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开拓 数智融合
——媒体深度融合中的5.5G 创新方向

2023-10-05 23:13孟祥东刘湘渼
视听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智能融合

卢 迪 孟祥东 杜 洋 刘湘渼

一、5.5G 时代:数字技术赋能媒体融合传播的新起点

(一)5.5G 是从5G 向6G 演进的重要过渡阶段

5.5G 是一个时间属性的概念,代表着从5G 向6G 发展演进的中间阶段。这个中间过渡阶段的技术定义首次出现在2021 年,名为5G-Advanced(简称为5G-A)。2021 年4 月27 日,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46 次PCG(项目合作组)会议上,正式将5G 演进的名称确定为5G-Advanced。[1]2022 年6 月,以中国移动、华为等产业伙伴发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 端到端产业样板和《5G-Advanced 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为标志,我国5G-Advanced正式迈入产业构建阶段。[2]

2023 年1 月4 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数字化不是简单的“宣传思想文化+互联网”[3],不能仅等同于网站和APP。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必须运用数字技术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优化升级,促进形成以宣传内容为核心与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有机体”。特别是要“注重发挥数字内容生产的优势特长,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4],在信息传播的各领域、各环节广泛、全面、深刻地融入新技术、新手段。

5.5G 时代的到来,对于传媒和信息传播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说4G 是媒体和传播向移动端全面倾斜的开端,5G 是媒体和传播全面呈现视频态、直播化的开始,那么5.5G 则将是内容、信息、传播与网络、感知、计算、生成、体验全面融合的起点,也是传媒与5G、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开端。近日,美国OpenAI 公司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 火出圈,成为AI 发展历程中的现象级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的积极关注。就像AIGC 的发展态势一样,5.5G 时代下AI、5G 等数字社会的“新基建”都不再仅仅是对“内容”的承托和“内容”之外的存在,而成为参与内容生成过程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元素。

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向需要时间的积淀和能力的储备。跳过5G 发展6G 是不现实的,5G-A是5G 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5G 发展的必经阶段。5G-A 极大提升了5G 的网络性能。具体而言5G-A在下行和上行传输速率上比5G 提升了10 倍,网络接入速率达到10Gbps(10G 比特每秒,换算成下载速率为每秒1.25G),同时保障毫秒级时延。[5]5.5G实现和巩固了下行万兆(10Gbps)、上行千兆(1Gbps)的传输速度,延迟几乎接近完全同步的技术指标,更加匹配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车联网场景需求。此外,其地理位置定位能力也将从5G 时代的“米级”提升到“厘米级”,相应地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新的应用场景。元宇宙的发展愿景对信息通信网络及其技术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5.5G 意味着向6G 的持续性演进,也意味着从技术维度对元宇宙的塑造。

(二)5G-A 拓展新场景,新能力孕育变革创新

每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都经历了不断的迭代演进。2G 和3G 之间就有被称为 2.5G 的GPRS,它介于2G 和3G 之间,使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突破,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也获得了极大丰富。3G 到4G之间的3.5G 时代,智能手机爆发式发展,开放平台、海量应用,移动互联时代自此开始,信息传播模式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革。4G 和5G 之间的所谓4.5G 时代,则推动了移动视频高清化,媒体的内容和传播都转向以视频为核心,正式进入了“视频天下”。

2023 年在5G 商用进程上是一个重要节点。2022年6 月,5G R17 标准宣布冻结,R17 标准是5G 商用后的第三次版本升级,标志着5G 的成熟程度已走完了一半路程。从5G 的下一个技术标准版本R18开始,将标志着全球5G 发展进入新阶段,可以说5G-A 就是向6G 技术演进的开始。

