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敷料在喉癌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维护中的应用

2023-10-07 02:36颜少观何静郭巧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喉癌换药舒适度

颜少观 何静 郭巧玲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癌细胞为鳞状细胞,发病率常年位居我国颈部恶性肿瘤第3位[1]。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声音嘶哑、颈部肿块等,早期喉癌发病较为隐蔽,患者发现时病程已进展到Ⅲ期或Ⅳ期;机体出现耳痛、呼吸困难、食欲下降等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威胁[2]。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肿瘤压迫气道所致呼吸困难,需对患者进行气道造瘘术[3]。术后,由于细菌感染,造瘘口周围容易出现红肿、破溃的现象,进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术后维护好造瘘口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临床上对造瘘口包扎一般采用无菌纱布和泡沫敷料两种方式,无菌纱布容易造成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泡沫敷料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4]。本研究纳入90例行喉癌全/部分切除术治疗并行造瘘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泡沫敷料在喉癌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喉癌全/部分切除术治疗并行造瘘口的患者90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45~73岁,平均(59.24±4.36)岁;行全喉切除术19例,行部分喉切除术26例。试验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5~74岁,平均(59.54±4.96)岁;行全喉切除术22例,行部分喉切除术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喉癌者。(2)已实施气管切除术,并行气管造瘘者。(3)年龄≥18岁者。(4)能简单阅读书写者。(5)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者。(2)有精神类疾病者。(3)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5)对本次研究所用敷料过敏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无菌纱布为患者进行换药,具体操作如下:(1)用生理盐水浸润棉球后清洗切口周围皮肤,清洗范围需>5 cm。使用干净的无菌纱布将皮肤擦拭干净后使用棉球蘸取碘伏对切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消毒范围>5 cm,等待皮肤自然干燥。(2)从正中间将无菌纱布剪开,呈现一个“E”字型。将无菌纱布置于套管下,并将切口完全覆盖。(3)每6~8小时为患者换药1次,若遇无菌纱布被分泌物浸透应及时更换。

试验组:采用泡沫敷料(瑞典Molnlycke Health CareAB,规格:15 cm×15 cm)为患者切口处换药,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在生理盐水中浸泡过的湿棉球清洗切口周围皮肤,清洗面积需超过5 cm,等待皮肤自然干燥后使用棉球蘸取碘伏为切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2)使用无菌剪刀沿泡沫敷料中点垂直向上剪1/3,并在泡沫敷料中间剪一圆孔,圆孔大小与气管直径相同。(3)置泡沫敷料于气管筒下,并完全覆盖造瘘口。(4)使用时需注意将敷料亲水面贴于皮肤,并抚平敷料后进行固定。(5)使用泡沫敷料时每24小时换药1次,若遇分泌物过多或渗液、渗血范围已超敷料边缘2 cm时应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1)造口愈合时间:全部切除术从喉癌切除术后到伤口拆线期间为愈合时间;部分切除术愈合时间是从切除术后算起,直至拔管。(2)感染情况:若患者手术切口部位出现局部溃疡、压痛,则可认为发生手术感染。(3)记录患者术后7 d平均换药次数及换药时所花费的总费用。(4)舒适度:采用科室自制的喉癌患者舒适度评分量表从疼痛、瘙痒、睡眠、潮湿等5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每个条目0~3分,共4个等级,总分为15分。总分数与患者的舒适度呈反比。(5)造瘘口不良反应:包括红肿、渗液、皮疹等。(6)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切口愈合效果、造瘘口周围皮肤状态、护理服务等3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60~75分表示一般;76~85分表示基本满意;86~100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检验以χ2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检验以t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后造口愈合时间、术后7 d换药时间、换药总费用、造瘘口感染率比较

试验组的造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7 d换药次数少于常规组,造瘘口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换药总费用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后造口愈合时间、术后7 d换药时间、换药总费用、造瘘口感染率比较

2.2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舒适度评分为(7.48±2.49)分,低于常规组的(9.68±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5,P<0.05)。

