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抑郁症合并糖尿病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探析

2023-10-07 02:36赖于杨卢正优郭静郭洋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赖于杨 卢正优 郭静 郭洋溢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且难以根治,其通常以耐糖量试验为金标准,同时也需监测患者空腹血糖作为辅助。期间受病情影响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抑郁症。也有研究提出,抑郁情绪会对糖尿病患者记忆与执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由此需加强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关注[1]。同时也有研究指出,红细胞及血小板等参数对糖尿病病情进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2]。同时,在有关抑郁症相关研究中指出血小板体积平均值(meverage of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抑郁症存在相关性,抑郁症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激活及炎症反应,继而会出现MPV升高[3]。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作为获取血小板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重要途径,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同时血常规难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完全诊断,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异常情况也需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4]。由此,本研究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抑郁症100例,并将其以有无糖尿病进行分组,以期能通过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学诊断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病情分析提供更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抑郁症患者100例,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其中5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为研究组,50例患者未合并糖尿病为对照组,以口服耐糖量检测为糖尿病诊断金标准。纳入标准:抑郁症及糖尿病诊断参照 2022 版《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5]及2021 年实践版《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6]专家解读对患者进行诊断,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年龄50~72岁;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语言、听力障碍无法配合研究;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配合性低患者。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

抑郁症合并糖尿病诊断金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以口服耐糖量试验为金标准,口服葡糖后2 hPG(2 h血糖)≥11.11 mmol/L,且持续2周出现抑郁症状。

1.2 方法

检测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病史、药物服用情况及治疗史等资料,并告知患者检测当日清晨需保持空腹,且不宜剧烈运动。于清晨采集患者静脉血且摇匀并保证检验在静脉血采集1 h内进行。

两组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本细胞形态学检验。

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仪器为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S900i及配套试剂。操作方法: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1 000 r/min的离心处理,制成检验血液标本,并对血液标本进行染色,对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行计数和检测并记录好数据。

血涂本细胞形态学检验: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制成涂片并进行染色(瑞氏染色),并以显微镜进行观察染色后的涂片,以有核细胞数量>10%、淋巴细胞数量>60%为细胞异常评价标准。

两组结果的最终判读均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病理学专家完成。

1.3 观察指标

(1)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异常检出率。(2)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异常检出率。(3)研究组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red blood cell volume,MCV)、红细胞分布宽度(erythrocyte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对比。(4)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HbA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异常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异常总检出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异常总检出率对比[例(%)]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关细胞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总检出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关细胞检出率对比[例(%)]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红细胞与血小板参数对比

研究组RDW、MPV、PLT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MC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红细胞与血小板参数对比 (±s)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红细胞与血小板参数对比 (±s)

组别例数MCV(fL)RDW(%)MPV(fL)PLT(×109/L)研究组5092.49±5.7214.51±0.4311.97±1.35183.22±13.23对照组5089.75±5.9113.75±0.428.88±1.02162.32±22.11 t值-2.35611.05812.8535.736 P值-0.021<0.001<0.001<0.001

2.4 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HbA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对比

研究组空腹血糖、HbA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HbA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对比 (±s)

表5 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HbA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对比 (±s)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mmol/L)HbAlc(%)糖耐受水平(mmol/L)三酰甘油(mmol/L)研究组509.42±1.229.52±0.3313.66±1.323.32±0.09对照组504.78±1.245.36±0.428.68±1.421.31±0.12 t值-18.86155.07218.16394.752 P值-<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率也逐步上升,而每年约有80万抑郁症患者自杀[7]。柳瑞芳等[8]对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指出胰岛素抵抗时或可导致神经元获取能量障碍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这一特性与抑郁症、2型糖尿病形成具有关联。而在 JAMES等[9]研究中指出抑郁症症状程度与糖尿病病情程度呈平行关系,如加强糖尿病管理与检测于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可缓解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应的,缓解抑郁症状也有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这期间需加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各指标的监测与研究[10-11]。

针对糖尿病患者,血常规是较为常用的途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会出现蛋白质代谢紊乱及血液葡萄糖浓度升高[12-13]。而抑郁症临床表现多伴有情绪低落及消极治疗等表现,继而可能导致血糖控制效果差[14]。本研究中,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得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空腹血糖水平、HAblc、糖耐受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3种指标皆可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人群但并不能完全确诊糖尿病。针对糖尿病诊断还需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陈海南等[15]研究指出,针对糖尿病肾病早期鉴别,血常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可较好地反映血细胞的具体变化。纪玉红[16]则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得出两者联合应用血液异常阳性检出率为35.90%,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则为15.3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优势在于检验消耗时间短,操作简单;但其主要是通过光电信号进行计数,由此其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17]。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操作虽相对复杂,但优势在于可更好地观察血液中细胞的形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糖尿病之间也具有密切关联。李春惠等[18]研究中提到高血糖会引起中性粒细胞清除受损。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诊断,韩丹[19]研究中表明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γ值均>0.5,可较好地对细胞进行分类。此外,关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单纯抑郁症的鉴别,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也可通过对MCV、RDW、MPV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20]。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与PLT、MPV存在正相关可能性。且在本研究中抑郁者合并糖尿病患者MPV、PLT水平均高于抑郁症对照组。其原因考虑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血管病变,继而伴有血小板黏附及凝聚等表现,导致MPV水平较高;而抑郁症患者多伴有交感神经、儿茶酚胺水平皆升高,继而肾上腺素激活肾上腺素受体进一步引起MPV水平升高,在后续研究中可加强对MCV、RDW、MPV诊断抑郁症合并糖尿病临界值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文章中抑郁症及糖尿病诊断参照2021年实践版《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及2022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中的执行标准。

综上所述,结合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结果得出,抑郁症合并糖尿病多伴有血液标本异常,且RDW、MPV、PLT等指标水平与单纯抑郁症具有显著差异,糖尿病或可加重抑郁症病情进展。

猜你喜欢
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