5.5G 概念的提出,源于需求和场景对技术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5G 商用规模性部署后,互联网络大多数依靠5G 承接,但在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上仍面临承载力不足等挑战。构建万物互联的“大连接”世界,5G 需要不断地增强和扩展,才能满足在连接人、连接物、连接数据过程中多样、复杂的场景需求。5.5G 不仅是对5G 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的能力升级,更是对5G 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展。5G-A 在提升传输速率和网络接入速率的基础上,扩展出了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互)、HCS(通信感知融合)三个新的应用场景。[6]新场景带来新能力,5G-A 能够使虚拟现实、触觉互联网等对网络时延和速率要求极高的应用更加可行或体验提升;也能够在“连接”的同时“感知”万事万物,构建万物互联、万物可感的创新应用场景,驱动实体经济的数智化升级[7],促进数智社会发展。5G-A 时代的目标不仅要实现算力、存储、体验的全面提升,将5G 的不足修正和增强以外,还要渗透进感知、传输、存储、分析与处理的全流程,提高算力的智能化水平,支撑智能世界的加速到来,为未来发展探索方向。

二、5G“前半场”:赋能媒体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技术平台、内容展现、编辑制作和传播渠道的发展成熟都与5G 息息相关。5G 作为传输网络,支撑了超高清视频采集与制播,实现了直播的常态化;作为技术基底,5G 与多元先进技术全面融合,其协同能力激发了活跃的应用创新;作为信息器官,5G 使“物物互联”“人物互联”成为可能。5G 更是智生媒体的生长土壤,促进了传统媒体数智化的发展进程。

(一)作为传输网络的5G:超清视频,直播常态

5G 使移动带宽提升上百倍,实现了户内户外赛事活动、会议、文旅等的超高清直播,同时也实现了中央、省、市、县级融媒体直播的常态化和全面化。2019 年1 月21 日,咪咕视频通过“5G+4K”技术,对CBA 常规赛进行全程直播,高清的视觉效果、多维度的立体视角、深入其中的嵌入式互动,让受众犹如身临其境。[8]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在时速350 公里的高铁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5G 技术,打造了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了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9]此外,2022 年4 月,5G+超高清视频系统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球会客厅》“神舟十三返回地球”特别节目的各大新媒体平台直播中有所运用,5G 的加持保障将飞船信号顺利传输回总台。2022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新华社也使用8K/4K 采集+5G 传输,打造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连线。[10]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2022 年第一季度5G 云测平台监测报告》,从下载速度来看,5G 速度是4G 的11倍左右;而从上传速度来看,5G 是4G 的17 倍。5G技术所具有的高速率、大宽带、低时延特点,使得信号传输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能够对超清视频、高清直播等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内容保真、画面清晰的同时,还能保持实时转播不间断、无卡顿,在第一时间转播现场实况。5G 让超高清视听内容突破了时空约束,当前“中央—省—市—县”四级融媒体的业务形态都呈现出直播常态化的突出特征。在5G技术支撑下,媒体“采—编—发”工作朝着更加轻量化、云化的趋势发展,优化并创新了传统媒体制播环节,使直播内容的题材、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打破了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局限,提升了传播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传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 》明确提出,“4K先行、兼顾8K”是加快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总体技术路线,提升网络传输能力是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要积极“探索5G 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 的协同发展”。

(二)作为技术基底的5G:多元技术,百花齐放

作为重要的信息通信核心技术与底层技术,5G 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互促进、无法分割,更为所有信息技术发挥其先进性、实现驱动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必要的保证。[11]近年来各级媒体和文化宣传领域对于5G 技术的创新应用,全面采用了“5G+AR”“5G+VR”“5G+XR”“5G+全息”等多元技术融合的方式,丰富了媒体融合“5G+”模式的技术实践。如2022 年1 月24 日福建博物院联合福建移动基于馆藏资源,以5G+AR、5G+AI 等数字技术为基础,深度开发珍贵馆藏文物,通过“AR 探究镜”和智能图片直播等形式,将文物背后的知识和历史故事用数字技术进行复原、解读和传播。[12]2022 年2月20 日,在冬奥会的部分体育馆中设置了8K VR 相机和4K 摄像机阵列,在5G 赋能下,可以实时跟踪高速状态下运动员的位置,并且以慢动作模式详细分析运动员的每个动作,避免裁判误判的情况发生。[13]2022 年1 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XR、AR虚拟视觉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和8K 裸眼3D 呈现技术等5G 赋能下的新技术融合在一起,突破时空限制,为观众打造了虚实结合的神奇视觉效果。[14]

