3.3 提升医学教师的思政意识医学院校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思政教学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因此要想加强医学生的思政学习能力就应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21]。作为医学教师可通过定期交流、培训,共同对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以及思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对思政教育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医学教师还可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提升医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17]。

3.4 抓好岗前培训工作医学实习生到医院实习前应对医院内的各个环境、各项制度都有充分的了解,以免在后期工作中遇到问题,影响最终的实习结果。对此,医学实习生应提前将医疗法律法规了解、学习,通过岗前医疗法律学习的方式让医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白医疗纠纷的责任与后果,为医学生未来正式走上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3.5 建立医学思政考核评价建立医学思政考核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医学院中专业教师及医学生的思政意识,也能提高相关的教育水平[22]。医学院应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对此可参考以下几点:①医学院内的思政教学资源评价,包括其中的书籍、资源库利用情况等;②思政教学设计评价,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中思政教学的融入;③医学生评价,其中包括指导医学专业学生举办的思政教育以及志愿服务等。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医学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增强了医学专业教学的吸引力和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23]。使得医学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在质量工程项目、教改立项、教学比赛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18]。教师的育人情怀提升了课堂温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24],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个体成长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专业技能大赛、志愿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初步显现[25]。

4 思政建设背景下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内外的医学院都逐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临床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6]。要想促进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就应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为医学生制定临床能力培养标准,规范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实现医学教育改革[27]。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28],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医学高校附属医院的目标就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发展对于医生的医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医学课程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特点,在医学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背景下,需充分挖掘出医学专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能够融入医学临床实践全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辅相成,发挥出医学实践教学的育人导向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共同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2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服务人民、又红又专的医药卫生人才[30]。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31]。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医学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实践教学中,有效的塑造了临床医学生的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质;同时,在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过程中促进了临床医学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了临床实践能力,对于营造健康和谐的医患氛围大有裨益[32]。临床医学生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也同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结合上文的知识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建设发展能有效推动了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发展,而思政建设背景下的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能帮助医学生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33]。在此背景下,医学院及其附属教学医院应狠抓医学生及医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中国医学行业的医德医风,构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创设和谐的医疗工作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力[34]。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