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高职士官生政治信仰教育问题研究

2023-09-26 14:47居雅静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士官入党

居雅静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和思想的融合与碰撞,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新时代的士官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主力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持续进行,必定要引导士官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现已发展成为最大的公共信息平台,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大众化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账户纷纷应运而生。现在自媒体潜移默化地融入高职士官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了解新闻时事、政治事件的渠道大部分就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自媒体平台,针对网络虚拟化对士官生的影响和挑战,加强对士官生的政治信仰困惑之处的疏导和政治信仰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媒体时代下高职士官生信仰教育的重大意义

科学信仰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士官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有更高标准和追求。近日,习近平主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以教育问题为契机,壮大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走新路子。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国际国内形势愈加复杂,可能出现各种不确定、难以预测的风险挑战,我们要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学习、领悟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其中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领导理论的最新成果,助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因此我们要不断帮助士官学生提高攻坚克难、化解困难的能力、提高处理矛盾、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推动未来军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由于士官生是未来保卫国家领土、维护人民安全、掌握国防科技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确立士官“政治素质”的首要标准:坚定政治立场、做到“两个维护”、坚忍不拔、热爱国防、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成为有灵魂、有能力、有热血、有道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二、自媒体发展对高职士官生信仰教育的影响

由于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国内外社会形势纷繁复杂,信息透明度最大化,一些自媒体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地宣传,让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士官生陷入网络谣言的陷阱、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例如2022年11月,某自媒体账号发文称,人武部向预备役退役军人发送“战时响应回调”短信,这个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经有关部门核实,该消息确系谣言。该传闻传播迅速、范围广泛,与近日来相关问题舆论热议有关。这种空穴来风、断章取义的谣言,如果公众不了解真相,很容易造成误解和误判,后果难以预料。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青年士官生们在三观未成型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网络谣言八卦和恶意传播“非马”思想的影响,导致少数士官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仰迷茫、入团入党动机不纯、缺失理想信念,甚至政治信仰取向模糊的状况。还有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直接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前景缺乏信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例如出现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一旦自身条件不满足入党资格就放弃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进步,认为对政治信仰的追求是虚假的。这些现状与士官生的历史使命背道而驰。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具有大众化、极端化、虚拟化的特征。首先,网络文化给予了网民很大的随时随地发表感想的自由,只有在网络上,网民们有更多话语权,只有在网络上,一些网民才敢说出真话、挑战权威、发表意见,当然里面不乏有热情的网友共同探讨生活学术问题、互相帮助、出谋划策、热心网络公益事业。然而这里面有部分想“博眼球”的网民,不自觉地将言论极端化,有时甚至会产生用不良言论、不端行为“博出位”的现象。一方面,在某些网络意见领袖、网红的影响下,一部分政治信仰薄弱的士官生可能会质疑、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另一方面,相较于自媒体软件时效强、速度快、形式多等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在道德修养、理论引导、潜能开发方面的手段相对单一,与如今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高职士官生丰富的精神构建需求不相适应。此外,传统教育方式与自媒体网络手段相比,在实现信仰导向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传播形式和辐射力不够,信仰导向价值的时效性仍需提升。

三、运用自媒体推进高职士官生信仰教育对策

网络信息极其复杂,士官们正处于形成稳定三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在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缺乏实践经验和理性辨别能力的士官生,很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面对错误的思想观念判断力弱,容易产生误解困惑。因此,应实施“四步走”战略,一要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二是通过摸排士官生政治信仰状况实施分层教育;三通过党团树立典型模范;四是针对性地开展线下课程与课外实践活动。

(一)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进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必须让社会主义特色意识形态对网络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否则高职士官生们的政治信仰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还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对校园网络舆情做到实时掌控。建立符合校规校纪、学风学情的规范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的信息筛选系统,才能营造学校活跃健康的网络思想文化战线,让更多高职士官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2]。

