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3-10-20 22:07米银霞
学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教师应初中语文课文

米银霞

(甘肃省敦煌市第二中学,甘肃敦煌 73620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社会,语文肩负着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锤炼学生品质、塑造学生人格、修正学生三观的时代重任[1]。这就要求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应注重差异性、创新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在“大语文”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大单元教学在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优势尽显。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分析

1.大单元教学开展受阻。尽管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大单元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但从教学实践来看,真正应用大单元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寥寥无几。由于对大单元教学概念、理念、教学实施方法等的认知过于浅薄,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大单元教学太短;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大单元教学经验,无法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状况;有的教师表示自己不了解大单元教学方法,容易弄巧成拙;个别教师认为教材内容过于分散,担心在授课时间内无法系统化整合所有单元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整体掌握。

2.教学设计未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来看,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所编排的文本和内容顺序来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只有少数教师会按照语文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活动,而能够依据学生兴趣、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师寥寥无几。由此可以得知,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普遍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大单元教学方法单一。通过调查发现,超过五成的语文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引导学生完成某一小单元的教学任务,不进行知识迁移,也不对学生的信息整合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数教师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总结大单元的知识点以及独立完成阅读、理解分析以及写作等课堂作业。教师或要求学习小组围绕固定话题、固定文本、固定思路探讨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题,或采用完全放养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不是大单元教学所倡导的。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小组学习方式,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视野。基于此,我们可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方面缺少方法,令大单元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未能充分得以发挥[2]。

(二)学生现状分析

1.学生对于初中语文单元知识的整合意识薄弱。对学生整合单元知识的意识进行调查后即可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单元知识的整合意识还相当薄弱。有的学生认为教材将每一个单元要学习的内容都编排好了,教师按照教材教、自己按照教材学就行了,没必要多浪费专门的时间来整合大单元的学习内容。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整合大单元的知识能帮他们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有助于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目标,由此在听课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有什么收获。尽管教材在单元提示板块罗列了本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核心素养、主要学习内容,总结了学习目标,然而清楚每一篇教材文本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只占两成,超过五成的学生只是偶尔了解某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不清楚学习目标的学生占了三成。基于此,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引导学生明晰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从而为整合、理解、领会大单元知识夯实基础[3]。

3.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完成大单元教学中的学习任务时,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体现,多数学生在任务分工或活动角色分配方面都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遇到问题也总会在课文中找答案,当小组成员的观点、想法和文章的观点、思想有出入时,组内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那种更接近所学内容的答案、思想、观念或情感。多数学生总是先等别的同学发现并解决问题,自己很少发言。学生在进行大单元知识学习时缺乏知识迁移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尽管大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于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另一篇主题或题材类似的课文,但总觉得独立学习的难度很大,只有两成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一篇主题或题材类似的课文。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归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的根本原因是大单元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由于多数教师都是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仅将教材划分的单元作为大单元教学目标的依据,从而导致教学目标太过单一,没有针对性、层次感和差异性。加之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各种教辅资料,未能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也未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只是机械地复述和解析课文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点。此外,教师自身的思维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合理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知识结构不连贯

由于语文的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结构复杂、涉及的题材多,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尽管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优越性,但为了赶课经常跳课教学。跳课教学的弊端在于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得学生所构建的知识体系被禁锢在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内容上,造成了知识结构的混乱以及知识体系的断层[4]。多数教师虽对大单元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其不重视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在讲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和逻辑混乱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了解某一方面的具体知识。

(三)学习内容不合理

通过问卷分析可知,不少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三句话不离教材内容,理论性的语言过多,很少将课外读物、名著、名人名言作为案例,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影响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同时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异常空洞。部分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只注重语文知识与解题方法的传授,却忽略了通过创设特定的场景或作业来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表面上看每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多篇课文放在一起综合讲授,却并未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组,忽略了单元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使得知识体系的断层日益明显,影响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共情。

(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十分严重,间接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尽管新课改所倡导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但不少教师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语文教师只注重卷面成绩时,不少学生就会单方面认为发不发言、完不完成学习任务关系不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也是敷衍了事。同时又由于教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未能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以积极的正向反馈,引发学生不愿主动思考探究只想依赖教师或同学的现象。因此,教学评价过于强调结果,评价本身就失去了反馈大单元教学效果的功能,也会削弱学生的求知欲。

三、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也在不断进行改版。每一版本的教材几乎都有核心主题,而教材所编排的课文也是围绕着核心主题展开的,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单元主题并根据单元主题合理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某一单元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导入环节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熟读单元内的所有文章,并试着总结课文的中心意思[5]。由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讲亲情与友情的,因此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先找出本单元的核心主题,开展导读,然后试着为学生布置“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修辞手法”“品味人物语言”等不同的学习任务。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教师应安排语文课代表检查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正式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文章的主题、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手法等,从而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以及阅读、思考能力。

(二)连贯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而言,连贯知识结构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只有教师有了连贯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要想做到连贯知识结构,教师就必须从文本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特点入手,重新概括、整合和分析单元内容。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应先分析课文的题材、领域,找出这几篇课文的共性和差异性,然后用思维导图或图例的方式连贯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领悟文本所揭示的求真求是、严谨笃定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生态、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热情,培养其保护环境、敬畏生命的意识。

(三)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改组

系统论原理中有一个整体性原则,为了彻底解决学习内容不合理的问题,也为了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应基于“大单元”的理念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与改组。首先,教师应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单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书友会、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年阅读量应保持在400 万字左右,单靠教材中的课文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的,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以教材内容为索引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目的时候不能盲目,应选择那些既契合单元教学主题又与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相匹配的经典书目。其次,一些教科书中刻意添加了“名著导读”模块,教师应将这一部分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深化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明清白话单元后面有个“名著导读”模块,单元所选取的第一篇课文是《智取生辰纲》,其和《水浒传》内的其他文章一样是以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写成的,简单、生动、易懂。在学完这一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拓展《水浒传》内的其他内容,教会学生怎样更明晰地梳理情节以及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动笔能力,加深他们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四)丰富和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而言,只有实现教、学、评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前文提到,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主体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即教师为最主要的评价主体而学生是受评者,评价方式也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模式过于定性化和模式化。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学习与评价的关系也变得更融合,因此教师应采用情境化、参与式等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迁移以及应用三部分,同时可加入学生的气质、表达能力、意志力、性格等方面的内容,令评价内容更加多维化。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着平等的话语权,因此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丰富和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反思。此外,教师可经常在班级内针对大单元教学开展小组评价活动,让学生之间就彼此的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进程、纠正其学习方向和方法,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及时发现自己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紧紧围绕“核心知识”,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四、结语

综上,要想将大单元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教学现状,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以教材单元的“核心知识”为索引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