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泪液功能、眼压的影响研究

2023-10-07 02:36王思雯叶晓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眼表塑形眼压

王思雯 叶晓雨

近视是眼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患者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可以看清近处的事物,但是对于远处的事物却很难看清。青少年是我国近视患者数量最庞大的一个群体[1]。青少年发生近视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逐步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甚至引发视网膜脱落、白内障以及黄斑孔裂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目前,临床对近视的控制或治疗尚未研发出特效方法,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多数都是以物理方式进行近视控制,以避免患者视力进一步减退[3]。角膜塑形镜则是一种物理矫形治疗镜,其使用了透气性较好的硬质材料制作镜片,透氧性较好,可与眼角膜发生直接接触,却不会引发角膜缺氧,从而避免角膜炎的发生;且此镜只需晚上佩戴,不会影响患者的白天活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近视进展,且不会对眼压、眼表泪液功能等指标产生明显影响[4]。本文研究了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泪液功能、眼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中心门诊接受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等分组。对照组(n=49)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13~19岁,平均(15.32±0.56)岁,年龄13~19岁,平均(15.32±0.56)岁;近视时间6个月~5年,平均(2.28±0.87)年。研究组(n=49)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13~19岁,平均 (15.35±0.45)岁;近视时间7个月~6年,平均(2.34±0.8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双眼散光均<1.50,屈光度介于1.00~5.75 D,等效球镜度-5.0~1.0 D。(2)患者年龄13~19岁。(3)除了佩戴框架眼镜外,无任何其他近视治疗史。(4)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在1.0及以上。(5)患者本人和(或)家属均已知晓研究内容、流程以及目的,并签署知情认可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眼部手术或者外伤病史者。(2)对于角膜塑形镜佩戴有禁忌者。(3)无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不能有效配合研究者。(4)临床资料部分缺失者。(5)不能配合长期性随访者。(6)本人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认知方面有明显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佩戴前完善相关的眼科门诊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眼表检查、屈光度检查、眼轴检查、角膜形态检查等。采用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式眼压计、TOMEY角膜地形图、IOL master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还要重点检查其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表泪液质量以及泪膜稳定性等指标,详细、完整的记录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以为后期的随访与观察提供方便。

对照组患者以框架眼镜佩戴进行视力控制,即:门诊接收患者后,先采用综合验光仪测量其实际近视的度数,再依据患者的瞳距为其试戴镜架,依据视力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度数对应的镜片配备于镜架中,先让患者试戴10 min;如果患者无任何的不适症状出现,则可以将矫正度数作为治疗度数的选择,可依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为其选择合适的镜架,再依据患者的视力与实际选择适合的镜片。框架眼镜配置完成之后,再次对眼镜实施核验,并让患者持续试戴10 min;若未出现任何不适表现,则将此镜作为患者视力矫正的框架眼镜。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检,以便观察其眼镜、视力等相关情况,持续佩戴6个月。

研究组患者则以角膜塑形镜佩戴进行视力控制,即:采用Boston XO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透氧系数值为100,直径应介于10.0~11.2 into,光学中心的厚度参数设定为0.22 mm,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视力与眼部检查,再依据检查结果为其选择适合的试戴镜片,试戴持续时间为10~15 min;若患者未出现任何的不适症状,则使用荧光素钠试纸条染色,使用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投照进行综合评估,依据试戴的结果,为患者选择出最佳标准数值定制出镜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角膜塑形镜的摘戴操作以及镜片护理等正确方法,同时详细告知佩戴过程中需要的各类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及家属于每晚睡前佩戴,持续8~10 h,于次日清晨取下,并采用护理液对镜片进行清洗,然后浸泡于填充有干净护理液的镜盒中,提醒患者定期回院复查,以便观察其眼睛、视力等相关情况,持续佩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眼压水平变化。分别于佩戴前、佩戴后1周、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进行检测,方法:让患者安静的休息5 min,采用非接触性眼压计对其眼压水平进行检测,持续检测3次后取平均值为结果。

(2)比较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分别于佩戴前、佩戴后1周、3、6个月检测患者的BUT。方法:引导患者放松身体,将下颌放于裂隙灯显微镜的颌托上方,额头与颌架紧贴,双眼以正常方式看向前方,将荧光素钠试纸条以生理盐水浸湿后,与其下脸结膜囊轻轻接触,让患者眼睑睁闭数次,使荧光素钠于眼球表面涂布均匀,于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中仔细查看,自患者第1次睁眼起计时,提醒其不要眨眼,直至角膜上有第1个干燥斑出现时,计时停止,重复3次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果。