虽然在3G 技术普及之前,虚拟现实的概念就已经出现在世界上,并具有了初步的实践雏形,但技术层面的壁垒使得全现实传播并不能实现。[15]进入5G 时代后,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才被真正连接起来,具有了沟通现实和虚拟两个空间的能力,并呈现在一个场景中。而无论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还是混合现实(MR),都在进一步加强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链接,让两者出现在同一个时空,并进行交互,完成全方位的对接。[16]可以看出,5G 对信息传播机制的影响并不在于5G 本身,而是5G 与所有先进技术的全面连接能力。可以说,5G是覆盖在这些多元技术下的重要基底,在5G 的引领、催化和驱动下,这些“5G+”多元技术变得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三)作为信息器官的5G:百城千屏,万物为媒

在5G 技术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户外4K/8K超高清大屏通过5G 连接在一起,点亮了一个个城市景观。数字技术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器官”,5G 户外大屏就像智慧城市的“眼睛”一样,不仅能够“输出”积极向上的高品质文化内容,还能够成为“感知”城市信息脉搏的数据采集器。2022年9 月10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成功实现了全国各地大屏组网。全国70 个城市的270 余块户外地标大屏,当晚直播了央视总台8K 中秋晚会,为各地观众送上了超高清观赏体验。[17]2022 年2 月北京冬奥会期间,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启用5G+8K 北京视听小站,实现了户外大屏和室内小屏的融合。在户外设置了一座880 多万像素点的4K 大屏,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比赛细节;在室内通过5G 网络技术,结合VR 让用户体验到冰雪运动之乐。[18]2022 年1 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5G 赋能下,通过“百城千屏”点亮各个城市,能让观众随意选择观看视角,形成了全新的立体传播矩阵。[19]

5G 在速度、容量、时延等层面的技术进步,使内容的实时传播和同步共享通过云端相连的媒体平台得以实现,媒介之间的边界逐渐消融,终端与内容不再是固定的“绑定”关系,多屏时代宣告开始。5G不仅把户外屏、家庭屏、个人终端小屏连接起来,还将带来更多场景下的万物皆终端的变革。也就是说,5G 就像数字社会中的信息网络“神经系统”,使“物物互联”“人物互联”成为可能。在5G 的支撑下,移动通信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各种终端设备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入口。无论是音频、视频还是社交、影视,传统的内容形态将跳出原来所归属的媒介终端,超越屏幕的限制,真正实现万物皆媒。媒介不再只是依靠介质或载体进行划分,场景将成为区隔不同媒介的标志。[20]5G 将推动应用场景和终端形态愈发呈现多样化趋势,无限拓展媒体的内涵和外延。

(四)作为智生土壤的5G:未来视听,智能媒体

5G 作为当今媒体发展的前沿技术、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媒体数智化转型的“孵化器”,5G 与人工智能相生相伴,智能化也是5G 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级各类媒体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路径,创办媒体大脑、传播大脑、智能化编辑部,相继走上了传媒数智化转型之路。例如新华社于2017 年12 月26 日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到2019 年11 月26 日正式升级为“媒体大脑3.0”——国内第一个面向融媒中心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媒体大脑3.0”以区块链技术和AI 审核为显著特征,集成了更多人工智能模块和数据模块,拥有性能更强大的“数据心脏”和“智能引擎”,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赋能各类融媒体中心,为媒体提供“策、采、编、发、审、存”全流程赋能,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短视频智能生产流水线。[21]而智能化编辑部则是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试点建设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对新闻生产进行全环节、全流程、全系统再造,大幅提高了新媒体产品创意创新能力和生产传播效率,其核心产品为AI 合成主播、“媒体大脑”、时政动漫短视频平台等。2023 年1 月成立的浙江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就是以新平台、新技术、新传播、新机制、新定位、新业务为基底,推动实现浙江省内各类媒体数智化转型,从而将媒体融合带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广电正式启动5G 网络服务,5G频道成为广电媒体面向未来发展的智能化视听服务。5G 频道是综合运用5G 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进行智能协同传输,并以各类智能化电子显示设备为接收终端的新型视听服务。[22]在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战略部署的当前,5G 频道便是由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协同作用驱动的智能媒体平台。

