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2023-09-28 19:30高新霞安明明宁晚枚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话语价值观

高新霞 安明明 宁晚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要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从思政素养、“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层面”(微观、中观、宏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维度,以输出为导向,对实验组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验。运用AntConc3.5.8软件,分别从词频、搭配及语义韵三个方面分析学生话题讨论及英文作文中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情况,结果表明:较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学生能产出更多蕴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于2022年7月25日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现相关已刊发的CSSCI文章共有17篇,涉及怎样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章有12篇,约占70.59%,其中,厉彦花、解华等学者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支架式教学模式;蒙岚以及毛和荣、杨勇萍等提出了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路径;杨婧及陈茜对大学课程思政展开了教学实践;向明友按照《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相关要求,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和方向。[6]

此外,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例如认知视角、CIPP模型视角、通识教育理论视角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阐释的文章有3篇:张智义、高玉垒从认知语境视阈内考察课程思政融入,在语言知识和技能获取的同时强化思政语境,增强牢固性和持久性;黄凌云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理念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研究中发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与CIPP评价模型的契合性表现在共通原则、共有属性、共用混合多维评价模式、目标导向四个方面;刘晶、胡加圣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对国内6所院校655名大学生做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学习需求方面的调查分析。关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探索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论述的文章为1篇:高玉垒、张智义参照金字塔模型,构建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模型。

二、研究意义

从上述国内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基于教学实践或理论层面探讨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及方法,而缺乏对当前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生的思政现状(比如思想状态和思政素养)的探讨,尽管人的思想进步和素质提升,往往很难直接观察或检测,不妨将其进一步细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通过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话题讨论及英文写作教学,运用这两种常用的语言输出方式,引导学生深挖相关的思政元素,拓展话题讨论的宽度及作文思想内涵的深度,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研究借用语料分析AntConc3.5.8软件针对自建语料库中学生使用与“思政元素”相关的词频、搭配及语义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探究学生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口语及习作中的运用现状,在肯定其优势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短板,本研究以《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指导,以产出为导向,充分挖掘大學英语话题讨论及写作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路径。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按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要求,课程思政要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作业论文各环节。由此可见,英语话题讨论及作业设计也应成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成分,教师对作业进行反馈评价时,积极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作业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中提炼出相关思政元素,绘制以下大学英语“思政元素”挖掘集合图:从图1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从思政素养、“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层面”(微观、中观、宏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思政素养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因此,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笃行大局观并厚植家国情怀,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

其次,从“三观”视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中,通过中英文化差异的对比,辨析中国文化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异同,拓宽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更好地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达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再次,从“三层面”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宏观层面分别从个人、组织(包括学校、社团、企业或公司等)及国家的视角思考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最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第一,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第三,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一则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二则可从上述“三层面”引导学生从更加宽泛的视野思考个人、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促成思辨能力的提升;三则可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政元素中凝练主题,升华思想,拓展所讨论话题及写作题材的深度及广度。

四、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验证

(一)大学英语课程话题讨论及作文写作语料库的构建

1.话题讨论语料库构建

以执教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实验教学。先后分别选用《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1 中的College Life(简称TP1)及Unit 2 English Learning(简称TP2)作为话题展开讨论。其中,TP1讨论时,学生自由发挥,讨论前教师未进行任何思政引导。TP2讨论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课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词语,引导学生深挖话题中的思政元素,各抒己见开展话题讨论。把TP1及TP2两次讨论结果导出,构成话题讨论对照语料库TP1 Corpus及TP2 Corpus。

2.英语写作语料库构建

以执教的一个班为控制组及另一个班为实验组,以Stepping out of Comfort Zone为题进行写作。写作前教师对控制组未进行任何思政引导,对实验组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作文教学,控制组及实验组作文语篇分别构成英文作文对照语料库C1,2 Corpus及C3,4 Corpus。

(二)基于AntConc3.5.8软件的英文话题讨论及作文语篇思政元素运用分析

本研究运用AntConc3.5.8软件,分别从词频、搭配及语义韵几个方面分析学生话题讨论及英文作文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情况。取排名前四十的关键词,从高到低排序,TP1 Corpus及TP2 Corpus中,Word Tokens分别为1225个、1591个。 C1,2 Corpus及C3,4 Corpus中Word Tokens分别为3472个、2312个。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验证

黄国文提出以课程思政作为切入点,即对一句话、一件事、一个语篇或一段话语,先从思政的视角审视,原先看起来与思政无关的事情或话语就凸显了思政元素。本篇基于思政视角对学生大学英语话题讨论及写作类输出型语篇进行分析,透视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对思政元素的界定,有些语篇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语篇要么是有益性话语,要么是中性话语;而有些是有悖于我们认同的价值准则的,所以是破坏性话语。本篇为便于标记,把学生大学英语话题讨论及作文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折射积极世界观及人生观、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等有益性话语标记为符号“+”,把相关中性话语标记为符号“○”;把相关破坏性话语标记为符号“-”。为统一各话语计量,采用百分比统计。各项话语占比等于各项话语出现频次(Freq.n)除以形符(Tokens)之和再乘以100%,用公式表达为以下形式。