2.3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造瘘口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造瘘口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造瘘口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喉癌是临床中常见的头颈肿瘤,好发于咽喉黏膜的上皮。目前,关于喉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吸烟、饮酒、经常食烫食和辣食等因素是导致病发的独立因素,也是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1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才被发现。临床上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全部切除术和部分切除术。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并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可以有效提升喉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的皮肤屏障会受到破坏,从而引发切口感染,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5]。因此,手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有效地护理十分关键。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外界空气直接与下呼吸道连接,会造成患者剧烈咳嗽,痰液增多的现象;而大量痰液堆积在切口部位,会对周围皮肤造成刺激,同时增加病原菌,使感染的风险增大[6]。传统的无菌纱布由于吸收性差,需要频繁更换,从而增加切口与空气接触的次数,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频繁的更换纱布也会增加对切口的摩擦,导致患者咳嗽加剧,切口处皮肤红肿、破溃,继而增加患者的感染的风险[7]。

全喉切除术需要在颈部进行永久造口,空气从颈部造瘘口进出,且消化道不与呼吸道相连;避免吞咽时发生呛咳,渗出液也会相对减少。但是,对于喉癌患者,除了改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外,还应尽可能地保留咽喉部的功能;部分喉切除术可以做到保留咽喉部功能,但其造口易出现渗液、渗血等现象,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不利于切口愈合[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造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7 d换药次数少于常规组,提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切口愈合。分析其原因,泡沫敷料是一种由聚乙烯泡沫和聚氨酯组成的合成类敷料,具有较好的吸收性、低表面张力,能够为切口的愈合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9]。泡沫敷料对O2和CO2有较高的渗透性,对分泌物进行吸附后会使敷料膨胀,但不会浸透敷料表面,以此减少分泌物溢出。此外,泡沫敷料还具有较强的锁水功能,可以保持切口周围的水分,以避免与皮肤粘连,减少换药过程中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皮肤的二次伤害[10]。在喉癌手术后,气管造瘘口的出现会影响正常的呼吸道屏障,且未经处理的空气进入气管会对患者造成刺激,再加上吸痰操作,会严重增加患者气道感染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造瘘口感染率为4.44%,低于常规组的22.22%(P<0.05)。分析其原因有二:泡沫敷料内层为特殊的亲水纤维创面,能生产与创面紧密结合的软质胶体,以保持创面的湿润;外层具有防水、抗菌作用,可对创面起到保护作用[11]。泡沫敷料封闭性相比传统无菌纱布可以为伤口提供湿润、无氧的环境,利于生长因子的发展,从而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造瘘口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7.78%(P<0.05)。究其原因具体如下:泡沫敷料内层为强清水性物质,外层为高疏水性物质,吸收能力较强,其所吸收的渗液可达敷料自身重量的10倍,且吸收渗液较多时,可在边缘部位显示出痕迹,边缘层可阻止液体渗透到周围皮肤[13]。同时,敷料卷边时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且不会影响伤口,减少了敷料对皮肤的刺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舒适度评分[(7.48±2.49)分]低于常规组[(9.68±3.25)分](t=3.605,P<0.05)。分析其原因:(1)泡沫敷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有效缓冲对皮肤造成的压力,且材料柔软无刺激,可有效促使患者的舒适度;且相较传统无菌纱布易于裁剪,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出现牵拉伤口、敷料更换困难的问题[14]。(2)泡沫敷料内层有较强的吸附力,不会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外层是硅胶材料,在遇到分泌物时可进行擦拭清洁,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满足了自尊需求[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换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为泡沫敷料成本较高,但换药次数相较传统无菌纱布减少,因此,二者费用相差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原因为泡沫敷料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促使造口愈合,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

综上所述,采用泡沫敷料对喉癌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进行维护可有效促进造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造瘘口感染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喉癌术后造瘘口维护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猜你喜欢
喉癌换药舒适度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