后5G 时代,5G 与人工智能愈发相互渗透、不可分割。5G 是智生媒体土壤,促进了媒体智能化发展进程。在5G 源源不断地提供数据“养料”和算力“能源”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对传媒的渗透涉及了从构建技术体系、搭建业务平台到探索内容创新的全过程,人工智能辅助视频制作、参与选题策划,以及精准推荐、个性化分发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和充分发展。脱离了数据、算力和通信的人工智能不是真正意义上“智能”,面向未来视听的智能媒体必将是内生智能、原生智能,无时无刻不智能,万事万物皆智能。

三、5G“下半程”:数智融合开拓场景

5G“前半场”,各级媒体融合5G 应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展现了全媒体传播样貌和成效。5G 技术在传媒中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在5G 技术的全链条赋能下,融媒体传播愈发稳定灵活、高效智能。2023 年5G 发展进入“下半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需要各方持续努力。传媒领域在5G“上半场”尚未真正实现的内容个性化、传播精准化、服务多元化以及终端全面化,都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能力予以支撑。

(一)5G-A 应用场景创新:通感一体

除了支撑传统5G 业务大规模应用以外,5G-A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增加新的能力,支撑新场景新业务的应用。相对于5G 来说,5.5G 更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能力提升,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和细化应用场景。应用场景的发展水平、普及规模与成熟程度才是衡量5G 是否充分发展、是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形成积极影响的重要标准。根据2022 年11 月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2024 年以后5G-A 将面向六大主要场景,包括沉浸式实时交互、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从网络、终端、云等端对端的关键方面进一步演进,构建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社会的基础设施。[23]

如果说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那么5G-A阶段就是对5G 改变社会命题的深化实践;如果说5G目标是融入千行百业,那么5G-A 阶段的目标就是深化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5G-A 将以深化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为现实路径改变社会的运转模式。5G-A 六大主要场景的产生源于数字化发展,归于数智化转型。正是由于5G 商用后,经济、社会、行业不断发展给信息网络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挑战,才使5G-A 的能力价值得以提出并逐步体现。在面向C 端的实时沉浸交互业务发展和面向B 端的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发展中,无线网络的管道能力和连接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最终实现5G-A“万兆泛在体验,千亿智慧联接,超能绿色业态”发展愿景。

5G-A 时代,无线通信网络将构建“内生智能”的核心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社会、未来媒体的关键一步。在5G-A 实时交互、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的应用场景中,无线通信网络将进行智能化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得以融入无线通信网络。在此背景下,智能化也将深入到媒体和传播的各个层面,从智慧化生产、智能化传输、智能化传播到智能化交互,未来的智慧媒体能够做到感知、识别、思考、定制、分发,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交互体验和定制内容。[24]