各项话语占比=∑(Freq.1/Tokens+Freq.2/Tokens+…Freq.n/Tokens)× 100%

按照此公式计算出各语料库TP1.txt、TP2.txt、C1,2.txt及C3,4.txt中高频词汇排名前四十名的各类话语所占比率,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TP1 Corpus与TP2 Corpus相比,后者积极话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前者积极话语所占比率;前者中性话语词汇占比与后者中性话语词汇占比不相上下;后者破坏性话语词汇占比,略低于前者破坏性话语词汇占比。由此可见:课前由教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词语对相关话题进行思政引导,启发学生深挖话题中的思政元素,再让学生开展话题讨论,各抒己见,此种教学模式的确可以促成话题讨论中象征着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频次的提高。此外, C1,2 Corpus与C3,4 Corpus相比,后者积极话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前者积极话语所占比率;前者中性话语词汇占比与后者中性话语词汇占比不相上下;后者破坏性话语词汇占比略低于前者破坏性话语词汇占比。显然,写作前教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相关词语,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启发学生深挖写作题材中的思政元素,再让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此种教学模式的确可以促成学生作文语篇中蕴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频次的提高。

有些貌似中性词汇,但当它们与某些特定词汇为伴构成搭配或类关联时,会产生一些联想意义(如褒贬、好恶等)。在TP1 Corpus中, 有些词例如play、eat、sleep看起来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一旦与其它词语搭配,它们的语义倾向于“玩、吃、睡”之意,从思政的视角审视,这些表述是消极的,是与大学生行为相违背的,大学生活不应只有吃喝玩乐,故而被视为破坏性话语。此外,从高频词列表也可以看出:在TP1 Corpus中,大多数学生探讨“College Life”这一话题,有提到大学“很忙”“很多活动要参加”“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可以交朋友、阅读、学习”等,可见大多数学生是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对主题进行讨论,视角过于狭窄。

与TP1 Corpus相比,TP2 Corpus中,首先,均未出现类似于上述消极词汇;其次,从学生使用频次较高的词汇 “China、Chinese、culture、world”可见:当谈及English Learning这一话题时,学生不仅只局限于个人视角去探讨,而是试着从国家及世界的视角去剖析学英语的好处——不仅可以“为中国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这些表达从思政视角来看,均属于积极性话语,折射出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由此可见:课前由教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相关话题进行思政引导,启发学生深挖话题中的思政元素,再让学生开展话题讨论,各抒己见,此种教学模式可促成话题讨论中蕴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频次的提高。

从C1,2 Corpus及C3,4 Corpus排前四十的词频来看,C3,4 Corpus中出現了“dream”一词,体现学生想走出舒适圈的决心。此外,“environment”一词也出现数次,体现学生立志走出舒适圈,“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勇毅前行”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斗志。由此可见:实验组学生作文表达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包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进一步证实了:课前由教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相关话题进行思政引导,启发学生深挖话题中的思政元素,再让学生开展写作,此种教学模式可促成学生习作中蕴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的形成。

五、结语

本研究从思政素养、“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层面”(微观、中观、宏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维度,以输出为导向,对实验组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验。运用AntConc3.5.8软件,分别从词频、搭配及语义韵三个方面分析学生话题讨论及英文作文中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情况,结果表明:较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学生能产出更多蕴含思政元素的积极话语。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在短期内会对学生的语用输出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其产生的长期影响如何,亟待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厉彦花,解华,段梅青,朱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03):12-15,103.

[2]蒙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12):136-141.

[3]毛和荣,杨勇萍,周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46-48.

[4]杨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04):27-31+5.

[5]陈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58-60.

[6]向明友.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外语界,2022(03):20-27.

[7]张智义,高玉垒.认知语境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研究——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03):85-91.

[8]黄凌云.基于CIPP模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2(02):57-63.

[9]刘晶,胡加圣.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需求分析调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3):24-29+4.

[10]高玉垒,张智义.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22(01):8-14+102.

[11]柯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实施要点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12]严文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1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2020-6-1.

[14]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中国外语,2020(5):21-29.

[15]黄国文.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与原则[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2): 10-17.

[16]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2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基于‘词达人’平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粵教高函〔2023〕4号)、广东省2022年度民办高校思政专项课题“大学英语话题讨论及习作语篇中思政元素运用分析——一项基于自建语料库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MBSZ4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话语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