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融入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3-09-28 19:45王婉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议题党史新课标

王婉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本教科书,是最为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是三观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中职生思维发散性强、思维活跃,但他们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育应该将关注点转移到中职生上,在学习的同时抓好中职生党史学习教育,引导他们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中职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关键课程,中职学校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这一行为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中职思政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基础,通过议题设计活动完善来进行教学任务,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角色的作用,他们还在活动中体验思政课程的乐趣,在合作探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议题式教育,学生进行探讨与讨论,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些对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逐步融入中职课堂,逐步融入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这一行为有利于中职生在校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基因不断赓续,同时也满足了中职思政课课程性质、目标和内容等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历史的根本方法。本文以中职思政课“哲学与人生”的议题式教学设计为例,研究与探索怎样能让党史学习有效融入中职思政课。

一、明确中职党史思政课的培养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原则方面,党史的学习教育同中职思想政治学科适配度较高。但党史学习教育却有着更为明确的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中职思政课中的党史学习教育是在新课标的框架下开展的,它应当是整个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指向且服务于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既不能单纯地将党史学习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又要避免将思政课中的党史学习教育上成类似于历史、语文等学科性质的课堂。

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其中写道: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议题,通过阐述这一议题,讓学生深刻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根本道理。本课所蕴含的党史学习教育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的艰辛道路。

除了新课标有明确的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我们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时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例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课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将党史关于辽沈战役的素材合理融合,通过探寻与寻找辽沈战役中的红色记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设立,鼓励学生在党史教育中学习了解党史,明晰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亲身体会党的艰难进程,汲取党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鼓励我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生活中落实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首先要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议题,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其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教师应该分析党史素材选择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党史素材的选用、使用,从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二、设置党史融入中职思政课议题,增强引领感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一项极具难度与繁琐的任务,议题式教学通过它的独特优势成为它的重要载体。在进行议题式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层层深入中心议题以及序列化的问题,明确工作的主线,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分析与探究,鼓励学生积极落实学习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融入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中心议题的设置应指向党史学习的核心要求,凸显党史学习的逻辑主线。

例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课题“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框时,可以“为什么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为中心议题,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规律。

例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课题“人的认识”中,我们可以从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的角度出发,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议题,从毛泽东同志首次将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从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再到后来的邓小平同志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启了伟大的第二次飞跃的进程,将实践与认识的过程进行细致的阐释与解释。

三、创设党史学习融入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情境,增强代入感

党史是思政教材编写的重要素材来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遵循统编教材的叙事结构和逻辑顺序为基础,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切实发挥党史这本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凸显党史育人效果。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贯穿中职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始终。而在教学过程中,情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载体,承载着有利于课程顺利开展的课程活动与活动课程的具体化建构与规划。设身处地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政课教学效能最大化。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上,党史本身就是原汁原味的真实情境,是学生在进行党史学习时的绝佳对象和天然素材。现列举“哲学与人生”课议题教学部分教学情景,如表1所示。

但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生活在当下的,在同时面对过去和当下时,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距离感”,过大的距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接受能力。同时,中职生不同于高中生,中职生知识基础较薄弱。因此,我们在进行党史教育时,一方面要基于党史本身这一真实情境;另一方面又要对党史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选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选典例,适度把握好话题性、代表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做到三者相统一;同时还需要制作授课材料,在材料中亲身体会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再次,我们可以综合多种媒体方式,例如影、音、图、文等多种形式,将党史课堂“活”起来。最后,本地红色资源也是教学的一大帮手,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使党史课堂“动”起来。例如,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经常选取党史中的“广州”,党的三大、农民运动讲习所、萧楚女的故事,让党史真正被了解,真正融进身边人、身边事。

四、设计党史学习融入中职思政议题式教学活动,增强参与感

新课标还要求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学的要求很高,最为重要的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为基础,同时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来进行合理教学。”党史学习融入中职思政议题式教学活动,以活动作为主要路径,针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既是增进中职生对于党价值认同的过程,更是树立坚定信仰、坚定信念的过程。

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实践体验的机会给予了极大鼓励,其中这样提及:议题活动过程应设计明确目标,在活动时具备清晰思路。这说明,一个能够实现学生深度参与的活动,它应该是开放的、辨析的。这一点对党史思政课尤为重要。

在对中职生进行讲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一课题时,笔者在讲解过程中设置了“党史故事我来说”“我来做军事家”等各种活动(如表2所示),中职生通过学习党的百年伟大奮斗历程,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拥护党的领导。

例如,在学习强国上看到 “红色家书”栏目的内容,这些家书中情感深重,感人肺腑,一封封家书是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教诲的最好见证,同时也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哲学与人生”课前哲理小演讲活动,借鉴这些形式,开展“我读红色家书”小活动,学生提前寻找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资料,在课前朗读家书,学生从红色家书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大向强,这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出来的。

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场馆参观,近距离感受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辛与伟大。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红色场馆的研学实践,激发学生报效家国的责任感。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成功在教师的引领作用下深度参与进议题式教学模式。不论是针对序列化的子议题探究,还是在进行令人激动的“激疑、探究、讨论、分享”的活动环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内心的信仰信念和情感价值。

总而言之,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践在新的形势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追随了对中职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要求的脚步。在中职思政议题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设置议题、创设情景、设计活动,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这也必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且充满艺术性与挑战性的过程。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教育学会2021年教育科研课题“议题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哲学与人生》中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14694)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议题党史新课标
第一次学党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党史上的今天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