(二)从共识到愿景:迈向元宇宙

经过近五年的技术演进,5G 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不断丰富,应用逐步普及和深入,已从“愿景”走向了“共识”。从5G-A 的技术特点及其六大应用场景来看,移动通信技术对于媒体传播而言的“三个不仅”特征已经非常明确地得以显现。首先,移动通信技术已不仅用于“传输”,在其之上发展出来的实时交互、千亿互联、通感融合、上行超宽带等场景都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5G-A 的“内生智能”这一关键能力也将会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各层各级进行智能化重构,成为未来元宇宙世界的“钢筋铁骨”。其次,移动通信终端也不仅限于“手机”,媒体传播中的信息终端将会无处不在。“百城千屏”、可穿戴设备、摄像头、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等,未来网络中的移动终端将达到千亿级别。再次,移动通信的使用者也不仅在于“人”,移动通信技术的内生智能、原生智能,将使无线网络中的各类终端具有智能化能力,实现无时无刻不智能,万事万物皆智能。届时,终端即是信息、数据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并可以依据算法和逻辑做出判断、反馈。在5G-A 不断发展、逐步成熟的未来,一个实时交互、虚实融合、万物互联、通感融合、天地一体的数字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创新,元宇宙将从愿景变为现实。

注释:

[1]央广网. 3GPP 正式确定:5G-Advanced 为5G 演进标准名称[EB/OL].(2021-04-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278828318619619&wfr=spider&for=pc.

[2]华为.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联合发布5G-Advanced 产业创新成果[EB/OL].(2022-06-06).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22/6/5ga-2022-chinamobile.

[3][4]人民网.施郑平: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EB/OL].(2023-01-3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131/c40531-32614974.html.

[5][7]谷业凯. 5.5G,为数字经济发展“修好桥、铺好路”[EB/OL].(2022-07-25).http://cpc.people.com.cn/n1/2022/0725/c64387-32484481.html.

[6]刘艳.5.5G 并非只比5G 多了0.5[EB/OL].(2021-08-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201810116664724&wfr=spider&for=pc.

[8]环球网.科技引领下一代沉浸体验!咪咕5G+真4K+VR 加持国足热身赛[EB/OL].(2019-06-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099708887271198&wfr=spider&for=pc.

[9]陈维龙,张静,曾静平.5G 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实施路径和生态管理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370(1):36-39+63.

[10]新华社.你好,二十大!跟着连线看中国[EB/OL].(2022-10-15).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65 779?isview=1&homeshow=1&newstype=1001.

[11]卢迪.协同性与连接力:5G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作用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15-18.

[12]福州晚报. 5G 赋能文物“说话”亲子活动乐融融[EB/OL].(2022-01-24).http://mag.fznews.com.cn/fzwb/ 2022/20220124/20220124_A04/20220124_A04_1.htm.

[13]新浪网.谷爱凌的头盔、时空定格术,冬奥会竟还暗藏这么多黑科技[EB/OL].(2022-02-20).http://k.sina.com.cn/article_7628337882_1c6af32da001011hos.html.

[14][19]中国青年网.央视春晚创新亮点揭秘:技术硬核、内容新颖、跨屏联欢[EB/OL].(2022-01-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113448257156745&wfr=spider&for=pc.

[15][16]胡正荣.技术、传播、价值——从5G等技术到来看社会重构与价值重塑[J].人民论坛,2019,628(11):30-31.

[17]人民融媒体.“百城千屏”精彩首秀 总台秋晚点亮70 城市街头[EB/OL].(2022-09-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673101412922415&wfr=spider&for=pc.

[18]北京日报.超大屏直播冬奥、VR 体验冰雪运动,延庆5G+8K 视听小站启用[EB/OL].(2022-02-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104376637031713&wfr=spider&for=pc.

[20]周文斌.媒体智能化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分析[J].中国广播,2022,345(3):40-45.

[21]新华出版社.“媒体大脑”:将技术之力赋予内容生产者[EB/OL].(2020-11-25).https://mp.weixin.qq.com/s/he5cibukB6GPRX5KtYYI3w.

[2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5G 频道技术白皮书[EB/OL].(2022-12-08).http://www.nrta.gov.cn/art/2022/12/8/art_113_62979.html.

[23] IMT-2020(5G)推进组.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EB/OL].(2022-11-16).http://113.209.136.71/zh/documents/1?currentPage=1&content=.

[24]孔彬,何剑辉,孙琳.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视听智慧媒体架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6):44-47.

猜你喜欢
智能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智能制造 反思与期望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