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核三阶五维”校本模式下教研机制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3-09-28 19:30韦春艳彭玉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德名师青年教师

韦春艳 彭玉蓉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程改革进程的首选策略,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正随着课改的深入日益突出。中职学校要实现新时期战略发展目标,必须立足实际,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教研机制建设是健全有效的校本教研体系、使校本教研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探究健全有效的教研机制不仅对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增强学校发展动力、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一核三阶五维”校本模式的基本内涵

随着职教改革浪潮的推动,基于中职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教师的发展需求,提出通过建构“一核三阶五维”校本模式,即主要以师德为核,分青年、骨干、名师三类精准培养工程,围绕五位一体为主线形成的多维立体教师成长模式。

“一核”指师德,以德为先,把师德作为首要标准和核心引领,强化育人为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师德师风高要求,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阶”指三层次教师的培养。主要指新入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依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来划分,具体依据是入职时间长短以及个人业绩积累等,针对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不同的培养机制,立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视角,旨在培养出一批教学名师、课程专家、技术能手以及科研领军。

“五维”指教研督赛训五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为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校本教研发挥实效,将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共同研讨,督导指导,培训学习,在反复的实践、指导研讨和学习中提升技能,达到以督促教、以教促研、以赛促教、以研带训、以训促研、教督研训相结合的效果。

“一核三阶五维”教师发展模式是立足本校的实际,基于教师发展的需求而建构,该模式是多元互动、分层推动、内外驱动的系统整体,以三类别培养为动力,五位一体为主线,考核激励为保障,整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二、“一核三阶五维”模式下校本教研机制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立德树人发展机制,提升师德师风引领力

首先,每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项培训,培养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建立完善《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落实师德承诺制度,强化师德自我约束意识;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把师德表现作为干部选拔、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人才遴选推荐工作的首要条件,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四是建设一支有爱心、负责任、勤业务的教职工队伍。设立“教书育人”标兵专项奖,发挥师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重视思政师资队伍培育,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研究,打造具有高尚师德和高超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例核定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保证新引进思政课教师的党员身份,建设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并鼓励教师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

(二)健全“青年、骨干、名师工程培养机制”,精准施策,实现教师不同层级均能提升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由低到高、不同层级考核指标不一致,按不同的培养策略分层推进。

首先,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主要是针对新入职和新调入的年轻教师实施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多策略等助力青年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掌握教学基本功,从站稳讲台到走向成熟。具体对策是:其一,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培训方案。从最开始入职新教师的纪律培训、师德培训,到教学基本功培训,为青年教师建立模块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以训促教,三到五年,帮助青年教师在师风、师德、师艺等方面快速成长成熟。其二,組织实施师徒结对。学校层面,精心组织德才兼备的指导老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明确师徒责任,确定发展目标。围绕教学基本功、课题研究、技能比赛、班级管理等多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师徒双方在结对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其三,搭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平台帮助其成长。学校开展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为他们提供展台、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锤炼教学技能,在学习中树立现代职教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其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对教学表现突出的教龄在10年左右的教师开展培养,目标是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学校创造条件,以三教改革为契机,深耕课堂、通过参加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等,促进中青年教师在提高专业理论修养与职业技能的同时,通过课堂锤炼,练就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了更好地推动其成长为骨干教师,学校提出校本培训的要求,以学年为例,至少要承担1次校级公开课或者研讨课或者讲座;公开发表论文1篇;参加一次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含个人或者指导学生);至少获得一项荣誉。通过培养,这类教师最终在学校乃至市专业学科领域成为教学精英和中坚力量。