(3)比较两组的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 test,SⅠT)。分别于佩戴前、佩戴后1周、3、6个月检测SIT,采用标准型的泪液分泌试纸,一端进行反向折叠5 mm,轻轻放于患者下睑内侧的1/3结膜囊内,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对角膜产生刺激,让患者闭眼5 min后,将试纸取出,对泪水的浸湿长度进行测量,参照《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5]中关于干眼诊断指标进行评,即:长度10~15 mm表示正常;<10 mm表示分泌量不足;<5 mm则为干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眼压水平变化比较

佩戴前,组间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佩戴1周、3、6个月后,两眼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以佩戴1周时下降最为明显,但后期趋于稳定,组间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眼压水平变化比较(mmHg,±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眼压水平变化比较(mmHg,±s)

组别佩戴前佩戴后1周佩戴后3个月佩戴后6个月F值P值研究组(n=49)15.59±2.1314.08±1.8313.94±1.8913.51±1.5513.2770.001对照组(n=49)15.60±2.1514.41±1.7514.05±1.7613.46±1.6815.1160.001 t值0.0230.9120.2980.153--P值0.9810.3630.7660.878--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BUT变化比较

佩戴前,组间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两组BUT均有一定变化,且在佩戴1周时下降最为明显,但后期趋于稳定,组间不同时间点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BUT变化比较(s,±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BUT变化比较(s,±s)

组别佩戴前佩戴后1周佩戴后3个月佩戴后6个月F值P值研究组(n=49)12.73±1.7110.20±1.9410.31±1.4510.17±1.5112.5260.001对照组(n=49)12.66±1.6810.11±1.739.97±1.599.86±1.4313.7580.001 t值0.2040.2421.1061.043--P值0.8380.8090.2710.299--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ⅠT变化比较

佩戴前,组间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两组SⅠT均有一定变化,且在佩戴1周时变化最明显,后期均趋于稳定,组间不同时间点的SⅠ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IT比较(mm,±s)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IT比较(mm,±s)

组别佩戴前佩戴后1周佩戴后3个月佩戴后6个月F值P值研究组(n=49)21.52±3.0121.21±2.8321.24±2.7521.16±2.9213.6350.001对照组(n=49)21.54±3.0321.17±2.8221.23±2.7121.13±2.9412.3980.001 t值0.0320.0700.0180.050--P值0.9730.9440.9850.959--

3 讨论

近些年,视频终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用眼习惯方面发生巨大改变,近视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在这部分人群中青少年近视占了绝大多数,加上青少年本身在学业方面负担较重,自身的屈光状态也还未稳定,更进一步增加了青少年人群的近视发生率,导致其视觉质量、视觉功能减退,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甚至还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引发多种并发症[6-7]。目前,临床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非手术方案为主,多数采用眼镜佩戴的方式控制患者的视力,以此控制视力,以免其视力持续下降[8]。

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角膜塑形镜被研发出来,该镜除了日间无需佩戴框架眼镜之外,还能有效延缓患者近视的发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青少年近视矫正治疗中[9]。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其基弧与角膜中央曲率都比较小,可以对患者的角膜中央区域实施合理性压迫,从而达到控制患者视力持续减退的效果[10]。角膜塑形镜还是一种新型高透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同时具备可逆性与非手术性两项特点,其可以通过机械压迫功能,让患者的角膜曲率由陡转平,而且长时间佩戴还能阻止或减缓上皮细胞的脱落,改善患者的周边视网膜远视离焦状态,增强其眼部调节系统本身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减少对其眼表功能的影响[11-12]。此外,角膜塑形镜除了可以在角膜表面方面具有超强塑形功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眼球内部结构、角膜形态,长时间折续佩戴能可以有效延缓眼轴增长,降低患者的角膜曲率,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近视增长情况[13-14]。但也有研究显示,长期戴角膜塑形镜会对患者的目液分泌的质与量造成影响,引发干眼,且随着戴镜时间的不断增加,干眼表现会随之加重,这可能是因为角膜塑形镜与眼球表面接触使得角膜上皮受到损伤,因此,仍有部分家长担忧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会对患者的眼表产生不良影响[15-16]。而本研究发现,在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的1周、3、6个月,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佩戴眼镜后不同时间点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虽然在早期的泪膜稳定性有所下降,眼压及眼睛指标水平变化主要发生于佩戴眼镜1周之内,后期开始便趋于稳定,且各项指标与佩戴框架眼镜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价值[17]。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镜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近视控制中,虽然早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眼压与眼表指标出现变化,但主要集中于佩戴1周内,此后各项指标水平便开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表明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并不会对近视青少年的眼压、眼表造成明显的影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眼表塑形眼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