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趣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23-10-14 03:41叶文君
家长·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智趣趣味性数学知识

叶文君

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具有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佳。智趣教学法可以围绕智力开发与趣味性两核心,通过以智引趣、以趣生智的学习方式不断拓宽数学学习领域,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启发与教育,能寓教于乐地开展数学教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应用小学数学智趣教学法,可以充分展现出数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高效合理地开展数学教学。基于此,本文提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采用具有智趣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创设智趣化的数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创设智趣学习问题,开展互动交流学习的教学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智趣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趣味性两个维度推进学生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做到以智促学,还能让学生在趣味性课堂教学中融入式地进行深度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相对较难,倘若以传统的教学法开展教学,则会难以吸引学习注意力。而数学智趣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情境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有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数学知识。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智趣教学,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趣味性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时,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货币形式。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理论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学习到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理论知识,不仅难以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获得真实的情感體验,也难以学习与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与应用方式。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基于生活实用的视角理解人民币的理论知识与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构建“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现超市陈列的各种生活用品、瓜果蔬菜等,消费者来到超市选购了需要的物品,并到收银台付款。由于顾客所付款金额大于应付款金额,所以收银员必须找给顾客零钱。这种找零钱的情境,学生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因此能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体验式学习。

教师可以多次地播放这样的付款与找零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顾客所使用的人民币的面值有哪几种?收银员找零的人民币的面值有哪几种?人民币的面值还有哪几种?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付款情境中,以字幕的方式展现人民币的兑换率。

较之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所展现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深入体验式学习。学生可以在理解数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在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智趣兼备。

二、采用具有智趣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

通常而言,学生数学思维的产生与发展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数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深入地剖析数学教材内容,并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学习水平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设计“智趣型”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趣”中生“智”。其次,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通过分析与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学习效果的途径适时地调整教学难度与教学进度,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教师还应对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从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数学教学,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在“克和千克”教学时,由于这一计量单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仅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授,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这些计量单位。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创设“某超市的商品配送中心”教学活动。某超市的商品配送中心有许多物资需要不断地进出,而想要管理好商品配送,则必须对进出配送中心的货品进行数量清点与重量称量。想要称量商品的重量,就必须用到“克”与“千克”等重量计量单位。

在商品配送中心,由学生扮演的各种角色积极地参与到智趣化的数学活动中。配送中心主任指挥着工作人员负责商品物资进库,在各种商品物资进入仓库时,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地核对商品物资的名称、种类,并以磅重的方式称量各种商品物资的重量。例如,想要计算一批大米的重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磅重,一种是车辆磅重装置,直接磅重出车辆载重大米的总重量。一种是通过称量一袋大米的单位重量有多少千克,再乘以相同规格大米的总数量。这两种计算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要的总重量,可以计算出这批要入库大米的总重量。而在计算食盐、味精、小粉、牛奶等袋装商品时,也可以采用先称量单袋商品重量是多少克,再计算出商品总重量的方法。

在这样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智趣化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学习与深入思考掌握所学的“克和千克”的计量单位知识,并通过“智”与“趣”的学习有效地开发智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这种直观化的学习体验中将课本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将原本书面化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动态化的教学情境,助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创设智趣化的数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教学难题。对于教师而言,应依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创设适合的数学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看待数学问题,进一步梳理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生活化数学学习情境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学习情境中,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生活与百分数”教学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智趣化的数学情境,具体如下所示:

情境一:在“六一兒童节”期间,某书店的一批图书打折销售,以此回馈小读者们。书店决定全场在售图书在原售价的基础之上一律八折销售(即优惠20%)请同学们分析一本原售价为25元的《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打八折销售(即优惠20%)之后的价格是多少钱?

情境二:洗衣粉的外包装上体现百分数。教师出示某一品牌的袋装洗衣粉,外包装上注明洗衣粉的重量是520克,赠量为10%,增加重量不加价。请同学们思考这袋洗衣粉赠量前是多少克?

情境三:某商场正在进行节日大促活动,现在有两种优惠方式。方式一为满减活动,满100减10元,满200减30。方式二为打折销售,折扣为九折(即原价×0.9)。现在有两件商品,售价分别为130元和210元。请同学们分析采用哪种优惠方式更合适。

现在针对情境三进行具体说明。第一件商品售价为130元,若采用方式一,优惠后的价格为130-10=120(元),若采用方式二,优惠后的价格为130×0.9=117(元)。120>117,所以购买原价为130元的商品时建议选择方式二打折销售的优惠形式;第二件商品售价为210元,若采用方式一,优惠后的价格为210-30=180(元),若采用方式二,优惠后的价格为210×0.9=189(元)。180<189,所以购买原价为210元的商品时建议选择满减的优惠形式。

这些数学知识是生活化的体现,是一些学生所熟知的问题,只是学生之前未曾从数学学习的角度进行考虑。因此,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够基于数学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基于生活化的情境中拓展学习思维,可以依据百分数的意义了解“折扣”的含义,懂得折扣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百分数的数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当中了解商家是如何应用“打折”进行商品促销的,并能够有效地应用百分数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依据这些智趣化的数学内容与学习问题,进行深入地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并在思考学习阶段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与百分数”知识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这样的学习既有“智力启发与拓展”,也有“开展趣味性学习”,能够从“智”与“趣”两个维度开展数学教学。教师也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发展智力,充分应用“智趣学习法”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彰显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则能够拓展自身的学习思维,内化所学,扎实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围绕所学的数学知识,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认知与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四、创设智趣学习问题,开展互动交流学习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智趣相融的数学问题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学习活动的“智”与“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智与趣的吸引,使其能够对数学学习活动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逐渐深入地进行学习。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创设智趣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构建“促智与有趣”的高效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智力的发展。

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时,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认知与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体等各种图形的形状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图形知识具有较强抽象性,教师难以用语言进行直观形象地描述。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智趣教学与实物展现的方式,将抽象化的图形进行直观化展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用两张长方形的白卡纸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提问:“现在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卡纸,大家一起动手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何种图形呢?”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拼出正方形与长方形。教师也可以将一张长方形卡纸沿对角线剪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一同探讨能拼出多少种图形。

其次,教师再取出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思考有几种摆放的方法。通过互动交流与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拼成不同的图形。此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助力学生思考图形之间为什么能进行“互变”,原因是什么。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发现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

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这些智趣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生成全新的认知,使其经历思考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进而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数学知识。同时,这种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基于学习自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能被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吸引住,能够更加深入且全面地进行探究学习,能在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情境中进行深入思考、主动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应用智趣教学法,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采用数学蕴含的智慧与趣味性,通过智力教育启发学生的智慧,构建“智趣相融”的数学教学环境,以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数学教学当中的“智趣结合”知识,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智趣教学,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智趣趣味性数学知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智趣游乐园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智趣羊学堂
智趣羊学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智趣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