最后,名师培养工程。主要是针对教龄长,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有志成长为市级以上名师的教师提出的培养机制,使其最终成长为学校最优、区市领先、行业领军的名师。通过对标上级名师标准精准施策,校本教研中采用集中培训、岗位实践、扶苗培青等方式促进名师的培养。具体指:在专业带头人中明确每学期的任务要求,主要包括上好一节示范课、写好1篇教改论文、研究出1个科研项目、带出1名徒弟、开发出1门校本教材、承担1次校本课程培训。通过专研示范课、论文撰写和教改项目的研究以及带徒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智慧得到不断提高,在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为学校选树“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名师标兵奠定基础。同时学校搭建平台大力宣传这一群体的成果与经验,尤其在加大专业推进力度,拓宽对外交流的广度方面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实施“教督研赛训”并举运行機制,全面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首先,以教学为阵地,助推三教改革实践。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三新”融入课程,开发信息化资源,创新教材样态。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支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普及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精准实施教学,推进“课堂革命”。

其次,以督导为手段,强化综合能力培养。探索教学导师制度,健全教学督导机构,推门听课常态化开展。实施“名师”引领工程,建设各级名师工作室,培育后备名师队伍;实施“师徒结对”计划,选派师德高尚、精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当导师,助力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再次,以科研为引领,助推科研素养提升。修订完善《教科研奖励办法》《科研课题(项目)管理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管理程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培育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开展课题研究培训,营造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良好氛围;建立校本资源库,完善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机制、为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第四,以比赛为平台,增强教学能力历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教学竞赛体系。制定和完善校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为教师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学校四级教学竞赛推进机制,修订完善强化教学竞赛资源转化与应用,推动教学竞赛活动全员化、教学化、体系化。

第五,以培训为抓手,加强职业技能学习。构建“双师”培养体系,启动主干专业带头人培养,探索“校企双带头人”制。建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分层分类的师资培养体系,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健全校本培训机制,促使培训逐渐规划范、制度化。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错峰开展企业实践,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精准实施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四)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为教研实践提供动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促进落实校本教研时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质量、业绩成果、参培积极性等需要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和岗位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职业动力,钻研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首先,完善职称考核制度。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职称考核制度,结合职称评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要求、对论文发表数量的要求、对科研课题完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对公开课的要求、对企业实践的要求等标准,以三年或者五年为周期,结合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打破五唯,健全相应的评定机制,实现教、研、用一体化,培养和发展积极、肯干的中青年成为专业骨干甚至领军人物,充分激活校本教研生命力。

其次,完善岗位晋级、绩效驱动机制。在岗位晋级方案和奖励性绩效分配过程中,充分利用晋级工资差距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全体教师形成教研意识,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量、科研成果、技能竞赛、参加省培国培积极性、参加讲座以及研讨等列入年度工作量的范畴同时加大计量权重,增强教师培养培训的约束力。

第三,健全评先考核机制。校本教研旨在促进教师成长成才。根据日常校本教研表现,依据教师日常各级科研立项、各层级教学能力比赛以及专业建设情况等形成过程性和结果性积分,开展有效评优选树活动。如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年度考核优秀等,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为更好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安排优秀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助力其成长。总之,系列评优评先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干事创业,创优争先,这种内驱力能有效促进教师德技兼修获得。

三、实践成效与展望

基于“一核三阶五维”校本模式下的教研机制建设与实践,侧重从学科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职业素养以及教科研能力等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养,有效激发了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革新意识,全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了一批名师强师。

( 一)教科研成果丰硕

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学校连续3年共4个团队在国赛获奖,省赛获奖27项;在第二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项;获省教学成果奖4项;目前学校教师承担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在研省教育规划课题5项;在2021年广东省中职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申报的15项全部获得认定或立项,其中获认定的“课堂革命”案例2个、课程思政教育案例4个,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立项为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影响力不断扩大。现有世界技能大赛冠军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8人、广东省技术能手4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人、南粤工匠1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设市名教师工作室3个、市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

(三)“双师”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在市级以上学术组织兼任职务的教师60余人,行业影响力强;在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获得专利20余项;近2年教师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获得国赛奖励25人次、省赛奖励125人次。

总体而言,“一核三阶五维”校本教研模式给学校带来了丰硕的喜人成果。实践证明,该模式是符合校本实际、符合职教规律的发展样式,该模式对于学校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具有较强教科研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将继续扎实推进该模式的校本教研工作,为全面实现学校高水平建设和提质培优发展助力。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研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14208。]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师德名师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