目前,士官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2-3小时,其中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最为流行。学生可以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自由地表达想法,通过打开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以学习生活为中心,结合时政热点,开展“有内涵”的教育活动,如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等重要纪念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纪念革命烈士情感的同时,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自媒体平台上找到教师和高职士官生适当的沟通桥梁,这种行为恰恰为存在“信仰危机”的学生找到了突破口,也为学生确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增添了新的渠道。在自媒体空间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一些鼓励正能量的内容,例如:类似国防安全教育、防疫抗疫、反间谍法这样的短片,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内容积极。可以使高职士官生逐步提高政治认识、加深政治情感、坚定政治信仰,学会明辨是非。同时在他们的自媒体平台、朋友圈里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

(二)摸排士官生政治信仰状况并实施分层教育

士官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摸排工作可以分为初筛和精细化分类两大步骤。首先,利用调查问卷普查高职士官生的政治信仰状况,了解其政治认知水平、政治情感倾向以及政治意志坚定性和政治行为方向[3]。问卷主要侧重点则是围绕士官生党员对党的政治理论认知、对党的政治情感浓度以及政治信仰坚信程度展开具体问题。其次,利用访谈法,针对部分高职士官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谈心谈话得过政治,详细了解关于其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各类困惑或者动态变化等,寻找典型学生,实现精细化分类目标。

分层教育体现在针对高职士官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分层、主体分层、内容分层、 评价分层等四大方面。目标分层就是指阶梯式目标层级,根据士官生政治信仰分层发展趋势,融合士官生学习的特点,设计合理分层政治信仰教育方式。主体分层则是实现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各实践教育基地的合作共建,落实“三全育人”治本之策,集合学校所有思政工作者的力量开展摸排精准施策。内容分层以及评价分层可以依据目标分层设置不同的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形式,针对政治信仰状况处于不同层级的高职士官生特别设定[4]。

(三)注重士官生入党动机教育,树立典型模范

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士官生党员发展机制和程序,提高士官党员素质和质量。对于士官生党员,发展其入党前和入党后的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通过入党动机教育的完善,帮助士官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信念。首先,高职院校首先要不断完善党员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对开展的党员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避免失误,进而加强党员管理。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员培训活动,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的科学性,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如科研活动、党员工作演讲会议等。保证党员工作质量的高水平,确保党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向上、纯洁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态度。其次,士官生党员干部在开展班子工作的同时,还要严把党员入党关,加强对立志入党士官的入党动机教育,净化党员入党动机。高职学生入党使他们能够随时端正作风,入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政治主张,使其成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未来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5]。

对士官生党员干部,提出更高要求,锻造出更好的士官生队伍。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导,主动为党组织建设贡献力量,勇于承担组织宣传工作,带头树立重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共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头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成为本专业的领军人物;二是带头追求更好成绩。有责任心,热爱国防事业,作风扎实,吃苦耐劳,奉献自我,改革创新,带头拼搏,成为学生的榜样;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联系群众,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帮助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四、带头遵纪守法,不做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校规校纪的事情,培养自身高尚道德情操。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课程与课外实践活动

用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指导高职士官生政治信仰教育。政治信仰在线教育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应与线下课程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党的周年纪念日、建军节放映《井冈山》《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优秀历史影片,将政治信仰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同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集体献血、雷锋志愿服务等。到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完成共同任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面向社会群体的服务能力,教导高校士官生在处理个人事件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通过实践活动升华学生政治信仰,进一步加深士官生对政治信仰的理解。政治信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士官生党团干部和学生在实践中丰富政治信仰的认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精神追求,超越实用主义的价值追求。

综上所述,高职士官生政治信仰现状比较乐观,群体主流没有偏离正确政治信仰导向。然而,由于自媒体平台中出现的一些外国势力的阴谋、网络舆论、网络谣言的误导,可能会导致一些士官生和学生对我们党和国家制度产生迷茫和困惑。为了强军、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自媒体时代下,我们可以逐步落实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摸排士官生政治信仰状况,引入分层教育模式、注重士官生入党动机教育,树立党团典型模范、线下课程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四步走”战略,培养出一批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新时代高职士官生。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士官入党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憨娃入党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