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分析

2023-10-07 02:36徐西凤王侠解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内膜化疗子宫

徐西凤 王侠 解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0%~30%[1]。外科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此类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病情复发率,因此需加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案[2]。放疗、化疗均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式,将其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3]。但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针对Ⅲ期患者术后积极采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或可获得更为理想疗效及预后[4-5]。基于此,本文将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此类病患术后治疗中的具体效果,以利于为今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收治的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具体辅助治疗方案分组,其中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n=30)术后行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年龄37~62岁,平均(49.36±1.59)岁;病理分型:透明细胞癌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8例;临床分期:Ⅲa期18例、Ⅲb期8例、Ⅲc期4例。对照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n=30)术后行调强放疗,年龄34~63岁,平均(49.44±1.63)岁;病理分型:透明细胞癌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7例;临床分期:Ⅲa期16例、Ⅲb期9例、Ⅲc期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中关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6]。(2)病理检查临床分期为Ⅲa期~Ⅲc期。(3)顺利完成根治性手术,术后需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4)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中涉及的调强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案。(5)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子宫内膜癌相关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史。(2)经病理检查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3)精神系统疾病。(4)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5)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围产期、哺乳期、妊娠期等)。(6)存在肾、心、肝等机体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功能不全)情况。

1.2 方法

两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实施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手术方案。对照组予以调强放疗,治疗前行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范围自第3腰椎上缘至坐骨结节下5 cm),层距3 mm,靶区域规范勾画,行调强计划设计,5~7野,每次放射量1.8~2.0 Gy、总放疗剂量45.0~50.4 Gy,每周放疗5次、共放疗24~28次。研究组予以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其中调强放疗方法、操作者、仪器等均同对照组,化疗选用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商品名:力朴素,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57,规格:30 mg/瓶)以135 mg/m2分2 d+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注射用洛铂(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59,规格:10 mg/瓶)50 mg/m2分2 d+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应注意联合治疗顺序为化疗结束后行调强放疗。

1.3 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记录并比较两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行组间比较,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仅涉及研究组病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无(0)、轻(Ⅰ度)、中(Ⅱ度)、重(Ⅲ度)、危及生命安全(Ⅳ度)等情况(注:本文仅统计研究组中出现化疗相关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6]。(2)远期疗效:对两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予以3年有效随访,记录并比较其生存率、疾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各项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化疗过程中,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1/15),为胃肠道相关反应Ⅲ级。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顺利完成3年有效随访,分析可知研究组生存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3.33%)、远处转移率(6.6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率、疾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组间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好发于绝经后女性,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以50~60岁女性人群发病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数中该病发生率为7%,但近年来相关数据统计认为,此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表现[7]。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癌具体发生机制,分析可能与激素、遗传等因素有关,发病后患者多表现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增多(发生比例高达70%~90%),其他伴发症状还包括宫腔积液、腹部包块等,若患者未获得及时诊治势必对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8]。外科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案之一。应注意虽然现阶段研究认为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30%患者术后将出现疾病复发、转移情况,且60%病患疾病复发、转移情况发生于术后1年内[9]。Ⅲ期子宫内膜癌复发风险显著上升,指南推荐Ⅲ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以放化综合治疗为主,但是临床工作中仍有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接受放化同步治疗。因此提示,针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需积极采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以利于降低疾病复发、转移风险,确保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放疗即利用高能量射线照射机体局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使其失去复制功能[10]。调强放疗是一种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放疗技术,治疗前利用增强CT扫描明确放射区域并制定相应放射剂量,从而确保靶区域获得高放射剂量(三维立体空间);而周围组织器官放射剂量下降,因此有利于在确保放疗效果的基础上显著降低射线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程度[11]。应注意的是,放疗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方式之一,虽然调强放疗能够有效杀灭局部机体存在的肿瘤细胞且其安全性优于传统放疗,对控制孤立性局部复发病灶、降低盆腔转移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对全身潜在转移病灶、已出现转移情况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并不理想。因此,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单一应用此法治疗疗效及预后欠佳,需加用其他肿瘤细胞相关杀灭方法,如全身化疗等[12]。本研究中,对照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单用调强放射治疗后随访期间生存率仅为60.00%,但该组疾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则分别高达53.33%、46.67%,此结论与上述研究情况相符。

化疗是现阶段临床针对存在全身播散倾向、易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化学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多个组织器官从而实现全身性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3]。本研究中,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使用的TP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进入机体后能够起到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并阻止其解聚,也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微管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星状体的产生,从而阻止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同时能够使细胞对放疗射线敏感性有所提高。洛铂属于第三代铂类,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DNA复制、转录过程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从而阻碍肿瘤细胞增殖。因此,两种化疗药物通过静脉给药通过血液循环使药物送达全身,能够有效杀灭微小转移灶。由上述可知,放射治疗、化疗两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及机制均具有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将其联合应用于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可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有效提高肿瘤细胞杀灭效果,对降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疾病复发、转移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也通过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既往治疗病例,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调强放疗及化疗远期疗效(生存率93.33%、疾病复发率13.33%、远处转移率6.67%等指标)优于术后仅行调强放疗的对照组,此外两组各项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化疗过程中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67%。因此提示,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后期制定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借鉴内容。

针对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调强放疗及化疗顺序(即1个疗程化疗-调强放疗-1个疗程化疗、2个疗程化疗-调强放疗等)、具体化疗方案(如紫杉醇类药物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紫杉醇类药物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等因素对其远期疗效及预后也具有相应影响。但本研究由于受到不同因素限制(如纳入样本容量偏少、研究时间区间较短、篇幅较小等),因此并未对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不同调强放疗及化疗联合应用方案进行相应分析,提示还需今后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讨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方案的实际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术后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使其获得更为理想的远期疗效,且该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较优,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内膜化疗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跟踪导练(二)(3)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